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09702917/9787509702918
条形码:97875097029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GUIDE TO THE WORLD STATES
内容简介 马耳他是世界上“袖珍国”之一,位于地中海中部。其悠久的历史,旖旎的风光,神奇的古代遗址和历史建筑,迷人的人文景观,海运的中转站,发达的旅游业,繁荣的修船和造船业,精美的手工艺品,以及平衡发展的经济、和谐安逸的社会环境,使马耳他成为蔚蓝色海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简介 蔡雅洁女,1976年生,山西省太原市人。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论文有:《亚欧会议的未来》(部分译稿)7000字(2003)、《对合同法286条的思考》(2004)、《结合(欧盟破产程序规则)谈我国跨国破产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2003)、《婚姻法中的几点问题》(2000)、《宣告死亡制度研究》(2004)等。
吴国庆,1934年9月生,1958年毕业于外交学院法语专业。1958~1962年在中国驻柬埔寨使馆工作,1962~1978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197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从事欧洲和法国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
个人现有专著6部,即《法国政府机构与公务员制度》、《战后法国政治史(1945~1988)》、《法国政治制度研究》、《法国》、((战后法国政治史(1945~2002)》、《法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等
目录
序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三 地质和地形
四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产
二 可再生能源资源
三 植被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和民族
二 语言文字
三 宗教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一 民俗
二 主要节日
第二章 历 史
第一节 上古简史
一 史前时期(公元前1000年以前)
二 腓尼基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218年)
三 罗马人统治下的马耳他(公元前218年~公元5世纪)
第二节 中世纪初期和中期简史
一 中世纪初期(公元5~10世纪)
二 中世纪中期(公元10~15世纪)
第三节 中世纪晚期简史
一 圣约翰骑士团的征服(1530~1565年)
二 马耳他之围(1565年)
三 圣约翰骑士团的统治(1565~1792年)
四 圣约翰骑士团的衰落(1792~1798年)
第四节 英国殖民地中的马耳他
一 英国的占领(1800~1815年)
二 英国的统治(1815—1940年)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马耳他(1939—1945年)
第五节 走向独立与共和
一 民族自治(1945~1963年)
二 走向独立(1963~1964年)
三 走向共和(1964~1974年)
第六节 马耳他共和国简史
一 工党执政时期(1974-1987年)
二 国民党执政时期(1987-1996年)
三 工党第二次执政时期(1996-1998年)
四 国民党第二次执政时期(1998年~ )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节 宪法、国体和政体的演变
一 英国统治初期的宪法、国体和政体
二 走向自治的宪法、国体和政体
三 走向独立的宪法、国体和政体
四 共和国宪法、国体和政体
第二节 行政
一 总统
二 总理和中央政府
三 内阁的职能部门
四 国家统计局
五 就业委员会和审计长
六 地方政府
七 文官
第三节 立法
一 议会的组成
二 议会的选举
三 议会的组织
四 议会的职能
五 议会的议事规则和程序
第四节 司法
一 法律体系
二 司法机构
第五节 政党与社会团体
一 政党
二 主要社会团体
第六节 重要人物
一 总督
二 历任总统
三 历任总理
四 历任议会议长
五 重要政治人物简介
第四章 经 济
第一节 概述
一 经济发展简史
二 经济现状和发展水平
三 加入欧盟后经济领域的利弊
四 与经济有关的机构和组织
第二节 农、牧、渔和水果业
一 概况
二 农业
三 畜牧业和渔业
四 水果业和酿酒业
五 农产品进出口
六 加入欧盟对农产品的影响
第三节 工业
一 概况
二 加工制造业
三 造船和修船业
四 IT产业
五 纺织业
六 建筑业
七 家具制造业
八 采石业和能源
第四节 旅游业
一 概况
二 旅游业发展的原因
三 风景名胜
第五节 手工业
一 概况
二 手工艺市场的培育
三 手工业主要门类
第六节 交通运输
一 海上运输业
二 航空运输业
三 公路运输业
第七节 商业与服务业
一 概况
二 商业
三 邮电和通讯业
四 旅馆和餐饮业
第八节 财政与金融
一 财政
二 金融
第九节 税收制度
一 概况
二 税收制度
三 税收优惠政策
