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页码:227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151775X
条形码:978780151775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海洋不仅记录着漫长的历史,而且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伴随海洋新世纪前进的足音,我们组织众多的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辑出版了这一大型系列丛书。内容既有海洋军事知识,也有海洋政治、经济知识;既有海洋地理介绍,又有海洋探险、神话和传说方面的趣闻;既介绍了海洋的历史与未来,又展示了世界海军的现状与发展。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对于繁荣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激励广大海军官兵和青少年投身于热爱海洋、建设海洋和保卫海洋的伟大事业中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 曲令泉和郭放是军事理论问题方面的专家,尤其对海军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他们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与海洋》丛书的参编。
媒体推荐 序言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而且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这片广袤的蓝色国土及富饶的矿产资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纵横捭阖的空间。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曾有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历史,但其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严重束缚了中华民族面向海洋的开拓进取精神,特别是明、清两代厉行禁海达400多年,致使中华民族一再错过由海洋文明引发的发展机遇;而此时西方列强却逐渐走上了海洋强国之路。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首次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一次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奇耻大辱。美丽富饶的海洋只有悲哀,只有抽泣……
恩格斯说过,航海事业根本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做胜者,其国力常占做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蹂躏宰割的历史。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权益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强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半个多世纪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深邃致远的眼光关注并身体力行地领导着中国海防力量的建设和海洋事业的发展。人民海军的创建和成长壮大,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战略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中华民族洗雪耻辱、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开辟沿海经济特区、开创大洋和极地考察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利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宏伟抱负。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必将在21世纪富强、民主、文明的光辉进程中,以海洋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人口数量剧增、陆地资源锐减、环境 污染严重,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海洋权益的矛盾和争夺目趋激烈。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世纪的呼唤,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与海洋的联系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
海洋不仅记录着漫长的历史,而且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伴随海洋新世纪前进的足音,我们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辑出版了这部《海洋与军事》大型系列丛书。该丛书包括《中华民族与海洋》、《蓝色冰点》、《海军兵种史话》、《决战大洋》、《海洋世界大观》、《海洋历险》、《海洋文化》、《海军纵横谈》和《21世纪外国海军》等9套32本,内容既
有海洋军事知识,也有海洋政治、经济知识;既有海洋地理介绍,又有海洋探险、神话和传说方面的趣闻;既介绍了海洋的历史与未来,又展示了世界海军的现状与发展。我们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对于繁荣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激励广大海军官兵和青少年投身到热爱海洋、建设海洋和保卫海洋的伟大事业中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敬望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珍爱和指正。
编辑推荐 大千世界,参差不齐。各国社会发展的极大差异,导致了信息社会无法同时降临世界各地。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以更快的速度向我们走来。信息社会呼之欲出,由此引发出了一种反映信息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生产方式的战争形态。要深刻认识这种信息化战争的技术基础,就要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兴起的历史背景进行一番深入研究,本书就是以此为目标宗旨而写的。
目录
时代潮流:信息社会呼之欲出
势不可当:新军事革命大潮
争奇斗妍:发展中的海军舰艇
历史回眸:蛟龙诞生战火中
蛟龙出海:跨海越洋谱新篇
精干顶用:质量建军闯新路
……
文摘 书摘
以海强国——信息社会必须树立的现代意识
海洋既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资源基地,又是一个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多年来,海洋意识强烈的国家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海洋,世界范围内竞相开发海洋的热潮已经形成。许多沿海国家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增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一个有力的战略支撑点。比如,北欧的挪威,面积仅为38.6万平方千米。以前挪威还是一个穷国。60年代初它在发展海洋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石油产业。1984年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49.94%。1997年人均收入达到21000美元,进人世界发达国家前列。相比之下,中国的海洋开发进程与海洋强国有较大的差距。为增强海洋经济在提高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快海洋开发的速度。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海洋开发的现状,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海洋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应保持在15%以上,逐步建成海洋经济强国。
首先,要树立以海强国的现代意识,必须确立海洋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强大的重要支柱的思想。目前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主要是解决中国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的问题。但从更大的视野看,发展海洋经济或称海洋大开发,是解决中国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平衡发展的问题。大力发展以海洋为地域空间范围、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海洋产业为主体的海洋经济,可形成包括海岸带经济区、大陆架、200海里管辖海域经济区和国际海底采矿区为一体的海洋经济区。这一区域的经济腾飞,不仅可解决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急需的战略资源,还可带动陆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新世纪国家经济强盛的重要支柱。
其次,树立以海强国的现代意识,要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确立海洋经济将是中国夺取新世纪经济优势的重要步骤的思想。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世界经济大循环的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发展海洋经济应坚持开放性的原则,不仅要在管辖的海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牢海洋经济的基础,而且应向大洋发展并通过海洋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使国家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之中,全面夺取新世纪的经济优势。
其三,树立以海强国的现代意识,要从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出发,确立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的思想。发展海洋经济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大力开发海洋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