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经典珍藏版)

发布时间: 2010-04-07 04:12:25 作者: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经典珍藏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页码:22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801666240
条形码:97878016662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编辑推荐 如果你正在因身处激烈的竞争环境而难以释怀,你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如果像正在为寻求克敌致胜的良方而不知所措,你不妨读一读这本书。本书突出一个“悟”字,强调《孙子兵法》的现代适用性。在本书中,编者刻意地保留了《孙子兵法》的十三篇章,对孙武的兵法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编者把《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言警句,另作主题,在有所“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案例、故事,最大可能地与现代社会结合了起来,凸显了古为今用的终极目的。你可以将本书中学到的思想策略运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目录
第一篇 计篇——善用军师,锦囊妙计安天下
兵者,国之大事
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兵须用诈,兵不厌诈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以计制计,调虎离山
……
文摘 书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武这句话,其大意是: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对于地形上的生死之势,
战场上的存亡胜败。这是不可不认真研究的。
这里集中讲了对待战争的态度问题,体现在一个“慎”字上。
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全局的大事,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
必须缜密考察,认真研究,不可轻率用兵。这是孙子重战慎战的思想。孙子
对君主、将相提出:对待战争,要有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认识,要有
战略意识和全局观念,态度要非常严肃,非常认真,非常慎重。这对谋划战
争和指导战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列国争强,经
过多次相互争战拼杀,战国七雄各自的国力及军事的强弱次序逐渐明朗化了
。当时。崛起于西方的秦国的优势渐渐明显,而山东六国在强秦的打击下,
日益败落。山东六国为了避免落人被强秦蚕食而灭亡的命运,就联合起来,
组成合纵阵线以共同抵抗秦国的猛烈进攻,而这一合纵政策的确也起到了阻
止秦国东进的步伐。秦国为了打破山东六国的合纵,也以连横阵线破坏合纵
阵线,并且成功的以远交近攻的政策对与秦相近的韩、魏等国的实力加以频
频削弱。
到战国后期,山东六国以楚、齐、赵三国的力量相对强大一些。但是,
到战国末年,楚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打击下逐渐衰弱下去了,赵国经过与秦
国的长平之战也实力大减,只有齐国的军事力量尚可。此时,强秦意图吞并
山东六国,一统天下的目的已经是十分明显了。秦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在东方
卫国的旧地建立了根据地,用兵的主要方向是韩、魏等国,而韩、魏等国也
忙于应付秦国的蚕食进攻.这就暂时使处在最东边的齐国战事大为减少,国
内维持着相对平和的局面。同时。秦国的远交近攻政策也深深地影响了齐国
。 齐王建元年(前264年),齐襄王死,齐王建即位。齐王建年幼,国家
大事由他的母亲君王后听政。君王后的治国外交政策是:小心谨慎地侍奉秦
国,与各国讲信义,自守其国,不参与列国之间的战争。齐国外交上采取的
这种孤立主义的政策,正是秦国日夜渴求的,促使秦国加紧对山东各国步步
蚕食,势力不断地向东方推进。
齐王建六年,秦进攻赵国的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齐国与楚国计划救
援赵国。秦国得知这一情况后,它的决策者们就分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