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06429675
条形码:978750642967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该书不是教你怎样有的放矢地去整员工,而是让你去真正了解员工的遭遇和想法,了解老板为人和企业管理的缺陷。这样才有可能查漏补缺,使自己的企业得到发展。大凡成功的企业,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老板与员工之间存在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板完全忽视矛盾和问题的存在,甚至故意制造矛盾和问题。老板与员工必须认识到要解决问题,就要拿出一个双方都可接受、能保障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大家都需要协商,都需要妥协,要树立一种企业发展,老板员工都受益的信念。企业如何建构起一套新型的人力资源体系,在老板和雇员之间搭建起一座全新的桥梁,已经成为许多人力资源专家重要的研究方向,更是实际工作者迫切需要指导、急于找到答案的一个问题。
作者简介 宁凌志,本书主编,出生于湖南,文学学士,法学硕士,持法律职业资格证。已出版了《第一次打民事官司应该注意的100个问题》、《第一次打经济官司应该注意的100年问题》等十余部作品,现任职于宁波市人事局。
马丹,女,本书副主编,出生于黑龙江,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已出版了《中国丁克家庭调查》、《改革开放我国同性恋现象的研究》、《成功求职的16条规则》等作品。
媒体推荐 序
前些日子,听法律硕士小宁说起,他正在与北大的一名社会学硕士编写一本关于员工和老板的册子,书名叫做(反击老板:现查现用——与老板博弈》,并请我为这本书写个导读。初听这书名,我还以为是一本员工维权的普法读物。看了书稿之后,才知道另有新意,这是一本实用的、有趣的、视角开阔的、综合性的好书。看了本书,你可以知道社会上有哪些侵犯员工利益的现象,可以知道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可以知道如何进行反击,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只要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老板这个概念出现在汉语字典里的时间并不长。年龄稍大一点的人总是很容易地把老板与“白毛女”中的“黄世仁”和“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家联系起来。贪财、好色、阴险似乎成了老板的代名词。然而,事情总是变化的。如今,老板一词倒颇有些理想主义的色彩。做有钱人、当老板,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越来越多土生土长的老板们遍地开花。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了“剥削阶级”字样,社会正在和谐与理解中不断前进。本书所指的老板是那些刻薄对待员工、严重损害员工利益、甚至侮辱员工的“恶”老板。
有了越来越多的老板, 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员工。于是,老板与员工就有了许多许多的故事。老板和员工作为组织中的管理和被管理者,既是矛盾的对立者,又是利益的共同体。因此,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对老板,实在太重要了。老板和员工实际上是鱼和水的关系,双方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合作。但很可惜,很多老板不懂这一点。
这是一本员工或即将跨出校门正在职场搜索工作的学子们不可不看的书。
遇上一个好老板,那是员工的福分, 自是无话可说。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身在职场,难免不会倒上那么一两次霉。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化危机于无形,就看你是否见多识广,是否善于应变。就算你遇上一个好老板,但老板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谁能保证他(她)就不会干上一两回傻事情。如果老板总是那么英明,还要员工干什么?
《反击老板:现查现用——与老板博弈》是许多员工的亲身经历及经验,以文学的语言向你娓娓道来。可以说这其实是员工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遭遇过不同的老板,有过不同的境遇。一个个案例无不演绎着员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平凡和伟大,一个个对策无不凝聚着他们对生活的感悟、真知灼见和无处不在的智慧。所有这些,都能真正体现该书现用现查的特点和功能。
这也是一本老板或者是未来的老板不可不看的书。
该书不是教你怎样有的放矢地去整员工,而是让你去真正了解员工的遭遇和想法,了解老板为人和企业管理的缺陷。这样才有可能查,漏补缺,使自己的企业得到发展。大凡成功的企业,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老板与员工之间存在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板完全忽视矛盾和问题的存在,甚至故意制造矛盾和问题。老板与员工必须认识到要解决问题,就要拿出一个双方都可接受、能保障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大家都需要协商,都需要妥协,要树立一种企业发展,老板员工都受益的信念。企业如何建构起一套新型的人力资源体系,在老板和雇员之间搭建起一座全新的桥梁,已经成为许多人力资源专家重要的研究方向,更是实际工作者迫切需要指导、急于找到答案的一个问题。
本人在军队和地方政府机关及人才评价专业机构从事人事、人才研究和管理工作多年,对人力资源管理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深知这方面的利害关系。相信读者,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能在该书中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以此为序,希望与大家共勉!
目录
博弈开始篇——应聘时别忘了带把伞
第一章 掏钱与上班
案例一:不要忘了带200元钱
案例二:1万元我上哪儿去找?
案例三:为什么工资会少了200元呢?
对策一:擦亮你的眼睛
……
文摘 书摘
对策一:擦亮你的眼睛
对于渚多求职者来说,通常的求职门路主要包括媒体、网络广告、各类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公司、职业介绍所等。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求职市场上存在着许多机会,但也要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许多骗局与陷阱,加之骗术的“日新月异”,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据有关人士介绍,人才市场上常见的求职陷阱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征求内勤、办事员为幌子,让求职者掉入拉业务的陷阱。这种类型的骗局很多,几乎各种行业都有,保险业尤其突出。以拉保险为例,公司开始可以是以招聘秘书、行政人员为名目,使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等社会经验不足的求职者加入。求职者在面试时往往会被招聘人员的甜言蜜语所迷惑,当你交了押金或“培训费”后,在上班时却发现工作没有底薪、更没有员工福利,只是叫你去拉保险。
2.满足求职者的虚荣心。有些公司招聘“某某师”,如美容师、电脑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对那些不具备条件的求职者,他们就宣称培养求职人员为“某某师”,而实际上让求职者先购买美容产品或是选修课程。公司往往会在求职者缴费后才讲出种种特殊情况或内部规定,以规避其当初的承诺;使求职者花了钱后,赚钱的希望大大落空。
一些单位到处贴“招聘启事”或在非主流媒体上登虚假广告后,临时在写字楼租一间(套)办公室,挂上“经理室”、“财务室”或“人事部”的招牌,进行虚假招聘,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押金、服装费、证件费等名目不同的费用后,告诉应聘者“你已经被录用,×月×日来此处报到,正式上班”。当受骗者按指定时间来此处“上班”时,才发现人去房空,连呼上当。
利用过时或伪造的证照、合同进行虚假招聘,签订合同时,要收取高额的保证金,劳动合同协议书上的印章大多模糊不清,这样即使“骗子公司”不搬家,受骗上当的应聘者也无可奈何。
3.抵押陷阱。虽然国家劳动部门早就明文规定,任何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收取求职者的押金,或者以身份证、毕业证等作抵押。但是,目前仍有相当多的企业以便于管理为由向求职者收取押金,或抵押身份证。企业在收取押金或身份证之后,便为所欲为,求职时一定要小心。
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单位以风险金、培训费等名义变相收取求职者的抵押金。一些企业在收取押金或质押身份证之后,便搞起了花样,如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不改善生活条件,令求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