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122041344/9787122041340
条形码:97871220413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编畜禽饲料配方600例丛书
内容简介 《新编母猪饲料配方600例》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介绍了母猪饲料配制的基本知识,母猪常用的饲料原料,母猪饲料的配制技术,后备期母猪饲料配制及配方实例,妊娠期母猪饲料配制及配方实例,哺乳期母猪饲料配制及配方实例,空怀期母猪饲料配制及配方实例。全书共列举实用配方600余例,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备,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对指导发展养猪业,帮助从业人员致富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新编母猪饲料配方600例》是各种规模养猪场的饲料配方技术人员、饲料企业技术人员、专业养猪户的良好工具书,同时也可作为相关院校饲料、畜牧养殖、动物营养等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母猪饲料配制的基本知识1
第一节概述1
一、饲料的概念1
二、饲料的分类1
第二节母猪的饲料营养基础5
一、动物植物的化学组成6
二、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特点8
三、猪的碳水化合物营养特点14
四、猪的脂类营养和能量16
五、猪的矿物质营养19
六、猪的维生素营养24
第三节母猪常用饲料原料及其应用27
一、粗饲料27
二、青绿饲料28
三、青贮饲料29
四、能量饲料29
五、蛋白质饲料33
六、矿物质饲料(无机盐、微量元素)40
七、维生素饲料41
八、饲料添加剂42
第四节饲料成分、营养价值及其用量范围45
一、猪常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45
二、影响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45
三、常用原料建议用量范围54
第五节饲料配制技术55
一、母猪的营养需要55
二、饲养标准58
三、饲料配制60
第二章后备期母猪的饲料配制及配方实例65
第一节后备期母猪的生理特点与饲养要点65
第二节后备期母猪营养标准66
第三节后备期母猪饲料配方(1~199)67
第三章妊娠期母猪的饲料配制及配方实例96
第一节妊娠期母猪的生理特点与饲养要点96
第二节妊娠期母猪营养标准98
第三节妊娠期母猪饲料配方(1~202)99
第四章哺乳期母猪的饲料配制及配方实例127
第一节哺乳期母猪的生理特点与饲养要点127
第二节哺乳期母猪营养标准128
第三节哺乳期母猪饲料配方(1~207)129
第五章空怀期母猪的饲料配制及配方实例158
第一节空怀期母猪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饲养要点158
第二节空怀期母猪饲料配方(1~45)161
附录168
附录1饲料标签168
附录2饲料卫生标准173
附录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178
附录4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187
参考文献195
……
序言 在现代家畜养殖生产中,饲料的配制与供给具有重要的作用,60%以上的动物养殖成本来自饲料。家畜的生产性能(如体增重、产奶、产蛋、产毛)均与饲料和营养有直接的关系;同时这些畜产品的质量也都取决于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在生产实际中,饲料生产企业的核心技术就是饲料配方,大型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很多情况下是在研发新的饲料配方和生产技术,因为优质的饲料配方可以给动物生产带来巨大的效益,可以给用户带来利益。优质的饲料配方犹如老中医开出的一副中药组方,可以带来实际的收效。饲料配方的实质是,首先要考虑某种动物所处的不同生理阶段,针对这个生理阶段如何满足本阶段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粗蛋白、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诸多营养素,同时也必须考虑如何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减少成本,尽可能降低费用。多年前,一个配方的商业价值可以达到几十万元,一个非专业人士可以借助几个配方建起一个饲料加工厂。随着科学的发展,饲料配方的神秘面纱正在被当代动物营养学家层层解开,推动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效率的提高。《新编畜禽饲料配方600例丛书》分为8个分册,分别详细介绍了奶牛、肉牛、肉羊、仔猪、母猪、蛋鸡、肉鸡、鸭鹅等畜禽的营养需要特点和饲料配制技术,并在每个分册中列举了600余个实效饲料配方。这些饲料配方有的具有“照方抓药”的功用,用户可以按照推荐配方自行配制饲料;有些配方具有参照和借鉴的价值,用户可以根据丛书中提供的配方作为参照和模板,在生产中进行调整,就可以配制出具有本地特点的畜禽饲料配方。本套丛书从一开始构思、策划到编写和审定,就得到了不同单位和从事科研与教学一线的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并由化学工业出版社鼎力支持出版。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将对我国的养殖业和饲料加工企业具有推动技术更新、提高生产效益的作用。
文摘 (一)维持需要
1.维持需要的概念和意义
家畜对摄入营养物质的支配有其先后次序,繁殖后代优于维持生命,维持生命优于生长发育。维持营养需要包括维持体温恒定、维持呼吸、循环、消化及内分泌的正常活动,保持机体组织在不断更替情况下的代谢平衡和毛、发、蹄甲、表皮的生长以及进行有限的非生产活动。对于动物,只有在最低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剩余营养才能用于生产。
了解维持需要及其变异规律,有助于制定猪的饲养标准(营养需要)。因为在维持需要的基础上,确定生产需要的营养参数,是制定猪饲养标准的基本技术资料。其次,了解维持需要量占总需要量的比例,尽量减少甩于维持需要的比例,对正确地组织养猪生产,进行经济核算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一般来说,用于维持的需要量越大,生产力越低,饲料利用率也就越低。四川农业大学饲养教研室用体重42千克内江猪试验,以近于维持需要的日粮对猪进行饲喂试验,每天仅增重20克,每增重1千克需配合饲料40千克;而以大于维持需要近3倍的优质饲料对猪进行饲喂,则每天增重920克,每增重1千克仅需要配合饲料3.26千克。猪的维持需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也有一定的变化范围。一般而言,猪维持营养的能量消耗量,约占总需要量的29%。
2.维持的能量需要
猪处于维持状态时,能量主要用于维持体温、呼吸、循环、内分泌活动以及肌肉收缩等。在这种情况下,体组织没有增加或减少,所消耗的能量完全变成体热消失。
(1)以基础代谢为基础估计维持的能量需要 基础代谢是指一个安静的、不生产的饥饿动物,消化道内容物处于吸收后状态的代谢产热量。也就是动物在理想条件下,维持生命有机体最重要的生理过程(如循环、呼吸、内分泌等)所必需的物质或能量代谢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