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双色版精编插图)

发布时间: 2010-04-10 05:11:45 作者: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双色版精编插图)


基本信息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页码:37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7807233527
条形码:97878072335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学传世经典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双色版精编插图)》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申的璀璨瑰宝,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这两本书曾被人赞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计》。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双色版精编插图)》:读国学经典,品传世文化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学,是世界伟大文化宝库中的绚丽瑰宝。为弘扬传统文化把古典文学名著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我们组织出版了《国学传世经典》书系。这套优秀读本选材精当,是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中的代表之作。
孙子兵法
始计篇
作战篇
攻篇
军形篇
兵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目录
孙子兵法
第一篇 始计篇
第二篇 作战篇
第三篇 谋攻篇
第四篇 军形篇
第五篇 兵势篇
第六篇 虚实篇
第七篇 军争篇
第八篇 九变篇
第九篇 行军篇
第十篇 地形篇
第十一篇 九地篇
第十二篇 火攻篇
第十三篇 用间篇

三十六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问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
序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横贯五千年的岁月,铸就了华夏民族华赡沉厚的文化史。古典文学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闪烁中华民族特有精神基因,它曾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古典文学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生活在当代的人,享受着现代文明,也不免会物欲扰心,心智枯寂,那就不妨翻开古典文学,和那里潜伏着的各个时代、各种情境中的高明的灵魂,剪烛共语,倾诉生平。正是由这种人类精神上的穿透力,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文学体裁,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国人的人格智慧。翻阅古典文学,就翻阅了人类精神优美而隽永的一面。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世代相承的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之灯。
为了弘扬中国古典文化,我们精心制作了这套大型丛书,文章中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我们增加了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的项目,并且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古版画作为插画,并配有图说,将插图与正文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双色图文的搭配,增加了读者的阅读趣味。
希望这套书能让你了解历史,以史为鉴,使你积累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使国学得到流传,得以弘扬光大。
文摘 插图:




孙子兵法
第一篇始计篇
[简述]
《始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总揽全书的纲。它所阐述的是军事领域最基本的问题和法则,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它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贯穿子全书各个篇章之中。
本篇内容大略可以分为四部分:1、讲述军事对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它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头等大事。2、从整体、战略高度阐述君主(或统帅)用兵必须首先考察的五个基本的主客观条件,这就是:(1)政治状况或政治路线;(2)天时;(3)地利;(4)将领;(5)军队的编制与法令、法规。强调君主(或统帅)必须对上述五方面条件作深入的了解和衡量,才能赢得有利的客观形势,取得战争的胜利。3、阐述用兵时必须掌握的特殊法则。指出用兵的特点是要“因利而制权”,要行“论道”。只有善于根据战争情势的变化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特别是善于运用种种计谋制造假象,欺骗敌人,才能克敌制胜。4、最后,强调用兵之前在庙堂之上进行周密谋算(即从所述五方面进行衡量与谋划)的重要性,指出这是预计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关键。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