四 避免双重征税的条约
第十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 概况
二 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三 相关机构
四 马耳他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
第五章 社会与国民生活
第一节 就业、失业和非就业人口结构
一 就业结构
二 失业结构
三 非就业人口结构
第二节 城市的保护
一 当代城市保护制度的建立
二 城市保护的管理体制
三 城市保护——对历史文物的鉴定和分类
四 城市保护的法规、政策、策略和措施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社会保障
一 当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 当代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三 当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四 当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问题
第四节 国民生活
一 收入
二 消费和价格
三 住房
四 生活方式
五 在国际排名中居最幸福国家的首位
第六章 教育、科技、文艺、新闻出版、卫生和体育
第一节 教育
一 概况
二 教育体系
三 主要高等院校
第二节 科学技术
一 概况
二 科研政策
三 主要科技机构
第三节 文化艺术
一 建筑艺术
二 文学与音乐
三 绘画与雕刻
四 电影1
五 文化设施和机构
第四节 新闻出版
一 报纸和杂志
二 广播和电视
三 主管新闻的机构
第五节 卫生和体育
一 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
二 体育
第七章 外交与防务
第一节 外交方针和政策
一 外交方针和目标
二 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政策
三 参加的国际组织
第二节 与西欧和东欧的关系
一 与欧盟的关系
二 与一些西欧国家的关系
三 与一些东欧国家的关系
第三节 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 与突尼斯的关系
二 与利比亚的关系
三 与土耳其的关系
第四节 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
一 与美国的关系
二 与俄罗斯的关系
第五节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一 与澳大利亚的关系
二 与印度的关系
三 与日本的关系
四 与乌克兰的关系
第六节 防务
一 建军史
二 防务政策
三 防务体制
四 对外军事关系
第八章 马耳他与中国的关系
第一节 马耳他与中国建交
一 马耳他对华的方针
二 马耳他与中国建交
三 马耳他总理首次访华
第二节 马耳他与中国的政治关系
一 马耳他与中国的政治交往
二 马耳他和中国的主要双边协定、协议和换文
第三节 马耳他与中国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
一 马中双边贸易关系
二 马耳他与中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三 中国一马耳他经贸混合委员会
第四节 马耳他与中国的文化、教育、中医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一 马耳他与中国的文化教育合作
二 马耳他与中国在中医等领域的合作
三 马耳他与中国的军事交流
附 录 马耳他各地方市政委员会的标志
主要参考文献
一 中文参考文献
二 外文参考文献
三 参考网站
……
序言 马耳他群岛是意大利西西里岛至北非山脉这一线地质结构露出海面的部分,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所叙述的俄底修斯被女神卡鲁普索拘禁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由于马耳他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军事和经济战略价值,使得这个小小的岛国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者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曾将此地作为中继站。马耳他直到1964年才获得独立,不久成为共和国。自此以后,马耳他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21世纪初先后加入欧洲联盟和欧元区,进一步向欧洲和世界开放,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
马耳他国家虽小,但是“小小麻雀,五脏俱全”;不仅“五脏俱全”,而且其内涵还十分丰富和多采。因此,本书共安排八章,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对马耳他国土与人民、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与国民生活、教育与文化、外交与防务等加以全面而客观地介绍和分析,力图给予读者一个完整的脉络和图像。
