读书人

民事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10-04-04 03:39:20 作者:

 民事诉讼法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页码:50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503692316/9787503692314
条形码:97875036923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民事诉讼法学》是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及作者学养深厚,兼具教学与实务经验,使得《民事诉讼法学》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民事诉讼法学》以我国07年底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及其后各项新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为依据,结合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以五编二十四章的篇幅对民事诉讼法学的各项基本原理与基本制度作了系统的阐释和解析。《民事诉讼法学》的突出特点为内容之“新”,充分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各项新规定与新制度,特别是再审制度与执行制度。此外,基于程序法的特点,《民事诉讼法学》特为读者提供了更直观的程序图示和结构图示,以便更清晰地梳理民事诉讼中的各项繁杂程序。
《民事诉讼法学》内容全面,教益丰厚,结构合理,概念明晰,文字流畅,适例得当,并在各章分列学习重点与课后思考题,非常适合高校法学院课堂教学使用。同时,《民事诉讼法学》也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前后的各项热点难点问题作出了独到的分析与提示,因此,也可为实务界人士提供必要的参考。
作者简介 谭兵,1942年9月出生,重庆市开县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原院长现终身名誉院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海南大学民事诉讼法学)负责人,全国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979~1994年任教西南政法大学期间曾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评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代表作主要有:“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民事诉讼法学》(主编)、国家“八五”社科基金研究课题《中国仲裁制度研究》(主持者)、《谭兵法学文集》(专著)等。

李浩,1951年11月出生,江苏省吴江人。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代表作主要有:《民事证明责任研究》(专著)、《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专著)、《民事证据立法前沿问题研究》(专著)、《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理论与实际》(合著)、《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专论》(合著)、《司法的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合著)、《强制执行法》(主编)等;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1997年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2001年获安徽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2年、2006年获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2005年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目录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民事诉讼制度概述
第一节 民事诉讼
一、民事争议及其处理机制
二、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点
三、民事诉讼的目的和基本价值目标
四、民事诉讼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三、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模式
四、我国的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学
一、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法学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三、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四、民事诉讼法学的内容和体系
五、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六、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简要回顾
第二章 民事审判权与民事审判组织
第一节 民事审判权
一、民事审判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审判权的内容
三、民事审判权行使的规制
第二节 民事审判组织
一、民事审判组织的概念和功能
二、民事审判组织的形式
三、民事审判组织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
四、对审判人员的纪律要求
第三章 诉与诉权
第一节 诉
一、诉的概述
二、诉的种类
三、诉的利益
四、诉讼标的
五、诉的合并
六、诉的变更
七、反诉
第二节 诉权
一、诉权的概念
二、诉权的学说
三、诉权的保护
四、诉权滥用的规制
第四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诉讼行为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
第二节 诉讼行为
一、诉讼行为概述
二、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三、法院的诉讼行为

第二编 总论
第五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二、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三、诉讼权利义务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四、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
五、辩论原则
六、处分原则
七、支持起诉原则
八、人民调解原则
九、检察监督原则
第二节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
二、合议制度
三、回避制度
四、公开审判制度
五、两审终审制度
第六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第一节 民事案件的主管
一、民事案件主管的概念
二、法院主管民事案件的范围
三、法院与其他机构、社会组织主管民事案件的范围划分
四、法院内部的主管关系
第二节 民事案件管辖概述
一、民事案件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二、民事案件主管与管辖的关系
三、划分法院之间管辖民事案件范围的原则
四、民事案件管辖的分类
第三节 级别管辖
一、级别管辖的概念
二、各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四节 地域管辖
一、地域管辖的概念
二、一般地域管辖
三、特殊地域管辖
四、专属管辖
五、共同管辖
六、协议管辖
第五节 移送管辖、指定管辖与管辖权的转移
一、移送管辖
二、指定管辖
三、管辖权的转移
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
一、管辖权异议的概念
二、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条件
三、对管辖权异议的处理
第七章 诉讼参与人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一、当事人的概念
二、对当事人有关学说的比较与评价
三、当事人的确定和当事人的称谓
第二节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一、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
二、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能力
第三节 正当当事人
一、正当当事人的概念
二、确立正当当事人概念的意义
三、确定正当当事人的标准
第四节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一、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二、当事人的诉讼义务
第五节 诉讼承担
一、诉讼承担的概念
二、诉讼承担的事由
三、诉讼承担的法律后果
第六节 共同诉讼
一、共同诉讼制度概述
二、必要共同诉讼
三、普通共同诉讼
第七节 第三人诉讼
一、第三人诉讼的概念和分类
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
第九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第十章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与和解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保障制度

第三编 审判程序
第四编 非讼程序
第五编 执行程序
……
序言 本书作为教育部立项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法律出版社推出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适用于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
因此,本教材的撰写,坚持了以本科教学需要为标准来确定教材的知识体系与理论深度。力求做到结构合理、完整、清晰;各章的内容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立论和阐述以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基本依据,但又不囿于对条文的理解,而是注意吸收国内外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反映我国司法改革的最新动态,从而体现出本教材适当的理论深度和程序法的实用特征,以帮助本科学生奠定较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本书共设导论、总论、审判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五编,分为二十四章。
按照内容的顺序,各作者的撰写分工为:
谭兵:第一、二、五章;
李浩:第三、四、八、九、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章;
肖建华:第六、七、十五、十七、十八章;
赵钢:第十、十一章;
涂书田:第十二、十四、十六章;
王琦:第十三、十九、二十、二十一章。
本书的编写大纲由主编提出,经全体作者讨论确定。全书最后由主编修改定稿。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加之各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习惯不同,本书在内容和文字表述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诚望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改。
文摘 民诉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法学。民诉法学的建立和发展与它所依托的部门法的形成和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民诉法学,是随着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和民事诉讼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法律学科。应该说,我国在1982年《民诉法(试行)》颁布以前,谈不上有什么独立的民诉法学。
二、民事诉讼法学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民诉法学与民诉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民诉法学依托于民诉法而存在,以民诉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区别在于,民诉法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一种行为规范,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操作规程;而民诉法学则是研究民诉法和民事诉讼实践的一门科学,是民诉法的观念形态,是对民事诉讼立法和民事诉讼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它的内容远比民诉法丰富。一方面,我们不能将两者完全等同,认为学习、研究民诉法学就只是学习和掌握民诉法的具体规定;另一方面,又不能将两者完全割裂,应当明确,学习、研究民诉法学,必须学习和掌握民诉法。
三、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民诉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民事诉讼立法和民事诉讼实践。其中,我国现行民诉法和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实践是研究的重点。
研究民诉法学的目的,在于揭示民事诉讼的本质和规律,完善民事诉讼立法,指导民事诉讼实践。由此所决定,我国民诉法学的任务,除了应当正确阐明我国民诉法的立法意图、具体条文的精神实质及法学原理,为贯彻实施民诉法服务外,还应当将民事诉讼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为理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法服务。
四、民事诉讼法学的内容和体系
(一)民事诉讼法学的内容
民诉法学的内容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我国民诉法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诉法的历史发展和旧中国的民诉立法;(2)民诉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3)我国现行民诉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根据、任务和适用范围,审判组织,管辖制度,当事人制度,诉讼代理制度,证据制度,诉讼保障制度,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等;(4)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包括诉讼法律关系、诉讼目的和价值目标、诉权和诉、举证责任、诉讼标的、基本原则等;(5)民事诉讼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6)外国的民事诉讼立法;(7)港、澳、台的民事诉讼立法;(8)公证、仲裁和人民调解制度;(9)海事诉讼特别程序;等等。
读书人网 >教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