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46103878/9787546103877
条形码:97875461038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丛书名: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内容简介 《名人传》中的人物分别是19世纪的音乐天才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和19世纪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虽然他们的国籍、地位和从事的领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伟大的天才、痛苦的经历、顽强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他们都为了追求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谁都渴望成功,但却缺少了一份持之以恒的勇气。因此,读读《名人传》吧,让我们在伟人精神的涤荡中向着未来勇敢奋进!
编辑推荐 《名人传》:一个故事之所以人尽皆知,是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的文学殿堂。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目录
贝多芬
贝多芬传
贝多芬的遗嘱
书信集
贝多芬多言录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传(上篇)
米开朗琪罗传(下篇)
后记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传
……
序言 《名人传》中的人物分别是19世纪的音乐天才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和19世纪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虽然他们的国籍、地位和从事的领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伟大的天才、痛苦的经历、顽强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他们都为了追求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20世纪初,欧洲正处于“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他就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经历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这样评价《名人传》:“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
如今,在我们这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人们逃避崇高,甘愿平庸。或许《名人传》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尴尬,因为这些伟人崇高的一生就像一面明镜,完全暴露了我们的卑微与渺小。它非常好地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耳聋的贝多芬忍受着与世隔绝的孤独,谱写了一曲曲“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凭着自己对艺术的执著和对神的信仰,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杰出的作品;坚强的托尔斯泰用饱含着对劳苦大众的爱的笔墨,描绘了世间百态,抨击了社会的虚伪和堕落,向世人传达了自己的信仰:“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谁都渴望成功,但却缺少了一份持之以恒的勇气。也许,急功近利会让我们获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名垂青史。因此,读读《名人传》吧,让我们在伟人精神的涤荡中向着未来勇敢奋进!
文摘 贝多芬传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
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
——贝多芬(1792年手记)
艰辛的童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祖父是荷兰人,后移居德国,曾担任当地宫廷乐长。父亲是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御厨的女儿,最初嫁给了一个男佣,丈夫死后改嫁,与贝多芬的父亲结婚。
贝多芬从小长得就很结实,天生一副运动员的骨架。一张土红色宽大的脸,隆起的额头占去了一半,他乌黑的头发异常的浓密粗硬,总是蓬乱地堆在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不大的眼睛,总闪烁着一股奇异的光,摄人心魄。特别是当他兴奋或愤怒的时候,那光便在眼中流转,仿佛奇妙的思想在起伏荡漾。他的鼻子短短方方,酷似狮子的鼻子。牙齿异常坚固,似乎可以嗑破核桃。这张脸给人的整体印象,不能算是俊美,但据他的一个朋友回忆:“他的微笑很美,谈话时总是一副很可爱、令人高兴的神情!”但他的笑很短暂,稍纵即逝,通常的表情是忧郁,那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哀伤。在他临死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他总是喜欢独自一人坐在一家酒店的墙角,叼着长烟斗,双眼紧闭:朋友跟他说话时,他悲哀地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谈话册,示意朋友把要说的话写下来。他的面部表情变化无常,时而平静舒缓,时而肌肉隆起、血管膨胀、怒目圆睁,癫狂而可怕,就像莎士比亚剧中的李尔王。
贝多芬的童年并不幸福,不像莫扎特那样,享受过家庭的温情。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4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一心想让他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整天强迫孩子练琴,甚至常常三更半夜酗酒回家后,还把孩子从睡梦中拖起来拉琴。不满8岁的贝多芬就被迫在波恩的听众面前表演、卖艺,11岁时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艰辛的童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为生的道路,同时也形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1787年,他热爱的母亲因肺病去世了,贝多芬伤心不已,而且总以为自己也染上了与母亲同样的疾病,莫名的忧郁开始折磨他的精神和肉体。17岁时,他就成了一家之主,负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而且有关人士担心他父亲酗酒挥霍,就将养老金交给贝多芬代为收领,对此,他感到无比羞愧。这些事,都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为了维持生计,贝多芬找了一份家教,也因此,他遇上了让他珍视一生的布罗伊宁一家。这个家中有一个比贝多芬小两岁的可爱女孩——埃莱奥诺雷特布罗伊宁,贝多芬负责教她音乐和诗歌。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