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通往《望乡》之路

发布时间: 2010-04-04 06:25:17 作者:

 通往《望乡》之路

  • 市场价:¥18.00
  • 卓越价:¥12.30为您节省:5.70元 (68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1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1)
  • 4 颗星:
  • (0)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紫阳花日记
    共计价钱:¥50.00
    同时购买共计:¥29.7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6334375X
    条形码:978756334375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朋子,一个年轻时曾做过模特儿并梦想成为演员的女子,却不幸被人用刀在脸——被称为女人的生命——上划下了数十道可怕的伤痕。当时的医疗条件,使这些伤痕注定伴随她一生,从此她的梦想破灭了。她该何去何从?她的路在何方?
    朋子即是本书的作者——日本女作家山崎朋子,她在遭受了那场可怕的灾难后,重新思考审视自己的事业和灵魂,她理解了“伤痕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勇敢而担然地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她站在受歧视女性的立场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一条通往《望乡》之路。
    回首朋子的一生,我们不能不说她的坚强与豁达,但我们也得承认那数十道伤痕也是成就朋子、成就《望乡》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简介 山崎月子,1932年生于日本福井县。纪实文学作家、女性史研究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近代日本底层女性的命运,以日本和亚洲为舞台进行了大量细致的采访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望乡》、《被撕裂的人生》、《亚洲女性交流史》、《朝阳门外的彩蓝天》等。此外,与丈夫、儿童文化史家上笙一郎合著的作品有《日本的幼儿园》等。
    媒体推荐
    致亲爱的中国读者:
    真是“光阴似箭”。从电影《望乡》(原作《山打根八号娼馆》)在中国上映时起,转眼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它的原作还有《山打根的墓》两部作品合在一起以《望乡》为名在中国出版,也已经过去了五年。书出版一年后,我参加了在北京女子书店举行的签名售书活动。当时的情景令我至今难以忘怀。想要买书的人排成一列长队,以青年男女为主,也有中、老年人,还有不少像是从其他地方到首都来打工的人,这从他们的服装以及脸和手的模样上都不难看出。当我低下头为读者签字时,我看到桌子下面一些粘着泥的布鞋,有的还露出了脚趾尖。
    像这样的青年人在日本已经看不到了,我的心被他们深深地打动,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不像日本的青年人那样把很多钱都用在服装、鞋子、口红、轿车上,他们挣的钱即要维持自己的生活,还要寄给老家的父母。尽管如此,他们还来排队买这本价格不低的书。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对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由衷的羡慕。
    在他们买的书上,我不仅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还一一写上了购书者的名字。当时那些年
    轻人给我的写着他们名字的纸条,我至今还作为宝贵的纪念珍藏在家中。
    中国的青年们在工作之余读了我的这本书,有何感受?可能的话,我真想听他们谈谈自己的感想。正当我这样想着,今年春天,从北京又传来了一个喜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希望能将我新作《通往(望乡)之路》在中国翻译出版。
    告诉我这个好消息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吕莉。她在日本取得了文学博士的学位,专门从事日本古典文学《万叶集》的研究,也是《望乡》的译者之一。去年上半年,虽然这本书尚未出版,但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杂志《周刊朝日》上已经连载了大部分内容。当时,正以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别研究员身份在日本从事研究工作的吕莉自始至终地读了连载的内容,并向我表示等书出版后有机会一定要介绍给中国读者。去年年底,书出版了,吕莉也回到了北京。她立即与《望乡》的另一位译者、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晖联系,约好一同翻译这本书,还找到了愿意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社。
    在《通往{望乡>之路》里,我写了自己在母子家庭中的成长经历以及没有多高的学历却只身来到大都市东京以后的生活:遭遇到脸被划伤的灾难,虽然一时间仿佛掉进了深渊,但我却没有丧失希望,边工作边学习。由于自己在与朝鲜青年的相识、结婚和分手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日本对亚洲的蔑视,因而开始关注亚洲并找到了“亚洲女性交流史"这个自己的研究主题。后来,我还和再婚的日本丈夫一起创办了一个规模不大的“亚洲女性交流史研究会”,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前一部作品《山打根八号娼馆》(中译本《望乡》)记录的是通过肉体与亚洲各国发生联系的“南洋姐”的事实,是我在研究亚洲女性交流史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这本书把我穷苦却充满希望的青春和北京书店里那些花钱来买书的青年们的青春,超越国家和时代的不同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我来说,中国的青年人远比日本的青年人更使我感到亲切。他们的目光在我的写作过程中给了我鼓励,给了我力量。
    这次参加翻译工作的除了上面介绍过的吕莉和陈晖以外,还有陈晖的女儿、刚在日本完成硕士学业回国的庄焰和出身于导演世家、正在从事中日文化交流工作的虞爽两位年轻人。在年轻一代的参与下,《通往<望乡>之路》的翻译在日中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之际完成了,我为此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感谢吕莉、陈晖、庄焰、虞爽女士,感谢薛晓源和许春山先生。感谢他们为我的第二本书在中国出版铺路搭桥,同时,我也真切切期望能有更多的人从这座桥、这条路上经过。
    山崎朋子
    2002年11月3日
    目录

