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S/Z

发布时间: 2010-04-05 03:15:58 作者:

 S/Z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419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
ISBN:7208035148
条形码:97872080351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在这《S/Z》中,巴尔扎克的一篇不太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说,被罗兰巴特切割成了561个基本语言单位,分别被纳入到了五种代码系列里,并在93个单元中得到了详细分析。这种做法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对文学作品或文本最具有科学色彩的研究了,甚至于这 仍然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唯一一种这样从事学研究的理论性著作了。《S/Z》在内容上呈现为两种罗兰巴特独有的区分,一种是基本的研究材料,一种是结论性的警句与格言,在这二者之间,是他所常用的符号学及结构主义的阐释工具。众所周知的是,这是一本标志性的理论著作,它既是罗兰巴特文学思想的一次发展,也是所谓的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的一个里程碑。而这所谓的标志性的里程碑,就是罗兰巴特从过去那种单纯地运用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相关语言及文学理论,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完整的对象,当作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和总体性的精神现象来看待的指导思想,转变成了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种文本,一种文本的动态构形过程,更多地呈现为片断性、发散性和游戏性特征的解构观念,文本不仅是一种特有的游戏对象,而且它自身就处于游戏活动之中。这次罗兰巴特在基本文学思想观念上的著名转变,已经被写进了无数的文学理论教科书里。今天,对于这本被许多当代中国学人认为是迟到了的、在其思想价值上经贬值的著作,在经过一番研读之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思想,或如罗兰巴特本人所说的那样,即思想的可写性,是需要技术的。
作者简介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被认为是继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蒙田之后最富才华的散文家。他在符号、精神分析批评、释义学、解构主义诸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对西方文化和文化研究影响深远。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书亦诗广义亦论,文思,玄言,滋味,欲望,恐惧因“阉割”主题而生,皆熔铸于一炉,为当代西方文论的实验之作,也是罗兰.巴特思想的一次汇聚。然而巴特将巴尔扎克的《萨拉辛》分割为长短不一的语义单位,缀以评注,系以旁逸的闲墨,由此种种,镶嵌而成,是“一种难以融入知识话语的形式”。虽则评注是传统中国的著作方式,我们对此倍感亲切,但其难以融入知识话语,也就是说,难以系统整合,因而就其“大体”的勾勒,一时竟莫可措手。
编辑推荐 罗兰巴特是被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界翻译、谈论和引述得最多的人之一。他跟我们似乎还有一种未曾言明的亲和关系。《S/Z》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
目录
《S/Z》、《恩底弥翁的永睡》及倾听
写下阅读
一 评估
二 解释
三 含蓄意指:反对意见
四 虽如此,不是赞成含蓄意指
五 阅读,遗忘
六 步步渐进
七 星形裂开的文
八 碎散的文
九 阅读多少遍
十 萨拉辛
十一 五种符码
十二 声音的编织
十三 引逗
十四 对照1:增补
十五 完美的乐谱
十六 美
十七 阉割阵营
……
……
文摘 五种符码
运气想这样吧(但什么是运气呢),最初三个阅读位(这中篇小说的题目及开首一句),业已提供给我们五个主要符码,文的一切所指均可依此分类:就是说,不必费劲了,直至篇终,除了这五个以外,不会有另外的符码了,每个阅读单位,都可在五个符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不想把它们分出等级来,现以出场先后总结一下。阐释符码的清单,在于辩别出不同的(形态)项目,随着种种项目,某个谜被指向,提出,阐明,继而拖延,最终豁然解开。(诸项目不时时出现,却常常重复,它们不以固定的次序呈现。)至于意素,只是将它们指明而已,也就是说,既不欲系之于某个人物(或某类处境,或某个对象),也不想在种种意素间作出安排,好让它们形成为纯一的主题区,我们听任其不稳定性,离散性,这使得它们成为尘屑的微粒,意义的明灭不定的微粒。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