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

发布时间: 2010-04-09 07:05:33 作者: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1272862/9787111272861
条形码:9787111272861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以Intel 8086/8088 CPU的指令为主,以实模式下80x86指令为辅,较系统地介绍了汇编语言的基本理论和程序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80x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的程序框架及常用的伪指令和操作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高级汇编技术,利用汇编语言完成的I/0程序设计技术,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编程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方法。各章内容重点突出、结构清晰、简洁易懂,并附有一定数量的以考题形式为主的习题。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的参考教材。
编辑推荐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汇编语言
1.1.1 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
1.1.2 高级语言
1.1.3 汇编语言的特点
1.1.4 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比较
1.2 进位记数制及转换方法
1.2.1 常用的进位记数制
1.2.2 数制转换
1.3 计算机中的数据组织
1.3.1 数据组织方式
1.3.2 数的表示方法
1.3.3 字符的表示方法
1.4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4.1 算术运算
1.4.2 逻辑运算
1.5 习题

第2章 80x86计算机组织结构
2.1 80x8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1.1 中央处理器
2.1.2 总线结构
2.1.3 存储器
2.1.4 外围设备
2.2 80x86 cPu的寄存器
2.2.1 通用寄存器
2.2.2 控制寄存器
2.2.3 段寄存器
2.3 内存组织结构
2.3.1 内存的地址与字节、字的存放
2.3.2 堆栈
2.4 80x86 CPU的工作模式
2.4.1 实模式
2.4.2 保护模式
2.5 存储器管理机制
2.5.1 分段管理机制
2.5.2 分页管理机制
2.6 习题

第3章 80x86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
3.1 指令格式
3.1.1 指令的书写格式
3.1.2 提供操作数的方式
3.2 寻址方式
3.2.1 与数据有关的寻址方式
3.2.2 32位CPU的寻址方式
3.2.3 与转移地址有关的寻址方式
3.3 指令系统
3.3.1 数据传送指令
3.3.2 算术运算指令
3.4 习题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结构
4.1 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
4.1.1 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框架
4.1.2 汇编语言程序的指令格式
4.2 汇编语言的数据
4.2.1 常量
4.2.2 变量
4.2.3 标号
4.2.4 变量定义时用到的操作符和表达式
4.3 运算符与表达式
4.3.1 算术运算符
4.3.2 逻辑运算符
4.3.3 关系运算符
4.3.4 数值回送操作符
4.3.5 属性操作符
4.3.6 移位运算符
4.3.7 运算符的优先级
4.4 伪指令
4.4.1 完整段定义伪指令
4.4.2 处理器选择伪指令
4.4.3 简化段定义伪指令
4.4.4 定位伪指令
4.4.5 赋值伪指令
4.4.6 LABEL伪指令
4.4.7 对准伪指令
4.4.8 标题伪指令
4.5 习题

第5章 顺序、分支和循环程序设计
5.1 顺序程序设计
5.2 分支程序设计
5.2.1 转移指令
5.2.2 条件转移指令
5.2.3 根据条件设置字节指令
5.2.4.分支程序设计的应用举例
5.3 循环程序设计
5.3.1 循环程序结构
5.3.2 循环控制指令
5.3.3 单重循环的应用举例
5.3.4.多重循环的应用举例
5.4 习题

第6章 子程序设计
6.1 子程序的结构
6.1.1 子程序的定义
6.1.2 子程序的调用与返回指令
6.1.3 子程序的编程原则
6.1.4 参数的传递
6.2 子程序的嵌套与递归
6.2.1 子程序的嵌套调用
6.2.2 子程序的递归
6.3 子程序应用举例
6.4 习题

第7章 高级汇编技术
7.1 宏汇编
7.1.1 宏定义
7.1.2 宏调用和宏展开
7.1.3 宏定义和调用时的参数使用
7.1.4 宏定义的伪指令
7.1.5 宏库的建立和使用
7.2 重复汇编
7.3 条件汇编
7.3.1 条件汇编伪指令
7.3.2 使用条件汇编伪指令的程序结构
7.4 习题

第8章 输入/输出与中断
8.1 输入/输出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
8.1.1 I/O端口
8.1.2 I/O指令
8.1.3 I/O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
8.2 80x86的中断系统
8.2.1 中断的基本概念
8.2.2 中断指令
8.2.3 中断分类
8.2.4 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
8.2.5 中断向量表
8.2.6 中断过程
8.2.7 如何编写中断处理程序
8.3 BIOS与DOS中断系统
8.3.1 BIOS与DOS中断调用概述
8.3.2 键盘I/O程序设计
8.3.3 显示器I/O程序设计
8.3.4 BIOS及DOS的时间功能调用
8.3.5 图形系统程序设计
8.3.6 发声系统程序设计
8.4 习题

第9章 磁盘文件存取方法
9.1 以文件句柄方式存取文件
9.1.1 DOS文件功能调用
9.1.2 路径和ASCIIZ串
9.1.3 文件句柄、错误代码和文件属性
9.1.4 文件的打开方式
9.1.5 读写指针的移动
9.2 文件操作举例
9.3 习题

