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艺术

发布时间: 2010-04-07 03:42:22 作者: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艺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页码: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0080972/9787500080978
条形码:97875000809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内容简介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艺术》涵盖了中学期间应当掌握的所有知识内容,对中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梳理,还增加了大量最新的实用信息,增强了《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艺术》的实用性。同时,还增加了中学生成长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编辑推荐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艺术》是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中的一册。
目录
美术
美术
写生
速写
临摹
绘画
岩画
壁画
素描
油画
水粉画
水彩画
宣传画
静物画
铅笔画
版画
漫画
丰子恺
叶浅予
华君武
宫崎骏
书法
装裱
文房四宝
篆刻
石鼓文
《三希堂法帖》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颜真卿
怀素
柳公权
宋四家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中国画
山水画
花鸟画
人物画
文入画
顾恺之
吴道子
范宽
《清明上河图》
郭熙
李公麟
赵孟
元四家
黄公望
吴镇
王蒙
倪瓒
王冕
陈洪绶
八大山人
石涛
扬州八怪
郎世宁
齐白石
黄宾虹
徐悲鸿
潘天寿
李苦禅
张大千
林风眠
李可染
吴冠中
赵无极
黄胄
靳尚谊
文艺复兴美术
巴洛克艺术
洛可可
浪漫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
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浮世绘
现代主义美术
后现代主义美术
波普艺术
超现实主义美术
达芬奇,L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提香
鲁本斯,PP
伦勃朗
米莱,JF
库尔贝,G
塞尚,P
列宾,IE
高更,P
凡高,V
马蒂斯,H
克利,E
毕加索,P
埃舍尔,MC
米罗,J
达利,S
工艺美术
曾侯乙墓编钟
马踏飞燕
彩陶
长信宫灯
唐三彩
瓷器
膏花
紫砂
民间美术
连环画
年画
门神
皮影
雕塑
霍去病墓石刻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晋祠圣母殿彩塑
斯芬克斯
希腊雕刻
维纳斯
刘开渠
吕德,F
罗丹,A
摩尔,H
石窟艺术
阿旃陀石窟
莫高窟
龙门石窟
大足石窟
云冈石窟
麦积山石窟
建筑艺术
梁思成
贝聿铭
巨石建筑
北京国家大剧院
雅典卫城
罗马斗兽场
泰姬陵
中世纪建筑艺术
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
巴黎圣母院
埃菲尔铁塔
悉尼歌剧院
摩天大楼
帝国大厦
世界贸易中心
园林
拙政园
圆明园
西湖(杭州)
天坛
颐和园
中南海
北海公园
大土楼
殿堂
楼阁
滕王阁

