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我的乡村记忆

发布时间: 2010-04-07 03:12:04 作者:

 我的乡村记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7068213/9787807068211
条形码:97878070682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我的乡村记忆》内容简介:这是一些揪人肺腑的文字,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亲历的人,永远不会忘怀;未曾经过的人,当从中读出一份真实的历史。这是部散文的结集。却有着如小说般的人物雕绘,凝重如古远的油画;这是部小说的系列,却有着散文的神韵,虞来撼人心魄,牵人情思,引人沉湎。
作者周佩红是当代新艺术散文的代表作家,因了她灵动的才女的文字,使读它的人有幸再次经历了一回心灵的洗礼。
作者简介 周佩经,女,新艺术散文代表作家之一,著有《上海私人地图》、《陌生人过去现在时》、《优雅之必要条件》、《荣城别墅三楼》、《去那温暖的地方》、《内心生活》等散文、小说20余种。作品多关注人的命运及与时代、环境的关系。
居住上海,萌芽杂志社编审。
个人主页: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74/index.html。
编辑推荐 《我的乡村记忆》写了很久,并一直在修改。我想象中的这应该是一本完整的书,摈除了令人生厌的自恋的,是今天的,沉静的,开阔的,审美的,是有一点神秘和特异内容的,是感性的,自由的,控制的,耐读的,不玄虚的,我努力这么做了。
正如《我的乡村记忆》所写,依凭着久睡而终将醒来的我的乡村记忆,我试图重新发现一个世界。这世界在过去曾活跃、喧闹、混杂,在粗粝的面貌下,人性之光和丑陋阴暗并存。
目录
穿过记忆的我的乡村
田野
饥饿的人
村庄
殷实人家
少女华子
村里的小伙子
脸色苍白的瘸腿青年
死与生
乡村医生
晒太阳
旷野星空下的麻脸队长

手艺
周文王的子孙
女人们
芳邻
幽灵
文盲书记
工作队
年轻的女书记
乡村学校
风雨水火
近景和远景
光亮
吃啊,吃啊
牲灵
集市
县城
田野包围的小城
谣曲
我们
那乌溜溜的眼睛
田野静悄悄
后记
……
文摘 插图:


这个人向我转过身来,露出他的脸,他的杂草一样爬满上唇、下巴、腮帮子的胡子。这张脸上没有年龄。他笑了一下,无意识地,也像是无所谓或无赖。
我愿意在此为他画像,就像罗中立为一个老农民画像一样。罗中立将那位满脸皱纹如黄土地上的深沟浅壑的老农民命名为《父亲》,我却没法为这个人命名。他让我想起当时一部电影中的坏分子“二癞子”,以及另一些奇怪的气味,与贫下中农很不一样。他,无以名之。
他好像并不愿意静止在什么画面里。他张开手,朝我们的门两边一撑,一身破衣服丝丝缕缕挂下来,弄得像一幅破门帘。他就这么伸长脖子看我们做事——看我们拿出纸和笔,坐在小板凳上,把膝盖当成桌子写信。“唉,这点子管用……”他赞一声,不请自来地踢踢趿趿走进来——他拖着鞋皮。他伸出乌黑的手,拉一拉墙上我们的书包,顿一顿灶台上我们的茶缸。我们盯着他看——看他要干什么。他可不管,就像在他自己家里。
后记 这本书写了很久,并一直在修改。我想象中的它应该是一本完整的书,是摈除了令人生厌的自恋的,是今天的,沉静的,开阔的,审美的,是有一点神秘和特异内容的,是感性的,自由的,控制的,耐读的,不玄虚的……我努力这么做了。
正如本书所写,依凭着久睡而终将醒来的我的乡村记忆,我试图重新发现一个世界。这世界在过去曾活跃、喧闹、混杂,在粗粝的面貌下,人性之光和丑陋阴暗并存。说它是一棵结有果实又爬着蛀虫的树也可以,它所根植的是过去的土壤,或不止于过去。今天它已经静默,凝固,并不向人们振臂呼唤。今天的喧嚣遮蔽了过去。总是这样:人类的生活土壤一层被一层遮盖掩埋。而即使这一层层尚未完全地互相渗透,人们终还是有着记忆。记忆是人类能够延续生存的重要密码之一种。这本书,就是一本文学意义上的有关乡村和田野的备忘录。
是的,我试图用文字连接过去和今天,把过去土壤的某一部分摆在一个有距离的审视空间里,就像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其温度已触摸不到,其形态却还散发出久远的震动力。
这几年我好像总在书写记忆。也许是时问的缘故——时间流逝得太快了,而我又总是对所流逝的过于匆忙地放走。好在还有写作,可以对过去的事物来一番反刍。我相信那里蕴涵丰富,并非一时可以消化。
昆德拉在《笑忘书》里描绘的一个情景一直在我眼前:塔美娜坐在时间之河的一个木筏上,往后望,只往后望。某些时候我会以为那就是我。塔美娜是要为失去的过去找回实体,虽然那过去也是伤痕累累疑问重重,但那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并非她后来那种不着地的虚空生活。我呢,我要找回过去生活中被我忽略的东西,即那生活本身,它存在的环境,风雨水火,状态,影响,总之那些曾经作为一个大时代的小裂缝里的种种填充物。评判它们可能是容易的,但也是简单和机械的,我宁愿通过叙述留下它尽可能本原的样貌。因之,这部乡村记忆也更像是一些具象的拼合,小说的残片。通过它们,我好像隐约看到了现在生活的某些影子——历史和现实在最具体的生活中其实从未脱节,正如乡村和城市从来就不是彻底隔绝的,虽然,它们彼此还是有新与旧、此与彼的区别。
说到“本原”,我想说出书写这部记忆时的一些苦恼。我知道,当我写着记忆中的乡村,我是在向它走去,它却已经和真实拉开了距离。完全绝对的本原,在写作上也许是不可能的。我只有尽量地遵循朴素的原则,以我终于觉得可以安稳下来的方式,找寻它本应呈现的东西,并且不为它简单地命名。它的丰富无止境。
这本书在形式上也类似于一棵树。是散文,构架却接近长篇小说,每篇既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在生长过程中是不断地伸出枝权,枝权上再伸枝权,而树干仍在,在某个时候,新的枝权又从树干的另外方向旁逸斜出了。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