第10章 C/C++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
10.1 嵌入式汇编
10.1.1 嵌入式汇编的格式
10.1.2 几点说明
10.1.3 编译链接的方法
10.2 c/c++程序调用汇编源程序
10.2.1 一个简单的小例子
10.2.2 编译链接的方法
lO.2.3 c/c++程序对汇编源程序的调用规则
10.2.4 MASM6.1 1环境下参数传递的变化
10.3 习题

第11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方法
11.1 汇编语言上机步骤
11.2 用MAsM5.0汇编、链接程序
11.2.1 运行汇编程序必备的条件
11.2.2 执行汇编程序
11.2.3 执行链接程序
11.3 DEBuG调试器的使用
11.3.1 DEBJG的主要特点
11.3.2 通过DEBUG编写、运行汇编程序
11.3.3 DEBUG的进入
11.3.4 DEBUG的主要命令
11.3.5 举例
11.4 MicrosoiftMAsM6.1 1软件包的使用
11.4.1 安装MASM6.1 1
11.4.2 安装后的任务
11.4.3 PWB系统的进入和退出
11.4.4 PWB主菜单
11.4.5 设置PWB的开发环境
11.4.6 PWB应用实例
11.5 CodeView调试器的使用
11.5.1 CodeView调试器的进入和退出
11.5.2 CodeView调试器主窗口及功能键
11.5.3 CodeView功能键
11.5.4 CodeView环境设置
11.5.5 用CodeView调试汇编程序
11.5.6 在Command窗口调试程序
11.6 RadASM+MASM32集成开发环境
11.6.1 MASM32的安装
11.6.2 链接器和调试器的安装
11.6.3 RadASM的安装
11.6.4 配置RadASM编译环境
11.6.5 RadASM应用实例
11.6.6 修改ini配置文件

附录
附录A 80x86指令系统一览表
附录B ASCII码表
附录C DOS系统功能调用(INT21H)
附录D B10S功能调用
……
序言 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当前的计算机领域的教学改革必须紧跟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用最新的知识、教材、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用科学性强并简单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编写的主要特点是突出理论性、实践性、先进性,通俗性,力求自学方便,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使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最基本的汇编语言的功能、用法和编程技巧。
根据8086/8088微处理器在80x86及Pentium微处理器的基础地位,在指令系统中仍以8086/8088指令为主,以80x86及:Pentium指令为辅,但在实例中尽量采用80x86及Pentium指令,使读者在应用中是以80x86及Pentium的指令为主线,因此在实验指导中用汇编程序的2种结构方法和3种上机环境来介绍上机过程,读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实验环境。
本书力求重点突出、语言简洁、举一反三,为避免汇编指令的集中堆砌,将部分指令在相关程序设计中介绍。
在汇编程序设计方法中强调段定义的框架结构,即完整段定义和简化段定义框架,降低了汇编程序设计的复杂度使读者容易掌握汇编程序设计方法。
在实例中采用CodeView调试工具来说明空间域的概念,使读者能清楚地了解地址结构、内存结构、寄存器结构和程序的执行过程。
在编程举例中分实例分析、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程序说明4个步骤进行讲解,突出了重点和难点以及汇编程序的编程技巧,使读者能更深入地掌握汇编程序编写的特点,从而使教材便于自学,解决了汇编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多、学时少、难学的问题。
根据当前汇编程序使用的编译和调试工具的情况,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方法中介绍3种编译调试工具:其一是MASM 5.0编译器、DEBUG调试程序,主要用于早期的8086/8088、80286系统(16位机)的编译和调试;其二是Microsofi MASN 6.11软件包,用于80386以上(包括16位、32位机)系统的编译和调试,PWB集成编译器和Coder:iew调试器;其三也是用于80386以上(包括16位、32位机)汇编程序的集成开发环境——Rad—ASM+MASM32。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开发环境。
本书提供所有例题的源程序和电子教案需要者可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网站WWW.empedu.eom下载。
文摘 插图:


第2章 80x86计算机组织结构
2.1 80x8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Memoq)、输入/输出(Input/Output)设备3部分组成,它们由系统总线(System Bus)连接在一起,如图2—1所示。
2.1.1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内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3部分组成。CPU的主要功能是执行存放在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中的指令,当CPU执行一条指令时,首先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分析指令的操作码,如果指令中要求从内存中读取操作数,经过译码分析后就会产生相应的从内存中读取操作数的控制命令,控制微机执行指令所要求的操作。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部件,用来执行指令所要求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操作。
控制器是控制执行步骤,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分析指令的操作码,完成操作数的存取,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等。
2.1.2总线结构
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的一组信号线,是信息传送的通道,是由总线控制逻辑来协调工作的。总线负责传送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包括数据总线—ata Bus,DB)、地址总线(Address Bus,AB)、控制总线(Control Bus,CB),3条总线的主要任务是负责CPU与内存、外存、外围设备交换信息。
读书人网 >程序设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