水榭
牌坊

中国陵墓建筑
中山陵
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美术馆
西安碑林
东京国立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
不列颠博物馆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伦敦科学博物馆
卢浮宫博物馆
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
斯坎森露天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
国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馆(美国)
艺术品拍卖
荣宝斋
朵云轩
西泠印社
音乐 舞蹈
音乐
简谱和五线谱
古典音乐
严肃音乐
通俗音乐
爵士音乐
摇滚乐
普雷斯利,E
甲壳虫乐队
列农,J
轻音乐
灵歌
新纪元音乐
民歌
中国民歌
歌曲
群众歌曲
乡村歌曲
校园歌曲
中国民族器乐
中国民族乐队
管弦乐队
铜管乐队
交响曲
交响乐队
电子音乐
电声乐队
军乐队
进行曲
圆舞曲
声乐
音乐指挥
歌剧
《卡门》
《白毛女》
刘三姐
百老汇音乐剧
《猫》
《歌剧魅影》
华彦钧
刘天华
贺绿汀
冼星海
聂耳
王洛宾
刘炽
王昆
乔羽
郭兰英
谷建芬
李双江
李谷一
谭咏麟
邓丽君
罗大佑
谭盾
李宗盛
叶小刚
崔健
彭丽媛
刘欢
亨德尔,GF
巴赫,JS
海顿,J
莫扎特,W:A
贝多芬,Lvan
舒伯特,F
柏辽兹,H
肖邦,FF
舒曼,R
瓦格纳,R
威尔迪,G
施特劳斯,J
勃拉姆斯,J
比才,G
柴科夫斯基,P
德彪西,C
梅纽因,Y
帕瓦罗蒂,L
舞蹈
古典舞
现代舞
芭蕾
《天鹅湖》
《红色娘子军》
民间舞蹈
中国民族舞
国际标准舞
迪斯科
踢踏舞
拉丁舞
霹雳舞
街舞
戴爱莲
白淑湘
杨丽萍
邓肯,I
鸟兰诺娃,GS
戏剧 曲艺
戏曲
梨园
昆曲
京剧
脸谱
谭鑫培
梅兰芳
周信芳
马连良
程砚秋
评剧
新凤霞
赵丽蓉
越剧
袁雪芬
川剧
豫剧
常香玉
黄梅戏
严凤英
曲艺
相声
刘宝瑞
马三立
侯宝林
高英培
马季
评书
快书和快板
京韵大鼓
苏州评弹
二人转
电影 民俗
电视剧
电影民俗
电影
美术片
动画片
木偶片
恐怖片
歌舞片
灾难片
喜剧片
惊险片
侦探片
中国电影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香港电影
美国电影
西部片
好莱坞
迪斯尼,W.
迪斯尼乐园
奥斯卡金像奖
戛纳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踩山节
三月三
泼水节
火把节
开斋节
古尔邦节
那达慕大会
圣诞节
狂欢节
情人节
愚人节
母亲节
父亲节
万圣节
感恩节
四合院
胡同
蒙古包
荡秋千
踢毽子
放风筝
斗鸡
刁羊
狩猎
杂技
舞狮
魔术
西班牙斗牛
剪纸
面塑
刺绣
蜡染
木偶戏
皮影戏
十二生肖
条目标题汉语拼音音序索引
……
序言 在2006年《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精装四卷本的基础上,我们又推出了《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12分册。这套丛书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分类,共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医学》《天文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语文》、《艺术》、《体育》、《成长驿站》、《社会法律》、《科学前沿军事》12册。与《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精装四卷本相比,12分册是增补更新版,既继承了其优点长处,又增加了新的知识点,更新了许多数据、图片。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12分册贯穿着这样的编纂理念,即不仅要把中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全面发展的人,还要成为了解社会、善于处世的人,更要成为思维活跃、领先潮流的人。通过使用本书,读者可以具备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有的能力:
1.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一能力对将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很重要。
2.对社会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的综合理解力。这是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
3.数学的实际应用和理解能力。理解数学法则是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力。了解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对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有益的。
5.掌握外语背景知识和了解外国文化的能力。外语学习能锻炼记忆力、启迪思维,外国文化的学习也有助于新观念的接受。
6.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本领。不能满足于简单操作,应注重于了解较为复杂的问题。
7.艺术鉴赏能力。艺术素养的提高会使中学生的素质更加完善。
8.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理解力。中学生很快就要步入社会,必须对现实社会深入了解。
9.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与毅力。注重身体、心理健康,加强身体锻炼、心理磨练,克服不良习惯,抵制不良行为诱惑,对中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10.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这些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影响今后的事业和生活。
本套丛书涵盖了中学期间应当掌握的所有知识内容,对中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梳理,还增加了大量最新的实用信息,如热门专业、热门科学话题、新兴职业、新发明等,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同时,还增加了对中学生成长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解惑等,这是国内其他同类百科全书没有的,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上中学就要看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离中学生最近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面向素质教育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面向“全人教育”的百科全书。
文摘 美术
美术 希腊雕像《维纳斯》和L.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品,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除了雕塑、绘画这样的观赏性美术之外,生活中色彩漂亮的服装、美观耐用的家具、舒适合理的建筑,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因此,这些建筑、工艺美术也属于美术范畴,是实用性美术。可以说一切以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各种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都是美术。“美术”一词最早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原指“人工技艺”。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就明确区分了。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不仅包含上述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及工艺美术四大门类,而且包含中国的书法篆刻、民间美术,以及摄影美术、舞台美术,甚至美容美发、环境布置、食品加工等生活各方面也无不和美术紧密相连。大到摩天大厦,小到一颗纽扣,无不包含着美的因素。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美术新思潮层出不穷,美术新品种也不断涌现。
美术起源于劳动。在劳动中,人对美的欲望随着人脑的日益发达逐渐进入自觉的境地。从人的双手创造第一把石斧开始,就已经同时在创造美的事物了。石器时代遗留下的大量岩洞壁画都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原始人的狩猎和劳动场面,这些最早的绘画体现了朴素的现实精神,有浪漫气息,也有表现激情。同时,现代人的祖先还制作小型黏土雕塑,无一例外地以丰满的女性为题材,它是原始人类生殖崇拜率真的人性表露。5000年前的彩陶,造型优美,纹饰丰富,极富装饰感和生活气息,已经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现代人祖先创造的这些艺术品或是为了娱乐,或是为了祈求丰收,或是某种巫术的需要,但都充分体现出劳动创造了艺术,创造了人类最早的美术品。
美术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而且具有认识和教育功能。美术作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一切造型手段,包括各种点、线、面、色、光影、视觉形象(具象、抽象、意象)等,都是美术语言,不仅占有平面的二维空间,而且占有立体的三维空间。美术给人们带来极丰富的视觉享受,从而对人们的心灵起到陶冶和净化的作用,使欣赏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术可以美化物质生活,更能丰富精神生活,影响人们的世界观。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不断发现美、欣赏美,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美。
写生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写生均被视为培养造型技能和技巧的必要手段或过程,也是
……
读书人网 >教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