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李清照诗词选

发布时间: 2010-04-06 04:09:53 作者:

 李清照诗词选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12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ISBN:9787807077046
条形码:97878070770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华古典精品

内容简介 李清照词在总体上,习惯于熔炼极其平常的语言,描写平常景物,造成极高妙的艺术意境而不见斧凿之痕;在艺术技巧上,无论是小令还是慢词,都达到了珠圆玉润的程度。同时节律抑扬顿挫、清朗悦耳。在素描与韵律的完美结合中,抒写词人真实深刻的生活体验,构成了李清照词不同凡响的魅力。
李清照的词体现了她感悟力的纤敏丰富,而她的诗则表达了她对于政治、民族、国家的看法,和关心国事、不让须眉的精神气魄。可以说,她的词之所以具有一般婉约词所缺乏的骨力,并非偶然,而是她性格刚烈、大胆的体现,诗只是更明确地抒写了词人性情的这一面。较之一般的士大夫文人,李清照对朝廷政策、天下苍生的关怀,对政局的预见,都有自己的怀抱和主张。如《浯溪中兴颂碑诗和张文潜韵二首》,借唐代的安史之乱,托古讽今,突破张文潜诗的思想,对北宋末期政治的腐败、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昏聩,作了深刻犀利的批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极有力地抨击了贪生怕死的南宋统治者在金兵追击下的逃跑主义,偏安于江南、不顾民生愿望的软弱无能。她的诗直指社会现实,以傲昂正气充盈其间,写得激昂慷慨,带有愤郁之气。
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介女流,李清照有理想、有抱负,对生活一直抱着积极的态度,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刚正不阿的性格与细腻敏锐的情感力相得益彰,使她的诗词具有独特的精神和风采。她的艺术成就令后世瞩目,为中国的文学宝库增加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目录
导言
词:南渡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点绛唇(蹴罢秋千)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采桑子(晚来一阵风兼雨)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点绛唇(寂寞深闺)
怨王孙(梦断漏悄)
怨王孙(帝里春晚)
行香子(草际呜蛩)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多丽(小楼寒)
念奴娇(萧条庭院)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人娇(玉瘦香浓)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满庭芳(小阁藏春)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浪淘沙(素约小腰身)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生查子(年年玉镜台)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词:南渡后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并序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并序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清平乐(年年雪里)
行香子(天与秋光)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青玉案(征鞍不见邯郸路)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新荷叶(薄露初零)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忆秦娥(临高阁)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永遇乐(落日?金)
声声慢(寻寻觅觅)


浯溪中兴颂碑诗和张文潜韵(二首其一)
浯溪中兴颂碑诗和张文潜韵(二首其二)
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二首其一)并序
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二首其二)
夏日绝句
咏史
春残
夜发严滩
题八咏楼
分得知字韵
晓梦
偶成
感怀并序
皇帝阁端午帖子
皇后阁端午帖子
夫人阁端午帖子
……
文摘 他把自己的词与本词混在一起给朋友陆德夫看。陆德夫玩味再三,最后说:“只三句绝佳,即‘莫道不销魂,丽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却正是李清照的作品。可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解
玉簟(dian):光泽如玉的竹席。玉簟秋:竹席生凉了,
罗裳:罗制的质地轻薄的裙子。裳,裙,古代男女都
兰舟:用木兰树木制成的华美小船。木兰是一种香
锦书:书信的美称,这里指情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据《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载,窦滔的妻子苏氏曾用锦织成“回文璇玑图”赠给她丈夫。以后,人们用“锦书”来指美妻之间的书信。
⑤雁字:雁飞成群,行列整齐,状如“人”字或“一”字形。古有鸿雁传书之说。雁是候鸟,春天飞往北方,秋天飞往南方。
⑥西楼:指词人的住处。
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古词有“一种相思两地愁”句。意思是,双方都在为相思而愁苦。
⑧“才下”两句,意为:眉头刚刚舒展,心中又涌上愁思。点评
此词抒发了词人对丈夫的深情,吐露了各居一方的相思之苦,感情真挚深沉,格调清新明朗,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的上片,写景中抒情,层次感很强,感情由隐约不明趋于强烈。“红藕”句通过人的视、嗅、触三觉,将秋景与秋意融为一体,表现了离别时凄凉的氛围。“轻解”句点明词人是独自远行,倍感孤独。“云中”三句写盼信的心情,曲折跌宕,极符合人物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月满西楼”创造了月光下妆楼凝望的凄清意境。下片写相思之苦无从排遣。“花自飘零水自流”,用自然景物之必然写相思之必然。“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以简短的对仗,描写相思之深沉与逼真,将抽象的情感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读书人网 >文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