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

发布时间: 2010-04-07 07:41:04 作者: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17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040245547
条形码:97870402455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基本原理,自动机械的常用机构,常用检测与控制装置和元件,自动机械的总体设计,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实例等。《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面向大专院校机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既深入阐述了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中带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又重点分析了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中应用广泛的机构和装置。《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不追求面面俱到,在保证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下,内容尽量不与其他课程重叠。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共七章,首先介绍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其次介绍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自动机械的常用机构及自动机械的供料机构;接着介绍了自动机械的控制系统;最后介绍了自动机的总体设计并给出了自动机械设计实例。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适用于大专院校机械类或近机类学生,也适合企业有关工作人员阅读和参考。
编辑推荐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为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自动机械
1.1.1 自动机械的特点
1.1.2 自动机械的结构
1.1.3 自动机械的分类
1.2 自动生产线
1.2.1 自动生产线的特点
1.2.2 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组成
1.2.3 自动生产线的形式
1.3 自动机和自动生产线的发展方向

第2章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基本原理
2.1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生产率分析
2.1.1 自动机械的生产率分析
2.1.2 自动生产线的生产率分析
2.1.3 提高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生产率的途径
2.2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性能指标
2.2.1 精度
2.2.2 刚度
2.2.3 振动与噪声
2.3 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可靠性
2.3.1 设备精度指数
2.3.2 设备机械能力指数与工程能力指数
2.3.3 失效率与有效寿命
2.3.4 可靠性理论及其计算与分配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自动机械的常用机构
3.1 常用机构选用概述
3.2 棘轮机构
3.2.1 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2.2 棘轮机构的种类及结构形式
3.2.3 棘轮机构运动的可靠性条件
3.3 槽轮机构
3.3.1 槽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及特点
3.3.2 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及运动特性分析
3.3.3 槽轮机构的结构设计
3.4 分度凸轮机构
3.4.1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
3.4.2 圆柱分度凸轮机构
3.4.3 弧面凸轮分度机构
3.5 定位机构
3.5.1 定位机构的设计要求
3.5.2 定位机构的原理及形式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自动机械的供料机构
4.1 概述
4.2 卷料供料机构
4.2.1 卷料供送过程
4.2.2 条带料供料机构
4.2.3 线棒料供料机构
4.3 件料供料机构
4.3.1 件料形态分析及定向方法
4.3.2 料仓式供料机构
4.3.3 料斗式供料机构
4.3.4 定量计数机构
4.4 板片料供料机构
4.5 粉粒料供料机构
4.5.1 定容定量的粉粒料供料机构
4.5.2 按重量定量的粉粒料供料机构
4.6 液体物料供料机构
4.6.1 常压灌装机构
4.6.2 等压灌装机构
4.6.3 真空灌装机构
4.6.4 压力灌装机构
4.7 电磁振动供料机构
4.7.1 振动供料机构的分类和组成
4.7.2 电磁振动供料装置的工作原理
4.7.3 电磁振动供料装置的主要参数与设计计算
4.8 送料机械手及机器人
4.8.1 概述
4.8.2 供送料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4.8.3 供送料机械手
4.8.4 供送料及装配机器人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自动机械的控制系统
5.1 控制系统的构成
5.2 控制系统的分类
5.3 机械控制系统
5.3.1 机械控制机构的形式及作用
5.3.2 机械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
5.4 自动机械的调位
5.4.1 卷料输送纵向位置调整机构
5.4.2 卷料横向位置调整机构
5.5 光电检测在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中的应用
5.5.1 光电继电器工作原理
5.5.2 光电检测的应用
5.6 执行机构
5.6.1 执行机构的种类及特点
5.6.2 常见执行元件
5.7 自动机械的机电一体化
5.7.1 机电一体化基础
5.7.2 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及开发的工程路线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自动机的设计
6.1 自动机的设计步骤
6.2 自动机的总体设计
6.3 自动机的循环图设计
6.3.1 自动机执行机构的协调设计
6.3.2 自动机的工作循环
6.3.3 循环图的表示方法
6.3.4 执行机构运动循环图的设计与计算
6.3.5 自动机工作循环图的设计与计算
6.4 自动生产线设计
6.4.1 自动生产线的设计程序
6.4.2 自动生产线的总体设计
6.4.3 自动生产线中工件传送装置的设计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自动机械设计实例
7.1 粒状巧克力糖包装机
7.1.1 原始资料
7.1.2 粒状巧克力糖包装工艺的确定
7.1.3 包装机的总体布局
7.1.4 粒状巧克力糖包装机传动系统
7.1.5 粒状巧克力糖包装机的工作循环图
7.2 笔套弹簧夹装配机设计
7.2.1 装配工艺分析
7.2.2 总体布局
7.2.3 传动系统
7.2.4 工作循环图设计
7.3 陶瓷墙地砖抛光生产线
7.3.1 刮平定厚机
7.3.2 抛光机
7.3.3 磨边倒角机
参考文献
……
序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作为先进制造手段的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越来越多,新技术、新行业、新产品不断涌现。为适应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需要,特编写本书。
本书内容包括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基本原理,自动机械的常用机构,常用检测与控制装置和元件,自动机的总体设计,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实例等。本书具有以下特点:面向大专院校机械、机电专业的学生,既深入阐述了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中带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又重点分析了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中应用广泛的机构和装置。考虑到机械和机电类专业的课程学时数偏紧,本书不追求面面俱到,在保证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下,内容尽量不与其他课程重叠。
全书内容共分七章,首先介绍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组成和特点;然后介绍了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基本原理,包括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生产率分析,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性能指标,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的可靠性;接着介绍自动机械的常用机构,包括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分度凸轮机构和定位机构等;在自动机械的供料机构一章中,介绍了卷料供料机构、件料供料机构、板片料供料机构、粉粒料供料机构、液体物料供料机构和电磁振动供料机构;在自动机械的控制系统一章中,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分类、机械控制系统、执行机构以及自动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最后介绍了自动机的总体设计、循环图设计,并给出了自动机械设计实例。
本书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梁燕飞和谭伟明任主编,深圳大学娄燕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李晋芳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刘天湖博士参加了编写工作。
本书承蒙河南科技大学杨伯原教授在百忙之中审阅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特此表示感谢。
文摘 插图:


1.1.3自动机械的分类
自动机械按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四种类型:
(1)成形机械这类机械以施加力为主,通过模具或其他工具使得在制品成形。更换模具及工艺参数,即可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主要工艺方法有热塑、注塑以及冲压等。
(2)切削机械机器通过刀具完成对在制品的切削加工。机器的工艺动作有供料、上下料、夹紧、切削等。
(3)装配机械这类机械以执行工艺动作为主,通过各种配用工具或机械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将零件装配成部件或产品,装配过程中可能伴有一些简单的成形或加工动作。
(4)包装机械这类机械用来将工件封入袋子或包装材料内,其主要动作为输送与供料、称量、包封、贴标、计数、产品输送等。这类机械从功能和原理上都类似于装配机器。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