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发布时间: 2010-04-06 05:05:02 作者: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19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111270916/9787111270911
条形码:97871112709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比较伞面地讲述了现代通信领域的基_木技术知识和发展概况,全书按照当代通信领域现实业务的应用状况展开,主要内容包括:经典通信基础知识、数字通信系统、程控数字电话交换系统、光纤通信系统、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图像通信系统和多媒体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适合作为普通高校通信专业低年级学生或非通信专业(如计算机工程类、管理工程类、机械类、化工类、经济类等)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教材,也可用作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或对通信技术感兴趣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为普通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之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发展简史
1.1.1 国际通信发展简史
1.1.2 国内通信发展简史
1.2 信号与通信
1.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2.2 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1.2.3 信号的带宽
1.2.4 信号的衰耗与增益
1.2.5 噪声与失真
1.3 通信系统的模型与指标
1.3.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3.2 通信系统的指标
1.4 通信系统的分类
1.4.1 按传输媒介分类
1.4.2 按传输信号的特性分类
1.4.3 按业务功能分类
1.5 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
1.5.1 单工与双工传输方式
1.5.2 串行与并行传输方式
1.5.3 同步与异步传输方式
1.6 通信信道
1.6.1 传输特性与带宽
1.6.2 传输媒介
1.6.3 信道容量
1.6.4 信道的复用
1.7 调制与解调
1.7.1 调制的目的
1.7.2 调制的分类
1.7.3 模拟信号调制正弦波
1.7.4 数字信号调制正弦波
1.8 习题

第2章 数字通信系统
2.1 数字通信概述
2.1.1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2.1.2 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
2.2 模拟信号数字化
2.2.1 模/数转换
2.2.2 数/模转换
2.2.3 PCN30/32路数字电话系统
2.2.4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其他方法
2.3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2.3.1 基带数字传输系统模型
2.3.2 基带数字传输的码型
2.3.3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数字传输
2.4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2.4.1 多进制数字调制
2.4.2 复合调制与多级调制
2.5 数字同步与复接技术
2.5.1 数字同步技术
2.5.2 数字复接技术
2.5.3 准同步数字体系
2.5.4 同步数字体系
2.6 数字传输的差错控制
2.6.1 噪声的分类
2.6.2 检错编码
2.6.3 纠错编码
2.7 习题

第3章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系统
3.1 程控数字电话概述
3.1.1 电话交换的概念模型
3.1.2 电话交换技术发展简史
3.1.3 电话交换的功能模型
3.1.4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组成
3.2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系统
3.2.1 硬件的基本组成
3.2.2 软件的基本组成
3.2.3 时隙交换与复用线交换
3.2.4 T-S-T形数字交换网络
3.2.5 程控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3.3 软交换及软交换系统
3.3.1 软交换的概念
3.3.2 软交换系统
3.3.3 软交换系统的应用
3.4 习题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
4.1 光纤通信概述
4.1.1 光纤通信发展简史
4.1.2 光纤通信的特点
4.2 光纤与光缆
4.2.1 光纤的结构与分类
4.2.2 光纤的导光原理
4.2.3 光纤的传输特性
4.2.4 光缆
4.3 光纤通信系统
4.4 光纤通信新技术
4.4.1 光波分复用与光时分复用
4.4.2 相干光通信
4.4.3 光孤子通信
4.4.4 光交换技术
4.4.5 全光通信网
4.5 习题

第5章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5.1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5.1.1 微波通信发展简史
5.1.2 微波通信的特点
5.1.3 微波通信系统的分类
5.1.4 微波通信的应用
5.2 微波的视距传播特性
5.2.1 天线高度与传播距离
5.2.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5.2.3 地面效应和大气效应
5.3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5.3.1 继通信线路与设备组成
5.3.2 微波波道及其频率配置
5.3.3 发信设备
5.3.4 设信设备
5.3.5 天馈线系统
5.4 习题

第6章 卫星通信系统
6.1 卫星通信概述
6.1.1 卫星通信发展简史
6.1.2 卫星通信的特点
6.1.3 卫星通信的工作频段
6.1.4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6.1.5 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6.2 卫星运动轨道
6.2.1 卫星运动的基本规律
6.2.2 卫星轨道分类
6.2.3 卫星的摄动
6.3 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
6.3.1 频分多址
6.3.2 时分多址
6.3.3 码分多址
6.3.4 空分多址
6.4 VAST系统
6.4.1 VSAT网的组成
6.4.2 VSAT的工作过程
6.5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6.5.1 全球定位系统
6.5.2 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6.5.3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6.6 习题

