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纽约投城

发布时间: 2010-04-09 04:11:34 作者:

 纽约投城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2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308065197/9787308065191
条形码:97873080651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时代联合

内容简介 《纽约投城》讲述了:年少无知的时候,往往耐不住沉闷,往往动身去寻找一些传奇、悲哀。就这样去了纽约,从孤立无援学起,半年的光景也不觉是半点耽误。见了不少事情,到底知道生活不过是平凡、无名和琐碎,可歌可泣的事也断断不会落在我这般凡人头顶,要立功显名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我的笔友写过那辽阔无边大地的冷漠,在骄阳底,那迎面袭来的热气夹杂着无数金发的女子,一律叫玛利亚的女子,让他干旱的灵魂吸啜她们的养分!滋润着……欲望梗在喉问像一颗樱桃核,喝一口开水就冲了下去。
从前人马颠覆,那一场仗,香港还有倾城之恋,地老天荒,现在付诸流水,人们开始四窜到别的城市,新不如旧。
我认识一个巴黎的中国女子。一个女子在陌生的城市谋生有多种方法,有一种叫au pair的职业,供食供住。她吃饱之余大喊;“城市失火了!”城市不断为自己失火,像儿时在消防车旁围观,有人滚滚落泪,有人逃生,从一个城市逃到另一个城市。我明白了——城市叫我们结聚,又叫我们分离
作者简介 李志超,作家,电影导演。摄影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毕业自荚国皇家艺术学院。
电影作品《心猿意马》《妖夜回廊》
随笔、小说《爱死铁塔》《纯栖时代》《等待飓风》《心之暗格》《暗中杀人》《妖夜回廊》《心猿意马》《放火烧城》《灵欲快车》《暗夜机密》《男人标本》《少年邪》《成长的荒谬》《巴黎私生活》《燃烧欲望地图》
媒体推荐 李志超的文字令我想起七十年代的欧陆电影,八十年代的艾曼妞,九十年的心猿意马,不一样的酒店、街角、的士、码头,都一样的寻欢,另一种乱世桃花逐水流。
  ——王家卫
李志超的作品同村上春树一类,形象似一座很欧洲的人像雕塑。
  ——林 夕
目录
四十二街
迫虎跳墙
唐人街寻觅
搬屋有难
房子落空
展开搏杀
搬进东村
东村奇情
奥连情怀
字母城的约会
难忘下雪
万圣节
疯狂万圣节
购物过冬
感恩节聚餐
摄影窍门
祸不单行
演了一场戏
零下十二度
小意大利情调
Freak的夫妇
打蚊记
欢宴张家
雪中再遇
投考大学
华盛顿广场
处女参展
Reggio咖啡馆
生命情调的抉择
拜访偶像
和偶像对话
血的祭礼
书的欲望
一夜疯狂
迪斯科之夜
地铁站协奏曲
上摩天楼去
三人火锅
电影恶作剧
落难异乡
Lafeyette
Evergon情欲篇
一件艺术品的诞生
恶食睑相
Two Boots的恋人
闲坐待业
安身剪片间
冬日随想曲
平安夜宴
今夜荒废
圣诞异梦
夜访销金窝
夜间行动
急行夜车
北上哈佛
冰点驿站
无尽的夜
各路英雄
奇迹时候
造大攻势
哈佛晚宴
疯狂真人表演
占美的故事
火烧家园
书店因缘
安东尼和大卫
老鼠交响曲
学做东道
身经百战
伤心小雨
寄情伏特加
心理变奏
疯狂招式
惜别派对
往机场去
勇闯伦敦
欲望止于城市
上摩天楼去
跋:重投纽约
Papa is a Rolling Stone
……
序言 多年之前,与很多迷恋当代艺术的人一样,李志超去纽约。一抵达纽约,密集的日常生活就将他包围,从无处叩门到展览自己作品、找零工、缴租、做剧务、生病、他乡遇故知等等。每一件具体的事接踵而至,同时东村的种种瑰异的艺术活动也让过去偏居一隅的他大开眼界。
纽约是他朝自己的理想迈出家门的第一站,也是他承担起那随自由而来的责任并发现自我的地方。这种经历每个人或迟或早都会体验到,他的不同在于直言了成长期间的窘迫、无助.让人不禁理解缘何那么多怀抱理想的青年逐步融人种种境遇,人世太深却遗忘了原初对世界的设想。
文摘 在美国一连串的际遇,回想起来都觉得十分可笑,先是寄居在一个毫不认识的人的家里,在唐人街胡乱找来一份工作,不是洗碗洗碟也不觉可耻。可以用上写字楼一切物件,兼打电话,在纽约打一次电话是港币八角,我人地生疏,靠一个电话接收消息。初搬进新居,还没有装电话,直到电影接近尾声,害了一场病,那时已申请了电话,还未接通,在床上辗转呻吟,某个星期天,零下十度,窗外飞雪,室内也寒气迫人,那时心里想: “死了也没有人知!”有了电话之后,可以与香港家人问候,叫母亲寄来西药,历时三个星期才病愈。
于是在l0月底我就搬进东村之新居,为了省钱,我每天逐小件行李迁移办公室,到了最后寄居的星期六早晨,我一早起来清洗一切衣服,把最后最大件的行李拖到地铁站,留下一小字条给屋主:“多谢房间,后会有期.”我见他还在睡梦中,便溜之大吉,可能他已醒了,但免得大家面面相觑,这种人一回香港便大吹大擂,告诉人家在纽约有多大能力,谁知去到,不外是地头虫。所以学成而归,不妨大声疾呼,因为香港人见识浅陋,万事信以为真,而另一位认识之娱乐圈混混,大概也自身难保,死撑,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外头风光,内里已腐朽,他说他才刚戒掉cocaine,在香港时却隐瞒住。刚巧那几天金融大风暴,华尔街股市崩覆,个个见底。
也好,我摆明是穷,入住的地方也穷,最穷是东下区(Lower East Side),是犹太移居和穷人聚居之地,在唐人街东北,走路约十分钟,再北上便是东村(East Village)。治安不好,但胜在够野性,许多小酒吧、小店铺二十四小时营业,有一段时间迪斯科林立,画廊如雨后春笋,有一万名艺术家做你左邻右里。我住的房子,是在五街中段全黑的一幢,住全黑的房子,多有型!向右走是第二大道,小食店林立,夜晚热闹非常,北上第八街是圣马可(St.Mark)区,夜之精华所在,黑人在地上摆卖偷回来的书和物件,圣马可书局开至晚上十一时。有时候我晚上去Ray s Piazza买个热饼充饥,又有St.Mark s Place Theatre小戏院专放50年代的电影,我家左转是Cooper Union宏伟的设计教育机构,凡
进内就读都是由奖学金负担一切。对面是纽约大学进修部,背着的是剧场重镇Public Theatre,梅丽斯特里普(MerylStreep)、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0)也在这里出身的,正在上演莎士比亚剧本。再过去便是百老汇大道的一切奢侈品店,以我家做圆心,十五分钟以内是前卫文化精华。
星期六下午我在办公室开始发愁,因为雇不起出租车
……
读书人网 >旅游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