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040164507
条形码:97870401645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有机化学学习指南》在把握从固体物理学到凝聚态物理学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为凝聚态物理学建立了一个逻辑上合理明晰的概念体系,并对学科涵盖的丰富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全书除一章综览外,包括八编,将分两卷出版。上卷以综览开头,接下来是前四编。第一编凝聚物质的结构,论述晶态物质的结构对称性和构筑原理,并延伸至晶体之外,涉及到合金、玻璃、液晶和聚合物等,以及非均质物质;第二编各种物质结构中波的行为,从论述周期结构中波的传播出发,分别加上准周期性、表面和杂质,以及无序带来的影响,特别强调了不同结构和条件下电子的动力学和输运性质;第三编键、能带及其它,围绕电子结构这一重要主题,分别论述了在不同场合下键和能带途径的有效性,以及在处理强关联电子系统时的局限性,也指出了可能的改进方案,进而对纳米结构的电子性质进行了论述;第四编相变和有序相,首先利用唯象的Landau理论,突出对称性破缺这一核心概念,为各种不同的相变类型建立了统一的理论框架,进而分别论述了结构相变、磁有序相变和超导超流相变,兼顾到宏观和微观的描述,最后考察了与更广义的遍历性破缺有关的相变。
编辑推荐 《有机化学学习指南》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第三章 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
第四章 二烯烃共轭体系共振论
第五章 芳烃芳香性
第六章 立体化学
第七章 卤代烃相转移催化反应邻基效应
第八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第九章 醇和酚
第十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
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
第十二章 羧酸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四章 β-二羰基化合物
第十五章 有机含氯化合物
第十六章 有机含硫、含磷和含硅化合物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八章 类脂类
第十九章 碳水化合物
第二十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
序言 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鸿宾主编《有机化学》(第四版)的配套参考书。本书的系统、章节安排、插题和习题均与《有机化学》(第四版)相同。内容包括:每章的重点和难点,例题,插题、习题和参考答案,小结。全书例题基本上囊括了有机化学习题中的各种类型,侧重于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说明;插题和习题的参考答案根据题目的要求有简答或详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类和应用化学类各专业以及材料类有关专业有机化学的辅助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参考资料。本书前言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一类)《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的组成部分。け臼榈谋嘈词俏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内容。本书共20章,章节编排的顺序与《有机化学》(第四版)相同。每章内容包括重点和难点、例题、插题和参考答案、习题和参考答案、小结等五部分。其中例题是根据各章的内容选择几个不同类型的题进行解答,侧重于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训练,以便提高初学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所列例题基本上包括了有机化学习题中的各种题型。插题和习题除极少数较易者外,均给出答案和/或必要的解释,希望能对初学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所帮助。小结主要结合各章内容对化学性质和/或理论问题进行总结,有的还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以期帮助读者对问题有一较全面的了解。
本书由高鸿宾、齐欣主编。参加编写的同志有:高鸿宾(第一至七章、第九章、第十五章、第十八至二十章),齐欣(第十至十四章),张文勤(第八章和第十七章),余志芳(第十六章)。最后由主编统稿和定稿。
本书承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邢肇基副教授、吴边鹏副教授和许建华副教授审阅,提出许多宝贵意见,高等教育出版社理科分社岳延陆编审对本书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特致以诚挚的谢意。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兄弟院校的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4)烷烃卤化反应的实用价值用于制备卤代烷。由于氯化通常得到混合物,而溴化则能得到较高产率和较纯的溴代烷,因此实验室中可用来制备溴代烷。但工业上烷烃的氯化是重要的。氯代烷的混合物作为溶剂等,比单一纯品便宜得多;氯化石蜡可用于电缆等中,以及在人造革和塑料制品等中用作阻燃剂;氯代十二烷是合成洗涤剂的原料之一等。由于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可以转变为其他原子或基团,因此烷烃和其他烃的卤化具有重要价值。
2.5.5 烷烃和环烷烃的构象
概括地讲,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价原子的分子,依靠键旋转所能达到的各种几何形状称为构象。分子的构象表达式称为构象式。构象式一般用透视式和Newman投影式表示。在一个分子的无穷构象中,将能量最低(或较低)和最高(或较高)的构象称为极限构象。如丁烷有六个极限构象(见教材),它们互为构象异构体。其中能量最低的构象称为优势构象。
环己烷分子的极限构象是椅型和船型构象,其中椅型构象是能量最低的构象。对于一取代环己烷分子,一般是取代基处于平伏键(e键)的构象最稳定。对于多取代环己烷分子,通常是取代基(尤其是较大的取代基)处于e键的越多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