第7章 移动通信系统
7.1 移动通信概述
7.1.1 移动通信的特点
7.1.2 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7.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7.1.4 移动通信的分类
7.2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7.2.1 蜂窝系统基本原理
7.2.2 GSM系统组成和频率配置
7.2.3 GSM系统的主要业务功能
7.3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7.3.1 CDMA制式的特点
7.3.2 码分多址与扩频通信
7.3.3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7.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7.4.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7.4.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7.5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7.6 习题

第8章 数字图像通信系统
8.1 数字图像通信概述
8.1.1 图像通信的特点
8.1.2 图像通信的分类
8.1.3 数字图像通信系统的组成
8.2 数字图像通信基本原理
8.2.1 图像信号数字化
8.2.2 数字信号的压缩与编码
8.2.3 数字图像信号的编码标准
8.2.4 数字图像的传输
8.3 数字传真通信
8.3.1 传真的分类
8.3.2 传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8.3.3 三类传真机
8.4 活动数字图像通信系统
8.4.1 T视电话
8.4.2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
8.5 习题

第9章 多媒体通信系统
9.1 多媒体通信概述
9.1.1 媒体和多媒体
9.1.2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特征
9.1.3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组成
9.1.4 多媒体通信业务
9.1.5 多媒体终端设备
9.2 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
9.2.1 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的国际标准
9.2.2 H.3 23系统的基本组成
9.2.3 H.3 23系统的工作方式
9.3 IP电话
9.3.1 IP电话简介
9.3.2 基于SIT的IP电话系统
9.3.3 SIT系统的工作过程
9.4 视频点播系统
9.4.1 VOD系统的主要功能
9.4.2 VOD系统的组成
9.4.3 三种常见的VOD系统
9.5 习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中,伴随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手段正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每天都在通过电视、电话、手机、互联网等日益普及的现代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掌握一定的通信知识,了解当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于无论从事何种专业学习的大学生、研究生都具有较迫切的愿望和需求。本教材的编写目的正是期望能够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内容,了解当代通信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建立起一个关于通信的概念框架,而这无疑也会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书以介绍当代通信基本技术知识为主,兼顾最新技术知识的介绍,以概论的形式重点突出相关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不拘泥于琐碎的技术细节。在章节安排上,按照当代通信系统现实业务的应用状况来展开。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在简要回顾国内、外通信发展史的基础上对一些经典的通信知识进行介绍。第2章介绍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模拟信号数字化方法、数字信号的基带和频带传输、数字复接与同步技术、差错控制技术等。第3章结合PcM30/32路电话通信系统对程控数字交换网的交换原理进行分析。第4章着重阐述了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光纤的结构、分类以及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机理。第5、6两章分别介绍了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其中讲到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第7章主要对公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组成、功能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其中有基于小区蜂窝网概念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介绍。第8、9两章分别讲述了数字图像通信系统和多媒体通信系统。
全书在编写上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避免抽象的理论表述和复杂公式的推导。每章均配有摘要、习题和电子教案,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需要习题答案和电子教案的读者可登录出版社网站www.cmpedu.com索取)。
文摘 插图:


1.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是直接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如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调度电话机等。
2.交换机
用户可通过交换机进行呼叫连接,建立暂时的通信信道或电路。这种交换可以是模拟交换,也可以是数字交换。目前,大容量干线绝大部分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
3.数字终端机
数字终端机实际上是一个数字电话终端复用/分接设备,其基本功能是把来自交换机的多路信号进行复接,复接信号送往数字微波传输信道。同时把来自微波终端站的复接信号进行分接,分接信号送往交换机。对于SDH系统,一般采用SDH数字终端复用设备(简称SDH设备)作为其数字终端机,图中的数字分路终端机采用分插复用器(ADM)。
4.微波站
微波站按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分成数字微波终端站、数字微波中继站、数字微波分路站和数字微波枢纽站。各站内的主要设备是收信、发信设备和天馈线系统。
(1)数字微波终端站
数字微波终端站指的是位于线路两端或分支线路终点的微波站。在SDH微波终端站设备中包括发信端和收信端两大部分。
sDH微波终端站的发信端主要负责完成主信号的发信基带处理(包括cMI/NRz变换、sDH开销的插入与提取、微波帧开销的插入和旁路业务的提取等)、调制(包括纠错编码、扰码和差分编码等)、发信混频和发信功率方法等。
读书人网 >电子与通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