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码:19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115210047/9787115210043
条形码:97871152100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8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丛书名:附小女生博客
内容简介 《小孩思考大人别笑》讲述了:魏一宁的《附小女生博客小孩思考大人别笑》,共分3个部分,收录她2007年至2009年的搜狐博客日志36篇,内容基本是议论性文字,反映了她对人生、社会、历史、文学的学习与思考。对于这个文集,只做了简单的编辑,而未进行点评。因为日志本身大都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感怀,而对同一事件、同一作品,读者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需进行单向的引导。我们尽最大努力,保持小作者日志的原汁原味、真情实感。博客是时代的宠儿,对小学生而言更是一个新生事物,班主任黄春雷老师能让当时的五年十一班把博客开发成语文学习的新天地,不能不褒奖他的创意。因此,。我们希望魏一宁的网络日志,能够成为青少年健康网络生活的榜样,给更多的小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借鉴,其意义也许超越文字本身。
作者简介 魏一宁,身份:东北师大二附小六年十一班学生,职务:班级读书委员会主席,爱好:因为我喜爱那些过去的故事,所以喜爱读书和写作;因为喜爱高雅艺术,所以擅长钢琴,因为有创意,所以喜欢烹调,创造独特的美食;因为无所事事,所以喜爱十字锈。
靠谱的理想:当个作家,不靠谱的理想:穿越时空,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到我景仰的人身边。
媒体推荐 《三字经》:“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这里说,要虚心地向勤奋读书、卓有成绩的小朋友学习。
我建设:中小学的同学,他们有家长、老师,以及相关的亲友,不妨抽点时间,把《附小女生博客小孩思考大人别笑》看一看,想一想,参照对比,从中获益。
我还建议:魏一宁小友,所有读本书的小友,在中小学阶段,各门功课,都要学好,更要注意身体健康。
——著名学者、《百家讲坛》名师 阎崇年
一个孩子,她热爱写作,有了自已成型的作品,我们未必将其定义为小作家、小神童,甚至我们也并不一定奢望她走写作之路。但我们坚信,有了这次同时出版两本书的经历,对于魏一宁同学以及小读者,都会重涂人生的底色,增加向上的力量。由是,向魏一宁同学新书付梓表示祝贺,并期待全国的少年儿童都能拥有一个属于他们的金色童年。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 王显才
编辑推荐 《小孩思考大人别笑》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
2007年,我11岁,开始写议论文章,2008年,我12岁,我的思想开始活跃;2009年,我13岁,在寒假,我写大量读书随笔……
目录
开篇:我12岁?
第一部分 我的读书随笔
听声
我眼中的《水浒传》人物——宋江
白玫瑰
女神——读《九歌少司命》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第七崇拜》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一)
《红楼梦》读后感(二)
《红楼梦》读后感(三)
《离骚》读后感
《碧血剑》读后感之阿九
《碧血剑》读后感之何红药
《神雕侠侣》读后感之小龙女
《天龙八部》读后感之阿朱
《江山风雨情》观后感之陈圆圆
我对历史剧的看法
最爱《团扇歌》
息夫人与《大车》
《金陵驿》与《哀江南》
屈原与《橘颂》
《鹿鼎记》读后感之阿九
关于秦贞素的读书笔记
《红楼梦》读后感(四)
《史记?刺客列传》读后感
浅谈金庸书中的反面人物
第二部分 我爱明朝那些事儿
历史的观点问题和真实性
百度贴吧《夏完淳传》读后感
世事洞明皆学问
我看海瑞
和明朝相关的努尔哈赤
我看张居正
《明史?袁崇焕传》疑点浅析
第三部分我看2008
为阎崇年说的公道话
在圆明园兽首拍卖之后
关于是否开发圆明园的一些看法
写在三鹿集团破产之后
结语:依依母校情
妈妈的话
……
序言 2009年3月的一天,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先生转来一袋书稿,嘱托我为这本《附小女生博客小孩思考大人别笑》写序。
这本书的作者只有12岁,名叫魏一宁,是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二附小六年级的学生。李岩先生说这个女孩子“是个小才女,两三年来积累下70余篇随笔,有意成书。热盼您能为她写序,这对她以及她家人与学校师友都将是极大的鼓励!”
我问书名为什么这样长,答日魏一宁有两本书同时出版,这本书为《附小女生博客小孩思考大人别笑》,另一本书是《附小女生日记我们班就是一个江湖》。
我很少为别人的著作写序,就是写,也一定要先学习一遍。
我大略地翻了一下书稿,突出的感觉是:现在的一些小孩简直成“精”了!
我们都是从童年走过来的,作文对很多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直到现在,也还有不少小同学,一上作文课就犯愁,面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提笔苦思,抓耳挠腮,写了改,改了写,不知如何下手。
魏一宁小朋友则不然,作文题目,信手拈来,下笔成章,滔滔不绝。有些文章乍一看不像小孩写的,仔细一看就是小孩写的。
文摘 2007-06-24昕声
“春听乌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这就是《听声》一诗,意境幽雅,如同一首优美的歌曲,由大自然的乐队演奏着。
大自然的声音无限动听。侧耳倾听,你会听见不少悦耳的声音。山泉叮咚,小溪潺潺;风声呼呼,雨声滴答。这是人间最美的音乐,胜过一切人工的声音。
鸟语花香的春天、知了轻鸣的夏天、蟋蟀乱蹦的秋天、雪花纷纷的冬天,你是否细听过?山间松下月中,你倾听过隐士奏琴吹箫吗?瀑布下,风吹松,你是否探索过这么动听的声音?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这些声音早已不存在了,早已失落在无限的轰鸣声中了。当年古朴美丽的山村,如今早已高楼林立。再也没有神秘的地方了,再也没有神秘的声音了。即使我们还想回到大自然中,有一个返璞归真的愿望,可能也不会被大自然所接纳了。
大自然的声音,一点浪漫加上一点天真,还有一点激情,它绝对胜过钢琴、琵琶、古筝或吉他,也一定胜过黑管、长笛、唢呐和笙组成的嘈杂乐队。
无形的乐队演奏无声的曲子,只有细心的人听得出来。大自然动听和谐的旋律,只有天真的人听得出来。
2008-06-14我眼中的《水浒传》人物——宋江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角,他对梁山好汉们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我第一次读《水浒传》时,我就感觉到,是宋江把梁山由草寇聚集的杂牌军发展为纪律严明的军队,也是他毁了梁山.泊的大业。宋江在当押司的时候,就利用职权为晁盖等人通风报信:等他当了梁山泊头领,又一心想招安。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宋江“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他有文采,有组织能力,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由于曾做过小吏,又养成了谨小慎微、善于玩弄权术的习惯。因为他“曾攻经史”,所以一直把“忠义”二字看得很重(尤其是“忠”字)。对他而言,是因为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等一系列变故被逼上梁山的,他并不满足于山寨之主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忠君护国的思想早在他的心里扎根,他太迷信皇帝了,认为接受招安、为国出力才是他的最终目标。
宋江的思想局限性很强,他的局限性又不同于其他梁山好汉。例如李逵,他说要让宋江当皇帝的那段话,其实是一种一拼到底的精神,虽然有“皇帝轮流做”的思想,但也正可以看出他的勇猛。而宋江不是这样,他即使被迫落草,还对朝廷抱有严重的幻想,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词中看出来——“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