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实证研究:基

发布时间: 2010-04-06 03:16:36 作者: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研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109137486
条形码:97871091374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研》以农产品营销中农产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以江西省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托,采用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为什么合作、怎样合作”的思路来展开研究:首先,对已有的相关成果和研究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据此构建出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的理论分析模型,为《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研》提供一个逻辑推理框架。第二,从节约交易费用、顺应环境变化等需要出发,对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产生的动因进行理论和实际的求证,回答农户“为什么合作”。第三,利用对江西省1085户农户调查的有效样本,采用统计分析、计量模型检验等方法工具,实证分析农户合作意愿、合作伙伴、合作方式及履约选择的影响因素,揭示农户合作的内在机理,回答农户“怎样合作”。
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从我国“小规模、分散化”农户的基本特征之实际出发,围绕引导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各类农产品营销主体、科学设计农产品销售合约等方面,提出系列的有效引导农户合作营销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郭锦墉,男,1968年8月生,江西遂川人。江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农产品营销,农村中小企业管理,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8项,出版论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编辑推荐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研》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重要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重要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现状述评
1.3.1 农户合作行为动因研究述评
1.3.2 农户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5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农产行为理论
2.1.1 农户行为研究的三大学派
2.1.2 农户行为的理性化与非理性化之争
2.1.3 启示
2.2 交易费用理论
2.2.1 交易费用的含义
2.2.2 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2.2.3 交易维度与契约类型的选择
2.2.4 启示
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2.3.1 不完全契约的产生
2.3.2 契约履行机制
2.3.3 启示
2.4 伙伴选择理论
2.4.1 福克纳的二维矩阵
2.4.2 瑞克曼的合作伙伴成功三要素论
2.4.3 基于4C的合作伙伴选择理论
2.4.4 启示

第三章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分析模型
3.1 农户合作行为分析模型的构建
3.2 农户合作行为分析模型的简要说明
3.2.1 农户合作的动因
3.2.2 农户的特性
3.2.3 农产品特性
3.2.4 交易环境特性
3.2.5 农户的合作行为
小结

第四章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的行为动因
4.1 节约交易费用的需要
4.1.1 交易费用、交易福利与交易方式
4.1.2 农户非合作营销交易费用高昂
4.1.3 农户合作营销能降低交易费用
4.2 顺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4.2.1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4.2.2 应对科学技术革新的需要
4.2.3 满足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需要
小结

第五章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的意愿选择
5.1 农产合作意愿选择的影响因素假设
5.2 农户合作意愿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5.2.1 样本说明
5.2.2 农产合作意愿的总体情况
5.2.3 农产合作意愿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5.3 农户合作意愿选择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5.3.1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5.3.2 计量方法的选取
5.3.3 计量结果分析
小结

第六章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的伙伴选择
6.1 农户合作伙伴的类型
6.2 农户合作伙伴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假设
6.3 农户合作伙伴类型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3.1 样本说明
6.3.2 农户合作伙伴类型选择的总体情况
6.3.3 农户合作伙伴类型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6.4 农户合作伙伴类型选择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6.4.1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6.4.2 计量方法的选取
6.4.3 计量结果分析
小结

第七章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的方式选择
7.1 农户合作方式的理论解读
7.1.1 农户合作方式的具体形式
7.1.2 商品契约与要素契约
7.2 农户合同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假设
7.3 农户合同形式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7.3.1 样本说明
7.3.2 农户合同形式选择的总体情况
7.3.3 农户合同形式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7.4 农户合同形式选择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7.4.1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7.4.2 计量方法的选取
7.4.3 计量结果分析
小结

第八章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的履约选择
8.1 农户履约的现状及原因
8.1.1 农户履约的现状
8.1.2 农产履约率低的原因
8.2 农户履约决策的理论解释
8.2.1 农产履约决策的博弈分析
8.2.2 农户履约决策的影响因素
8.3 农户履约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8.3.1 样本说明
8.3.2 农户履约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8.4 农户履约选择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8.4.1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8.4.2 计量方法的选取
8.4.3 计量结果分析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9.3 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调查问卷
后记
……
序言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研》一书,是郭锦墉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认真修改而成,是郭锦墉博士多年来对中国农产品营销问题潜心研究、艰苦探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郭锦墉同学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得到了“盲评”专家和答辩委员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是一篇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这对于一位同时从事教学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在职博士研究生来讲,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他三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我备感欣慰,在这里,谨向他表示祝贺。
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完成由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农户市场营销方式问题,农户才能顺利地进入市场,并有效地提高交易效率,从而加快我国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当前农户与其他经济主体联合进入市场的合作营销,其实质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
文摘 插图: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章对农产品营销中农产合作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为本书提供经济学理论支撑。
2.1 农户行为理论
2.1.1 农产行为研究的三大学派
2.1.1.1 以俄罗斯A.恰亚诺夫为代表的组织生产学派
以俄罗斯A.恰亚诺夫为代表的组织生产学派认为,农户家庭经营在两个主要方面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①农户经济发展依靠的是自身的劳动力,而不是雇佣劳动力;②它的产品主要是为满足家庭自给需求而不是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农户的劳动投入因为不以工资的形式表现,无法计算其费用,而投入与产出常常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恰亚诺夫主要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农民家庭,“本书的研究将从细致的分析集劳动单位与消费单位为一体的家庭本身的生物学发展规律和作为生产组织的家庭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对家庭自身经济活动的影响开始”(恰亚诺夫,中译本,1996)。所以,在追求最大化上,农户选择了满足自家消费需求和劳动辛苦程度之间的平衡,而不是利润和费用之间的平衡。由此,农产经济本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遵循着自身的逻辑和原则。
农户分化的原因是家庭周期性的劳动者与消费者比例的变化,而不是商品化带来的农民分化。该学派认为,俄罗斯农产经济的改造既不能走斯大林式的集体化道路,也不应走西方式自由市场的道路,而是应着眼于自发地组成小型合作社。尽管该学派在斯大林时期被压制,但是,欠发达国家农产经济组织持续发展的事实使这一理论仍存在着很强的生命力(宋圭武,2002)。
2.1.1.2 以西奥金?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学派
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学派沿用西方形式主义经济学关于对人的假设,认为小农像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一样,都是“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从其所做的假设可见一斑,“当农民局限于使用传统生产要素时,他们会达到某一点,此后,他们就很少能对经济增长做出什么贡献,这是因为要素的配置很少有什么改变后可以增加当前生产的明显的低效率;还因为用于增加传统要素存量的投资是代价高昂的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2003)。因此,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不应选择削弱农户生产组织功能和自由市场体系,而应在现存组织和市场中确保合理费用下的现代生产要素的供应。
该学派在其农户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假说前提下,对农产贫困的根源也作了分析。该学派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的成就最好不要用初始条件的差异去解释,而要用政策的
……
后记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在整个博士学习和论文写作阶段,我的导师蔡根女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导师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品德和豁达的胸襟,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表现出的大师风范,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和今后人生道路上的精神财富。此外,求学道路上,导师给予的慈母般无尽的关爱,此生没齿难忘。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导师蔡根女教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李崇光教授、王雅鹏教授、丁士军教授、严奉先教授、陶建平教授给予了精心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谨向他们深表谢意。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还多次得到雷海章教授、王雅鹏教授、李崇光教授、丁士军教授、冯中朝教授、张安录教授、祁春节教授、严奉先教授、陶建平教授、凌远云副教授和彭开丽老师的帮助和教诲,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读书人网 >营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