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数学5下适用于义

发布时间: 2010-04-07 03:53:34 作者: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数学5下适用于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44033046
条形码:97875440330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用于教育类及相关人士参阅。
丛书名:新课程小学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

内容简介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中的一册,这是一套由全国小数界一百多位名师联袂撰写的教学设计丛书,其规模之大和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每篇教学设计其风格和它们所体现的众多艺术流派,确实是异彩纷呈、气象万千。说它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百花园的精华浓缩、众长博采。本册由刘德武,朱德江,刘玉珠等二十多位名师联袂设计。
编辑推荐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数学5下适用于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
第一单元
“轴对称”教学设计
“旋转”教学设计
“欣赏设计”教学设计
“设计镶嵌图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教学设计
“质数与合数”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运用”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一)”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二)”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问的进率(一)”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二)”教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一)”教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二)”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粉刷围墙”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一)”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三)”教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一)”教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二)”教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三)”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二)”教学设计
“约分(一)”教学设计
“约分(二)”教学设计
“约分(三)”教学设计
“通分(一)”教学设计
“通分(二)”教学设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教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统计(一)”教学设计
“统计(二)”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总复习(一)”教学设计
“总复习(二)”教学设计
“总复习(三)”教学设计
“总复习(四)”教学设计

附:好课实录与案例赏析
“质数和合数”课堂教学实录
“分数大小比较”课堂教学比较研究
为学生智慧的生长而教——五年级数学复习课“审题”课堂实录及评析
……
序言 杨淑萍老师主编的《新课程小学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是全国众多著名特级、高级教师参与撰写的研究成果,是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结晶。本书风格多样,异彩纷呈,集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之大成,其内容之全和质量之高在同类书中并不多见,可以说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创新之力作。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和研究的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我认为,本书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把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在本书的众多教学设计中,很好地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些变化对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来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手段等方面部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二,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数学日益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因此培养全体公民的数学素养是时代的要求。第三,随着国际竞争曰益激烈,加快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体现“发展性”的基本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在本书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努力体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发展的有机整合。
文摘 插图:


第一单元
“轴对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本课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及简单轴对称图形人手,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4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已知其中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本节课是要进一步学习和轴对称图形有关的知识,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这一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再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已知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能画出另一半,并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培养空间观念。
读书人网 >教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