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01161682
条形码:97875011616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Self-Selling for Salespeople
内容简介 《营销人的自我营销》是一本对营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的书,书中“营销人的功课自我营销的工具”等篇章颇具实用性和操作性;与许多八股腔的营销书不同,作者的语言平实、生动且多有智慧和思想的火花闪烁,诸如:“营销是一种卖的艺术,是满足他人的策略,是提高性价比的智慧”;“将老板当作第一顾客,得老板者得舞台,没有市场者地没位”;“服务,速度优先于力度”、“先求注意,后求满意”等等。
作者简介 汪中求,清华大学EMBA。先后担任香港恒雅(深圳)公司市场部总裁秘书,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商务部经理,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等职务。目前为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职业经理人训练班的特聘培训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媒体推荐 序言
汪中求先生嘱我写序。
其实,我最怕替人作序。事务繁忙,没有时间通读全书,书不读而“序”之,则未免太不负责任,此为怕之一;凡“序”者,多为德高望重,一言九鼎之人,自觉远没到那境界,难免有愧于作者的美意,此为怕之二。因此,对作序之请一般谢绝。然对汪中求先生的嘱托却无以推却,因为——
汪先生的书是为中国营销人写的,有特色也很实在。
书中“营销人的功课”、 “自我营销的工具”等篇章颇具实用性和操作性;与许多八股腔的营销书不同,作者的语言平实、生动且多有智慧和思想的火花闪烁,诸如: “营销是一种卖的艺术,是满足他人的策略,是提高性价比的智慧”; “将老板当作第一顾客,得老板
者得舞台,没市场者没地位”; “服务,速度优先于力度”、 “先求注意,后求满意”等等。
作者思考的基点,一是营销人如何做人,二是怎么做事。他提出: “做人优先于做事”、 “最难遵循的规则是度,度源于素养”、“成功=正确的定位+坚定的步伐+快乐的行进”等。虽然类似的书并不少见,但难得的是言之有物,切中时弊,而汪先生做到了。这和他多年工作在市场一线,并有心立言是分不开的。
汪先生从事营销工作十年有余。从业务员做起,历任商务部经理、市场部经理、企划部经理、营销总监、总经理、特聘营销管理顾问师、特聘营销培训师等职务。汪中求是一个有心人,从做营销那天起,就注意不断地积累资料,扎实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功课”,制造各种各样的营销“工具”,同时,又注意国际最前沿的营销理论动态,试图把国际先进的营销理论与中国的营销实际结合起来。本书应该是他十多年来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结果。
读营销书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专业需求,家中营销类藏书逾千册。但有三类书我坚决不买不读,一是故作高深,实际是拾人牙慧的所谓理论书、教科书;二是东拼西凑、以偏概全的所谓案例汇编;三是自吹自擂、言过其实的所谓高人自传。另外有三类书是我必买必读的。一是建立概念和公式,充满逻辑力量的理论奠基之作;二是立足于专业细分、技术细分、甚至是概念细分,对实际操作极具指导意义的深研精品;第三类就是资深营销人士根据切身感受的经验之谈,视角独到,不拘一格,读这样的书常会有一种清风拂面、痛快淋漓的感觉。汪先生的书大致可以归于这一类。
这就是我觉得可以向读者推荐的理由。
最让我欣赏并感到欣慰的是,作者谈到了中国营销人的地位和自我认识,有一份为中国营销人“鼓”与“呼”的心。三年前,我们策划、推出了“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暨中国营销论坛”,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第三届召开在即,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全社会的掌声为中国营销人响起来——肯定和感谢他们为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全球营销学之父菲力普科特勒来电祝贺说,这是“你们为加速中国营销发展所做的持续努力的又一见证”。如果汪先生同意,我愿意将本书的出版看作是这种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期待着中国营销界,中国营销人更多的回应。
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销售与市场》总策划
江中求
2003年5月于杭州
编辑推荐 《营销人的自我营销》编辑推荐:你一生中推销的唯一产品,就是你自己。 营销的针对人的弱点在努力,营销人最容易搞掂的人是:贪官、奸商、刁民。 营销是一种卖的艺术,是满足他人的策略,是提高性价比的智慧。 把老板当作第一顾客,得老板者得舞台,没市场者没地位。
目录
序 言
上篇营销人
一、5000万营销人
过去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给了我们多少民族的屈辱;今天不少写字楼都标注有“谢绝推销”,给了我们营销人多少委屈与酸楚?尽管写字楼里绝大多数驻扎的是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派人满世界地推销。