自独立后,马耳他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在政治上,马耳他从君主立宪制走向共和制,实行民主政治,议会民主,给予人民充分的权利、民主和自由,并在国家大法上进行保障。在经济上,改变殖民地经济的畸形状况,推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使马耳他的经济与欧洲联盟接轨,并使马耳他经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
众所周知,在马耳他历史上,圣约翰骑士团统治对马耳他民族性格造成深刻的影响,英国殖民主义长时间的统治对马耳他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无不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尽管如此,马耳他在现代化进程中有意识地在保留、培育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例如,在“国土与人民”章中,马耳他奇特而有趣的自然风貌和神奇的人文景观,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在政治上,马耳他从自治走向独立,从独立走向共和;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选举按照比例代表制原则、以单名可转让选票方式在各选区同时进行;行政机构精干,公职人员精简,中央与地方层次少和联系密切。在经济上,马耳他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逐步从殖民地经济过渡到具有本国和本民族特色的、并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马耳他对城镇、环境及其文物进行严格的保护,实行完备的和良好的社会福利,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而基本上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家庭和婚姻的和谐。马耳他在这方面,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自马耳他与中国建交以来,两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往来频繁,成为小国与大国关系的典范,所以笔者专门设置第八章,论述马耳他与中国的关系。
马耳他作为“袖珍国”显示了它的优势,在调查和统计方面可以做到十分细致、周到和精确,可以落实到每个人头、家庭以及社会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因此,马耳他统计局定期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将综合的数据向国际社会公开发表。笔者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马耳他统计局和其他部门的调查和统计数据。此外,笔者也参考和使用了国内外关于马耳他的文章和资料,在这里特别表示谢意。
本书由蔡雅洁收集资料、提供初稿,吴国庆对其审核,并做了修改、补充和定稿工作,为本书的完成付出了辛勤劳动。
本书的完成,曾蒙多方人士协助,其中,蔡衡、王旭东、蔡玉洁等同志协助写作部分章节初稿,还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赵慧芝同志,对她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呕心沥血的审阅,表示由衷的敬意。
文摘 6.科米诺岛
科米诺这个几乎荒芜的岛屿是个独一无二的小岛,岛上没有 车辆,仅有几条小路。早春时节花团锦簇,17世纪嘹望台的遗 迹,像守护神般地给昔日隐士们的历史和被流放的避难所投下充 满浪漫色彩的影子。这座小岛曾经是海盗出没的地方,今天已经 成为太阳崇拜者和水上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他们来到这里寻求祥 和、宁静以及欣赏科米诺岛著名的蓝泻湖(Blue Lagoon)。如果 说马耳他岛是繁忙之岛,戈佐岛是寂静之岛,那么科米诺岛就是 一片世外桃源,在这里闲散和运动是生活中唯一固定的项目。这 个岛屿太渺小了,以至于被世界的进步遗忘了。正因为如此,它 才得以保持其原始本色:色彩斑斓的海岸线以及点缀其中的两小 片沙滩环绕着寸草不生、岩石密布的荒原。岛上随处可见漂亮的 山凹、小溪、石林和岩石隧道,当然还有壮丽的蓝泻湖。环岛的 一片水域色彩夺目:靛青和深蓝色的海水--沙滩海湾中的一片 蓝色,融人了位于科米诺岛和科米诺托岛之间的蓝泻湖的水域 中。这里是地中海最美丽的地方。似乎是为了锦上添花,这里甚 至还有海豚嬉戏在群岛之间。
在古代,有人曾将这座岛称为科斯拉,而科米诺是其一直沿 用的名字,它来自于曾经在岛上大量生长的香料植物孜然芹。如 今,孜然芹仍生长在遍布全岛的灌木丛中,而点缀小岛的却是一种 粉红色或紫红色花朵有芬芳气息的名为百里香的植物。在春天,成 群的蜜蜂便会用它的花粉,酿造出也许是该地区品质最佳的蜂蜜。
三 地质和地形
构成马耳他各岛的岩层结构犹如一个夹心面包,地层的 盖层和底层都是坚硬的石灰岩,夹于两层中间的是较 松软的岩石。自上而下,其地层顺序为:上层珊瑚石灰岩、绿 沙、青土、抱球虫石灰岩、下层珊瑚石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