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求职指导

发布时间: 2010-04-06 03:31:35 作者:

 求职指导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20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308035956
条形码:97873080359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职业指导课程丛书

内容简介 职业指导课程丛书。
本书力图从学生的生活与需要出发,把学习与讨论的出发点放到学生可能亲身感受的生活处,引导学生“身临其镜”与“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力图通过参与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经验的积累中实现成长;力图把知识与道理寓于具体的案例讨论中,让学生在争论与辩析中形成社会认知与办事能力。
媒体推荐 书评
在职业学校中开设职业指导课,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求职指导与创业指导,是我国教育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于200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并于2003年11月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专题研究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把职业指导作为关系职业教育现有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深化改革、求生存争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为此,我们一定要大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职业指导当做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重要途径来抓。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的专业化教育。其实质是一种生计教育,也就是就业与创业教育。所以说,职业指导工作是职业教育的龙头,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实现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力措施,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它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是有利于打通就业出口,拉动职业学校的招生,加快高中段教育的普及;二是有利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增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学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针对性;三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四是有利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建设。
前几年,许多地区和学校都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职业指导工作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教育素材。台州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构建了由职业道德、求职指导、创业指导与创业实践活动等模块组成的职业指导系列课程,就是一项可贵的成果。
这套职业指导系列课程有以下:二方面的特点:
一是结合当地实际,重视学牛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把创业列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引入到职业指导课程中。这不仅符合职业指导课的内在规律,而且也适应我国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这种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学生的体会与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对于实践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循序渐进.将职业指导的各主题贯穿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到择业观念、创业意识,从基本的社会常识、择业与求职的技巧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乃至就业竞争能力的全面提高,都体现于职业指导课程的整体规划之中。
加强职业指导教育,既是一项具有挑战性而又比较艰巨的工作,又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作一希望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都能开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指导课,并把职业指导教育和创业教育贯穿于学校敦育的全过程中。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2003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 认识职业世界
第一节 了解就业形势
第二节 增强竞争实力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二章 做好求职筹划
第一节 认识自我
……
文摘 书摘
2.职业探索阶段(15~24岁)。逐步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进行思考,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开始从事某种职业。
3.职业确定阶段(25~44岁)。对选定的职业进行尝试,变换工作,到逐步稳定。
4.职业持续阶段(45~60岁)。从业者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经验。这阶段是人的职业生活效益最好的阶段。
5.职业衰退阶段(60岁以后)。由于受生理机能的限制,从业已力不从心,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或退出工作领域。
上述五个阶段中,“朦胧”、“探索”两个阶段是职业的准备时期,是个人通过身心发展,对职业的探索和技能的学习,为今后择业从业奠定基础的时期。“确定”、“持续”两个阶段是职业的黄金时期,劳动者应十分珍惜这两个阶段的光阴,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灿烂。
二、规划未来的内因和外因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求职者规划职业生涯的主要依据是自己的各种素质与技能,但也不可忽略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规划未来的内因主要包括个性、兴趣、专长等个人因素。规划未来主要考虑个人因素与职
业要求的匹配问题,匹配的程度越高,越能发挥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规划未来的外因是指从业人员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职业的发展情况和人际关系等。
现代社会职业变更极为迅速。在有些陈旧的职业消亡的同时.一些新兴的职业如雨后春
笋般地出现。有的职业看似发展势头强劲.但眨眼问湮没无闻.仅昙花一现。有的职业目前发展无力迟缓.但后劲很足。因此,个人在规划未来时,必须对职业的发展趋势作客观的分析。分析职业发展趋势,应在了解国内外职业发展形势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当地职业的结构及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要程度。
在职业生活中.人与人要经常打交道。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个人的职业活动创造良好
的条件。在择业求职中,如果亲戚朋友多就会增加一些就业的门路。在单位里工作,如果人际关系好.也会有利于从业者学习掌握职业技能,有利于发挥个人才干,取得工作成绩。
三、规划职业生涯的步骤
(一)确定志向
立志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起点。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成就。因此.立志是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关键。
(二)认识自我

……
读书人网 >职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