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本土与异域: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回眸

发布时间: 2010-04-08 03:15:56 作者:

 本土与异域: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回眸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210043089
条形码:978721004308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土与异域: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回眸》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写作时间大致为2002年至2009年,是对我国大陆本土学者20世纪以来、或新时期以来、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或新世纪以来、或近五年来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不同方面内容的述要、概括或反思;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写作于2007年至2009年,是对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我国古典诗学研究所作的概括、介绍与述要。书稿取名“本土与异域: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回眸”,便意在相互参照与比较的视域中回顾我国古典诗学研究在不同领域与方面所走过的历程与所开展的工作,以期借鉴吸收,总结反思,更好地推进我国古典诗学研究。
作者简介 胡建次:男,1968年生。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久学文学博士后。现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首批科研学术骨干;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词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美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归趣难求——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宋代诗学观照》(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中国古典诗学专题承传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合作编译《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主要文献目录(1900-2007)》(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参著《唐诗学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术)文摘》复印或摘要,1篇被《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摘要,1篇被《宋代文学研究年鉴》摘要,4篇被《新华文摘》摘目。
编辑推荐 《本土与异域: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回眸》是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上编本土:中国内地学者的中国古典诗学研究/1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述略(至2002年)/2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古典接受诗学研究(至2003年)/11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唐诗学研究述论(至2003年)/18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诗趣范畴研究述评(至2003年)/27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反思述略/37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十大领域成就(至2004年)/45
第七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词学研究的八大领域(至2003年)/57
第八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家族文学研究述要(至2008年)/65
第九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地域诗学研究述要(至2008年)/76
第十章 20世纪中国古典诗话整理与研究述略(至2003年)/90
第十一章 20世纪以来宋代诗话研究述略(至2003年)/97
第十二章 近十五年来中国古典诗论研究的七大领域(至2004年)/104
第十三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词学接受研究述要(至2009年)/113
第十四章 近五年来中国古典接受诗学研究述要(至2008年)/124
第十五章 近五年来宋代诗学整理、研究与普及著作的新收获(至2008年)/138
第十六章 近五年来古典词学整理、研究与普及著作的新收获(至2008年)/144

下编异域:日本学者的中国古典诗学研究/153
第一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至2007年)/154
第二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五大特征/168
第三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诗经学研究的主要论文成就(至2007年)/180
第四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唐前诗学研究的著作成就(至2007年)/195
第五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唐以降诗学研究的著作成就(至2007年)/202
第六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楚辞学研究述要(至2007年)/212
第七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魏晋诗歌研究的主要论文成就(至2007年)/222
第八章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陶渊明研究的主要论文成就(至2007年)/237
第九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南北朝诗歌研究的论文成就(至2007年)/251
第十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文选学研究述要(至2007年)/269
第十一章 战后日本学者元明诗学研究述要(至2007年)/276
第十二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清代诗学研究述要(至2007年)/286
第十三章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论研究述要(至2007年)/296

附录/309
附录一 评张文勋先生《艺苑切磋》/310
附录二 评陈良运先生《焦氏易林诗学阐释》/314
附录三 评张伯伟先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319
附录四 评陈平原先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327
后记/331
……
文摘 值得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家族文学个案研究还涉及对家族文学观念的考察,这一方面论文主要有秦元的《梁代萧氏家族的文学观》(《齐鲁学刊》,1997年第1期)和《(颜氏家训)家族文学观念初探》(《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两文。其《梁代萧氏家族的文学观》一文,着重对萧氏家族的文质观、情感生成说及情性说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揭示出其整体上强调文采,主张情感由外物引发,其情性说受佛教理论启发,重在揭示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活动等观点与特征。其《(颜氏家训>家族文学观念初探》一文则认为:《颜氏家训》对六朝家族文学现象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提出了家族文学应具有擅长的文学样式、成熟的风格,并且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认识到文学的抒情特征及作者的才情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文章还认为,《颜氏家训》强烈反对片面追求家族文学声誉,主张力避对作品的矫饰,它将对作者、作品和家族文学的探讨有机联系了起来,客观上对六朝家族文学的兴衰作出了深入的探讨。
总之,90年代以来的我国古代家族文学研究,在不少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研究的维面在不断拓展与延伸,研究的内容在不断充实与深化。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古代家族文学研究在严格意义上说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所开展研究的理论鼓倡与探讨还很不够,未能出现较多的对家族文学予以理论性探讨的文章,对其研究的理据、路径、内容、方式及相关事项等进行探究;二是所出版与发表成果还很有限,还有很多亟待开垦的角落与细致挖掘的领地。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家族文学在几千年漫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中建构出一个自身极为丰富博大的世界,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家族文学的研究题目确实甚多,应该大有可为。期待着在近一段时期内我国古代家族文学研究能够取得长足的进展。
后记 收录在本书中的33篇文章,并非写作于一时一地。自1996年至2009年,前后延续了十三四年的时间;至于地点,则有昆明、南昌、上海、东京几地。
本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写作时间大致为2002年至2009年,是对我国大陆本土学者20世纪以来、或新时期以来、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或新世纪以来、或近五年来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不同方面内容的述要、概括或反思;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写作于2007年至2009年,是对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我国古典诗学研究所作的概括、介绍与述要。书稿取名“本土与异域: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回眸”,便意在相互参照与比较的视域中回顾我国古典诗学研究在不同领域与方面所走过的历程与所开展的工作,以期借鉴吸收,总结反思,更好地推进我国古典诗学研究。
本书两大部分内容,事先在写作上并无多少统一的考虑与安排,只是尽量围绕“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含中国古典词学研究)”这个学术史研究论题加以展开考察,收录到一起,便成现在这个样子书稿中的大多数篇什在写作上侧重于以介绍与述要为主,重在资料的收集与一般性评说,这一点,在下编“日本学者的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这当然是有少通日文的客观原因的。因此,较细致深入地对中日两国学者在某一领域研究所作工作进行叙说与评论,这方面应该说是做得很不够的,期待方家多多指教与批评。
读书人网 >诗歌词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