    第一部 雨夜里的灾难
    脸被划伤
    判决书和申诉书底稿
    三位探视者
    犯人的姐姐
    ……
    文摘 书摘
    回顾我所走过的路,就不得不从一则新闻纪事说起。那是(每日新闻》(东京版)1958年(昭和三十三年)5月18日晚报社会版上的一条消息,迄今已有四十二年了。在诸如“涩谷简易建筑起火,三人不幸身亡”、“江户川司机遇害,犯人身穿窄腿裤”的纪事中,夹着下面这篇短文:
    [情人变心,愤怒出刀]18日0:45分前后,在涩谷区代代木本町七五二号,居住在代代木上原町一一O一号的女招待大田朋子(二十六岁)被居住在同X X町X X号的公司职员吉田茂三(二十九岁)用水果刀划伤头部,伤口痊愈约需三周时间。吉田事后不久即到代代木警察署自首。原因似乎是由于嫉恨朋子又有了新情人。
    读过之后,人们大概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件由痴情引起的小小的犯罪事件而已。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位知名女性的身上,那肯定会成为丑闻在周刊杂志和电视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然而,在那个“女服务员”一词尚未出现、“女招待”里含有某种轻蔑语气的时代,对对于一条无非是个女招待受到伤害的消息,人们只不过是出于好奇看上两眼罢了,很快便会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虽然文中的“女招待”的姓不同,但“朋子”的名是相同的,所以也许有人已经想到了,那个人正是我——现在的山崎朋子。
    当时,我并不知道报纸上刊登了这则消息。现在读起来,只能说它与事实出入很大。首先,事件发生的时间并不是文中所说的“(5月)18日的0:45分”;其次,被划伤的部位不是“头”而是“脸”,凶器也不是“水果刀”那种钝家伙,而是比它要锋利得多的尖刀。还有,文中将犯罪动机写成了“似乎是由于嫉恨朋子又有了新情人”,可我和犯人之间根本不存在人们通常所说的那种爱情关系。
    不过,详情我们以后再谈,在此我必须要先回忆一下那天夜里所发生的一切。那个四十多年来我极力使自己忘掉并且自信已经完全忘掉了的夜晚,事实上它给我带来的恐惧至今依然深深地盘踞在我的心底。
    ——那时我二十六岁,尽管精神和生活都处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但毕竟正值青春年华。因为没钱单独租一间房子,我和一位想当芭蕾舞演员的朋友笠井礼子一起住在一家面包店的二楼上。那里到乘小田急电车离开新宿后的第三站代代木八幡站徒步只需五分钟。当时。我正在演戏和做文学的道路上摸索着,为了能够阅读有关斯担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书而学习俄语。为了生计,我在中野车站前商店街的一家名叫“松”的咖啡馆里当收款员,同时还兼做摄影模特儿弄点儿临时收入。
    咖啡馆的工作是从
    ……
  •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