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10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64026138/9787564026134
条形码:9787564026134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典藏书架
外文书名:Maxims
内容简介 《道德箴言录》不是一本道德训条的集合,但其中的许多箴言被人们广泛引用,成为民间流行的道德格言和警句。它以出色的思想影响了包括马克思、尼采、纪德、爱因斯坦、司汤达、圣佩韦在内的许多世界名人。
作者简介 拉罗什福科(1613-1680),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道德作家。一生作品不多,仅有《回忆录》和《道德箴言录》两部作品传于后世,但影响极为深远。
编辑推荐 《道德箴言录》是一部马克思和爱因斯坦,都很称赞和推崇的道德经典。
文摘 在论及表面德行的虚假性以后,现在该谈谈与蔑视死亡之虚假性有关的道理了,在这里,我的意思是特指异教徒那种对来世不抱希望、不存期待,而一味鼓吹可借自身意志力即可做到的对死亡的蔑视。英勇无畏地与死亡交锋,和高高在上地蔑视死亡,二者存有区别,前者相当常见,而后者我认为是伪装出来的。然而,无以计数的所有相关文字被人们激情写出,用以说服我们相信“死亡不是灾祸”的观点,最意志薄弱之人和最英勇胆大之人平等地站在一起,枚举无数经典事例来强化这种意识,但我仍然怀疑那些判断力极佳的人们会真的信服这种论调。人们承受着种种苦难与磨砺,以求能像说服自己那样说服他人,这苦难与磨砺足以证明那种说服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人们也许会有种种理由厌倦生命,但绝无任何理由蔑视生命,甚至那些自愿赴死的人也不能把死亡视为轻松之举——如果死亡以一种与他们所选定的方式不同的姿态不期而至时,他们会和世间其他人一样,充满同样的恐惧惊慌,充满同样的震惊骇然。人们注意到的数量繁多的英勇之士们所体现出的勇气时有差异,这是由于死亡之路与他们所想象的有所不同,死亡会在某一个时刻比另一个时刻表现得更为鲜明迫近。因此,在勇士们忽视了死亡之时,他们表现得蔑视死亡;当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所知晓时,他们最终害怕死亡。如果人们能够得以避免直面死亡,并避开各种死亡情境,那么也许人们会相信死亡并非最大的灾祸。最贤明理智和最英勇无畏之人,是那些善于使用最恰当的办法避免自己反复思索死亡的人,而所有知晓死亡、看到死亡之影的人们却视死亡为极为可怖之事。死亡的必然性造就了哲学家们的全部坚定性。他们认为,如果不能阻止死亡不断前来的步履,如果不能延长充满不确定性的生命,那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以优雅的姿态迎接死亡。纵使身后无物可以延续,却能竖立起道德的丰碑,能在这最具普遍性的灾难中留存一切可存之物。为在死亡面前有能力做出一副从容的表情,不再讨论关乎我们自身的一切,让我们更多地寄希望于人们的天性本能而非那些容易犯错的理性吧,这容易犯错的理性使人们误以为我们能够满不在乎地接近死亡。英勇赴死时的荣光,倍觉懊悔时的期望,留得死后好名声的心愿,从悲惨生活中解脱,不再任由诡谲命运摆布的担保,这一切都是我们面对死亡时,不可忽视的心灵支撑,但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这些灵魂支撑是万无一失的。它们为保护我们所起的作用就像一个可为人们遮蔽身体的简单屏障物,这个屏障物在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可用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