何慕“成了企业炒作中的一个炒勺”。“生活的意义在于差异性,而不在于同质化。”“我的长处就是什么都不懂。”
l、中国营销人当哭
2、轻视出于无知或不了解自己无知
3、营销人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营销人的类别
推销高手、公关强手、渠道能手、调研专才、传播人才、策划怪才、战略军师、培训导师、理论大师。
营销研究的是人的劣根性。营销人最好对付的是三种人:贪官、奸商、刁民。
商人原指那些倒卖贩运的没有社会地位的商代遗民。中国企业导入营销理念以中央电视台
的“标王”广告的结束为标志。
l、从供销、推销到营销
2、营销发展的四个阶段
3、营销人管理的三种制式
4、营销人涉猎的三大行业
5、营销人的四种分工
6、营销人的九个类型
7、“从草地的一头找到草地的另一头”
8、消费是永不疲惫的冲动,营销将永无曲线地增长
三、营销人的过去
营销人:散漫、出手大方、生活不检点。“世上没有比花钱更难的事,因为人格在此表露无
遗”。把男人的坏事做完就成了哥们。
“惜衣惜食非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终须求己莫求人。”
200万搞研发,6个亿投广告,广告以愚弄为本。
l、营销人的“三勤”
2、营销人的三大弱点
3、“墙里不烧火,墙外不冒烟”
4、透支概念
四、营销人的现在
过期的“千万说”。公关的热面冷脸,推销的寂寞孤独;策划的江郎才尽,战略的迷茫模糊;组织的杂乱无章,老板的唯利是图。
被人求者最无能,不需负责任的人是庸人。营销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是——任、认、韧。故意插入一些英文单词,像从牙缝里剔出肉屑。
……
……
序言 汪中求先生嘱我写序。. 其实,我最怕替人作序。事务繁忙,没有时间通读全书,书不读而“序”之,则未免太不负责任,此为怕之一;凡“序”者,多为德高望重,一言九鼎之人,自觉远没到那境界,难免有愧于作者的美意,此为怕之二。因此,对作序之请一般谢绝。然对汪中求先生的嘱托却无以推却,因为——汪先生的书是为中国营销人写的,有特色也很实在。书中“营销人的功课”、 “自我营销的工具”等篇章颇具实用性和操作性;与许多八股腔的营销书不同,作者的语言平实、生动且多有智慧和思想的火花闪烁,诸如: “营销是一种卖的艺术,是满足他人的策略,是提高性价比的智慧”; “将老板当作第一顾客,得老板者得舞台,没市场者没..
文摘 书摘
作为营销人,工作是在与人打交道,要与人交流,而交流首先是说话。你靠言语去交流,靠心灵去沟通,这是很难的事。营销人一定要学会艺术地说话。我总结出说话的八个所谓技巧,实际上是八个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一件小事3分钟说清楚。甚至包括一件大事,也可以3分钟说清楚。学会用3分钟说清楚一件事,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分条陈述。说话最好是一二三四,比较清楚、明白。不要说了半天,人家不知道你说了什么事,这就是浪费。我说话比较喜欢用一二三四,觉得这样比较容易让人听得明白。我比较赞同毛泽东的主张,要让工人、农民都听明白,这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喜欢用欧化的句子来说话,句子很长,倒装,很多前缀加后缀,很麻烦,不容易让人清楚、明白。对此我是非常反感的。我也不喜欢中国人之间讲话,故意经常插入一些英文单词,弄得像牙齿缝里剔出来的肉屑。也许因为我的英语不好。写文章这样表述,做做样子,勉勉强强。但是你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就要尽可能地简单、直率、明了。说话就是为了让听的人明白你的意思嘛。
第三,采用三段论式。就是你要说清楚一件事,先说结果和结论,然后再说过程和原因。第一段先说结果和结论,第二段说过程和原因,第三段再作补充说明或者重申要点。用这样很简单的方式来说话,很容易让人听清楚。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说话很明白,但是我们大家知道,管理上经常因为交流不畅,使人家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导致最后出了错误。这种事情,每个企业,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就是因为话没有说清楚。所以我比较主张三段论式的表达法,先说结果和结论,再说过程和原因,最后再重申要点和注意事项,这种表达方式简洁、有效。 第四,多用数字。你说话时及时地引用一些数据,会增加你言语的效力。数据是严谨的,中国人使用数据这方面做的比较差,德国人做的比较好。你要是跟德国人交流,问天气状况,他会回答说“今天16度”;问中国人天气状况,他会说“有点冷”。什么叫“有点冷”?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中国人就是不太喜欢用精确的数字来表示。在中国近代的几次对外战争中,前线将领送给上级的战报,经常用“伤敌无算”、“杀敌无数”等模糊的字眼来表述,就是不用精确的数字来表示。这为谎报军情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今天,如果你作为领导人,你是喜欢具体数字,还是想听模糊数字?除非你是贪官,或者是昏官,你才反对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所以,说话时尽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