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

发布时间: 2010-04-08 04:23:50 作者:

 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页码:29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
ISBN:7501226946
条形码:97875012269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国际问题文丛

内容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全球公共资源管理的典型案例,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环境、科技、法律等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而建立的国际气候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进程中。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气候制度,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本书从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广阔视角,紧密跟踪国际气候谈判的发展态势,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际气候制度形成与演化进程中的公平与效率、后京都国际制度构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时,鉴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及面临的强大国际压力,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重点分析了中国在承诺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机遇与潜力、责任与战略选择,对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国内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陈迎,女,1969年4月生于北京。1987年至1997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学习,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综合专题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经济学、国际环境制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政策等。主要著作包括:与潘家华、庄贵阳合著《减缓气修变化的经济分析》(气象出版社,2003年),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完成研究报告10余篇。
编辑推荐   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全球公共资源管理的典型案例,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环境、科技、法律等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而建立的国际气候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进程中。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气候制度,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本书从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广阔视角,紧密跟踪国际气候谈判的发展态势,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际气候制度形成与演化进程中的公平与效率、后京都国际制度构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时,鉴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及面临的强大国际压力,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重点分析了中国在承诺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机遇与潜力、责任与战略选择,对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国内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制度构架
一、国际环境制度形成的条件分析
二、国际环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国际环境制度形成的制约因素
四、国际环境制度的效果分析
第二章 国际气候公约的表成与演化进程
……
读书人网 >科学与自然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