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第2

发布时间: 2010-04-04 06:40:28 作者:

 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页码:4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44424596/9787544424592
条形码:978754442459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第2版)》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历史发展、基础理论和代表性学说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同时对如何成为一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了关于培训、课程、督导等职业准备方面的基础信息。第二部分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疾患进行了区分,特别论述了现代社会中的压力、应激、创伤和危机干预等重要问题。第三部分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人格理解、评估、心理测量和诊断技术进行了整理和解说。第四部分将目前全球400余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分为经典的、系统论的、表达性的三大类进行阐述,使之具有实践和操作的可能性。第五部分论述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运用,如在学校教育、发展障碍儿童矫治、企业管理和社区生活中等的应用。心理咨询这门学科将面临无数的挑战,也,会有丰厚的回报。
编辑推荐 《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第2版)》是华东师大“985工程”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为国家教委高校教材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全面阐述心理咨询的历史理论、发展及技术,是国内仅有的一本供非医学院校师生使用的关于心理咨询及治疗的临床心理学教材。以前出版时名为《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援助的学问》,是供心理专科生使用的,此次从20万字扩展到50万字,兼顾了研究生,扩大了使用范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国心理咨询师”资助项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临床心理学导论
导言
一、临床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1.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和概念
2.“临床”的含义及其学科支撑
3.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二、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
1.以心理不适应或障碍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2.研究范围广
3.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潮流
三、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活动
1.“SCA”理论的构成
2.专业心理咨询与非正式助人的区别
3.要注意的问题
本章概要?关键词
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第二章 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导言
一、临床心理学的开端
1.从古代到中世纪
2.精神疾患者的解放
3.临床心理学的曙光初现
二、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与繁荣
1.对个体差异的关心与研究
2.起先导作用的五门学科
三、临床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
1.创立临床心理学的先驱
2.临床心理学的确立期
3.临床心理学的发展期
四、临床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的关系
1.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对障碍的处理区分
2.心理诊断与医学诊断的区别
本章概要?关键词
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第三章 临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导言
一、类型学理论
1.历史上的类型学理论
2.临床心理诊断的类型论
3.类型学理论的总结
二、发展与认知的理论
1.什么是发展
2.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3.鲍尔比的“母子关系”理论
4.凯塞尔的发展诊断理论
5.埃利克森的人生周期发展理论
三、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1.什么是行为主义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应
3.桑代克的操作条件反应
4.肯特利库的运动学习理论
四、精神分析学理论
1.什么是精神分析学
2.精神分析学诸理论
3.对精神分析学理论的评价
五、其他临床心理学基础理论
1.阿德勒的个体理论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3.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4.存在主义的分析理论
本章概要?关键词
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第四章 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督导与职业资格
导言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技能与培训
1.咨询师的职业技能
2.咨询师的培训
3.咨询师的培养课程
4.对咨询师的督导
二、国内外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
1.美国的心理咨询资格认证制度
2.英国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认定或注册
3.日本的临床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
4.中国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
三、心理咨询的开业与职业伦理道德
1.心理咨询师的开业
2.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
3.咨询师的职业道德
四、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
1.什么是工作倦怠
2.心理咨询师的耗竭
3.咨询师的身心健康维护
本章概要关键词
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第五章 心理健康与压力
导言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含义
2.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与研究方法
3.心理健康的生涯性。
4.心理健康科学的发展
二、压力和应激一
1.什么是压力和应激
2.压力和应激的适应综合征
3.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
三、压力和应激的应对策略
1.斗争应对和预防应对
2.个体应对策略
3.对压力和应激的管理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危机干预
1.创伤后应激障碍
……
第六章 心理障碍与变态
第七章 人格理解与评估
第八章 心理评估与诊断的技术
第九章 咨询过程与咨访关系
第十章 经典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第十一章 系统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第十二章 表达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第十三章 发展障碍儿童的咨询与治疗
第十四章 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咨询领域
第十五章 心理咨询向哪里发展:未来的挑虎
英文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是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这门学科的全面综述,其研究视野之广阔,论述问题之深刻,在国内同类著述和教材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本书也提供了目前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许多新兴的研究课题,以及我国未来几十年中心理咨询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动向。这些都基于我从20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以来,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学术积累。
本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历史发展、基础理论和代表性学说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同时对如何成为一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了关于培训、课程、督导等职业准备方面的基础信息。第二部分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疾患进行了区分,特别论述了现代社会中的压力、应激、创伤和危机干预等重要问题。第三部分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人格理解、评估、心理测量和诊断技术进行了整理和解说。第四部分将目前全球400余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分为经典的、系统论的、表达性的三大类进行阐述,使之具有实践和操作的可能性。第五部分论述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运用,如在学校教育、发展障碍儿童矫治、企业管理和社区生活中等的应用。心理咨询这门学科将面临无数的挑战,也会有丰厚的回报。
在本版中,我们努力保留上一版教材中高校教师、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社会上正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认为对他们有益的部分,并且对资料进行了更新,进而对内容进行了完善。如果您是一名新人行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准备今后从事这一领域的专业工作和学术研究,建议您可以先从阅读本书的第四章入手;如果您已经较全面地掌握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准备进一步深造,我们建议您可以从阅读本书最后一章入手。
文摘 插图:


(1)建立咨访关系。咨询者与来访者建立起一种有效合作的治疗关系,并促使来访者为改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咨询者关心求助者,并将其视为独特而值得关注的人;来访者充分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主动配合治疗。通过咨访关系的建立,双方可能结成治疗联盟、协商治疗合约等。。
这要求咨询师能够以真诚、尊重和温暖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常用的治疗策略包括:共情、倾听、引发安慰效应、积极关注、支持、即时性反应、移情和反移情等。
(2)会谈。会谈贯穿于咨询的始终,它是咨询师收集资料、诊断评估以及治疗、反馈的基础。要求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背景资料的收集、对来访者语言以及非语言行为的观察等,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和反应,并在咨询中根据情景做出及时判断。
这要求咨询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积极的影响力,同时要求咨询者具有相应的技巧,如具体化、即时化、对峙、开放式/封闭式问题、非言语性技巧、非语言信息观察技术、澄清等等。
(3)评估。咨询者要帮助患者研究、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问题。咨询者通过对来访者会谈、心理测量等,对其产生的情绪、行为、认知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来访者的不适应模式(即一个人无论是在紧张还是放松的环境下进行思考、感受事物、采取行动、处理问题以及保护自我的可预见的一贯方式或方法等)等,做出评估。
经常使用的方法包括:心理量表或其他形式的问卷、诊断性提问策略、干预性提问策略、使用角色扮演或演示等等。
(4)干预。心理咨询者与求助者要在评估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并安排好行动计划或干预步骤,以使求助者取得预期目标。选择那些与问题及目标相关联的策略方法,而且不要让所选择的策略与求助者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相冲突。
根据国内学者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心理咨询师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依次为: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支持疗法、精神分析、家庭疗法、生物反馈、催眠暗示疗法、来访者中心和领悟疗法九种。
(5)反馈——终止(维持)咨询。通过评估咨询者关于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求助者取得目标的进展情况,决定何时可以结束治疗,何时需要修补归纳行动计划,同时,依据评估结果中可见而具体的进步也常常会鼓励、强化求助者。
为实现这些目标,可以使用复发预防策略,设置或协商一个治疗终止日期;举行中断治疗访谈。
读书人网 >心理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