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9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305043524/9787305043529
条形码:9787305043529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选二百余人作为传主,通过对每个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 朱庆葆 1963年生,1982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1992年毕业留校任教。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南京大学党委研究室主任、南京大学战略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江苏省太平天国史学会会长等职。已先后在中国近现代史、高等教育管理等领域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著作10余种。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江苏省优秀社科成果奖等。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并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选二百余人作为传主,通过对每个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邹容评传
第一章 少年时代的邹容
第一节 反叛科举的少年
第二节 醉心新学
第三节 反叛与追求
……
文摘 书摘
从1902年11月到1903年夏天《苏报》案的发生,中国教育会在与会同志
的努力下进入了它最有影响的时期。而兴盛的契机是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
学退学事件。事件起因于一位教师的座位上被摆放了一只空墨水瓶,南洋公
学校方认为这是学生侮辱老师不学无术,并以此为理由将一名学生开除。对
此,全班同学奋起力争,并宣布退学以示抗议。全校学生也对之表示支持,
并要求校方收回成命,但是终未成功。于是在11月16号,学校全体学生齐集
操场,三呼“祖国万岁”,整队退学离校。此后,中国教育会应退学生公请
,决定组建爱国学社以收纳退学生,由教育会认助开办费用以及大部分的月
费开支,并由教育会会员为之义务担任教员。11月20日,爱国学社成立,共
推蔡元培为总理,以吴稚晖为学监。
爱国学社的成立引起了海内外学、绅、商界的极大关注。在成立之初,
人们就对它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仿佛这个学堂可以造就出来许多拿破仑、
加富儿、马志尼、加里波的、西乡隆盛的一般人才来。他们顽固的官场又道
这个学堂希奇的很,他们办下去,必定会造就出来许多造反的家伙,仿佛有
许多宋江、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孙文、康有为一般人才。”应该说,
爱国学社的成立本身就是新风潮滋长的结果,而它反过来又极大推动了上海
地区新风潮的发展。学社全体学生均加入了中国教育会。在蔡元培等人的引
导下,“校内师生高谈革命,放言无忌”。教育会又与当时的《苏报》进行
联合,由章太炎、吴稚晖等七人轮流为《苏报》撰稿,鼓吹学潮,传播新知
。中国教育会还创办有印刷社,从事各种西方著述与反清革命书籍的编译出
版,并在张园等处大开演讲会,鼓吹革命。在中国教育会的领导下,上海成
为当时国内新式群体汇集的中心。也因为其间激进分子的宣传,使得革命排
满的主张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邹容回到上海。他与张继前往爱国学社找到吴稚晖
,被安排在爱国学社住下,并一同参加爱国学社的活动。不久,他又加入了
中国教育会。从这一刻起,邹容便与上海最具有活力的群体结合在一起,被
推向了时代风潮的浪尖。
P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