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
ISBN:9787304024079
条形码:97873040240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09秋用新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必修的专业课教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09秋用新书)》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为主线,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和伺服传动技术等相关技术。通过对机电一体化基本要素进行分析与综合,从系统化的角度介绍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五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实例,进一步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化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09秋用新书)》可作为“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教材,还可作为机类其他专业学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编辑推荐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09秋用新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1.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
1.1.3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1.2.1 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技术基础
1.2.2 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1.4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4.1 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
1.4.2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法及工程路线
2.1 现代系统设计的特征
2.2 系统设计的评价分析方法
2.2.1 技术经济性分析
2.2.2 可靠性分析
2.2.3 系统匹配性分析
2.2.4 操作性分析
2.2.5 维修性分析
2.2.6 安全性分析
2.3 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与工程路线
2.3.1 基本设计和工程路线
2.3.2 市场调查与预测
2.3.3 构思比较
2.3.4 方案评价
2.3.5 详细设计
2.3.6 系统设计中的质量控制
2.3.7 制造工程质量管理
2.4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工程路线
2.4.1 工业机器人
2.4.2 家用电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械系统设计
3.1 机械传动系统概述
3.1.1 机械传动系统的特点
3.1.2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
3.2 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特性
3.2.1 转动惯量
3.2.2 阻尼
3.2.3 刚度
3.2.4 传动精度
3.3 机械传动装置
3.3.1 齿轮传动及系统传动比的分配方法
3.3.2 谐波齿轮减速器
3.3.3 滚珠丝杠传动
3.3.4 同步带传动
3.3.5 滚珠花键
3.4 导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力驱动及定位
4.1 驱动装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4.1.1 驱动装置的特点
4.1.2 驱动装置的技术要求
4.2 动力驱动元件
4.2.1 步进电机
4.2.2 直流电动机
4.2.3 交流电动机¨
4.2.4 液压与气压伺服元件
4.3 常用动力驱动元件的特性及选择方法
4.4 定位机构
4.4.1 概述
4.4.2 直接驱动定位
4.4.3 直线运动直接驱动定位
4.4.4 刚性传动定位机构
4.4.5 挠性传动定位机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计算机技术
5.1 微型计算机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地位
5.2 工业控制计算机分类
5.2.1 分类
5.2.2 工业控制机与信息处理机的区别
5.2.3 开放式体系结构和总线系统
5.2.4 常用微机总线介绍
5.3 STD总线系统
5.3.1 STD总线信号描述及规范
5.3.2 ST口总线工作模式
5.4 STD总线的I/O子系统
5.4.1 概述
5.4.2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
5.4.3 A/D、D/A及模拟信号处理
5.4.4 运动控制接口
5.5 控制系统的选用
5.5.1 单板和单片微机控制系统
5.5.2 普通PC机组成的控制系统
5.5.3 STD总线微机控制系统
5.5.4 工业PC机
5.5.5 可编程序控制器
5.5.6 几种控制装置的性能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感器技术
6.1 传感器组成及分类
6.1.1 传感器的组成
6.1.2 传感器的分类
6.2 传感器的特性
6.2.1 传感器的动静特性
6.2.2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6.2.3 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
6.2.4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6.3 常用传感器
6.3.1 位移传感器
6.3.2 速度传感器
6.3.3 温度传感器
6.3.4 力传感器
6.3.5 物位传感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综合
7.1 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实例分析
7.1.1 工业机器人
7.1.2 输送、搬运设备
7.1.3 数控设备
7.1.4 办公设备
7.1.5 家用电器
7.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综合
7.2.1 执行机构与驱动元件
7.2.2 驱动方式与传感器
7.2.3 控制方式与计算机
7.2.4 系统与工作环境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文摘 插图:

由于STD总线的高度模块化和用单功能小板结构,因此可以米用组合方式大大简化微型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STD总线的工业控制机,只要简单地更换几块模板,就可很方便地组成具有另一种功能的控制系统。由于STD总线的高度模块化和采用组合方法的特点,STD工业控制机可以灵活组成各种各样的系统。
组合式系统具有多种灵活的系统模式,它可以自成系统,既可采用独立模式,也可以方便地作为其他小型、微型计算机的前端控制机,或者组成分布式系统和典型的分散系统。1.独立工作模式所谓独立模式是指采用基本系统(如CPU+键盘/显示)加上工业用I/O板单独构成控制系统。
系统可以采用各种I/O接口板。对于小型控制系统,只需CPU板上的存贮器即可。若系统较大,则可使用存贮器扩展板。
(1)独立工作模式1
这种系统的特点是人一机接口采用简单的小键盘和LED数码显示,类似TPS01单板机,也可以采用触摸键盘和液晶显示器,甚至是更为简单的几个指示灯和几个操作键。其支持软件是监控程序,甚至是上电后直接进入用户程序。它自开发功能很弱,通常是借助IBMPC等作为开发手段,将开发调试成功后的应用程序固化在EPROM中,然后直接插在CPU板或存贮器扩展板的存贮器插座上即可投入运行,可以借助于小键盘和LED显示运行简单的调试和操作,如图5.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