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血战太平洋:决战大洋

发布时间: 2010-04-10 05:16:00 作者:

 血战太平洋:决战大洋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页码:29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1517814
条形码:97878015178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血战太平洋(决战大洋)》内含珍珠港、“Z”舰队的覆没、第二个珍珠港、喋血爪哇海、来自“香格里拉”的空袭、中途岛大海战、“AF”之谜等专题内容。
媒体推荐 序言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而且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这片广袤的蓝色国土及富饶的矿产资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纵横捭阖的空间。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曾有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历史,但其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严重束缚了中华民族面向海洋的开拓进取精神,特别是明、清两代厉行禁海达400多年,致使中华民族一再错过由海洋文明引发的发展机遇;而此时西方列强却逐渐走上了海洋强国之路。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首次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一次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奇耻大辱。美丽富饶的海洋只有悲哀,只有抽泣……
恩格斯说过,航海事业根本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做胜者,其国力常占做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蹂躏宰割的历史。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权益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强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半个多世纪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深邃致远的眼光关注并身体力行地领导着中国海防力量的建设和海洋事业的发展。人民海军的创建和成长壮大,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战略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中华民族洗雪耻辱、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开辟沿海经济特区、开创大洋和极地考察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利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宏伟抱负。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必将在21世纪富强、民主、文明的光辉进程中,以海洋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人口数量剧增、陆地资源锐减、环境 污染严重,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海洋权益的矛盾和争夺目趋激烈。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世纪的呼唤,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与海洋的联系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
海洋不仅记录着漫长的历史,而且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伴随海洋新世纪前进的足音,我们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辑出版了这部《海洋与军事》大型系列丛书。该丛书包括《中华民族与海洋》、《蓝色冰点》、《海军兵种史话》、《决战大洋》、《海洋世界大观》、《海洋历险》、《海洋文化》、《海军纵横谈》和《21世纪外国海军》等9套32本,内容既
有海洋军事知识,也有海洋政治、经济知识;既有海洋地理介绍,又有海洋探险、神话和传说方面的趣闻;既介绍了海洋的历史与未来,又展示了世界海军的现状与发展。我们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对于繁荣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激励广大海军官兵和青少年投身到热爱海洋、建设海洋和保卫海洋的伟大事业中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敬望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珍爱和指正。
目录
珍珠港
“Z”舰队的覆没
第二个珍珠港
春潮楼狎客
喋血爪哇海
来自“香格里拉”的空袭
……
文摘 书摘
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爆发战争,杜威将军指挥美国的亚洲舰队,从中国的香港急赴菲律宾,在马尼拉湾一举击败了西班牙舰队。同时,美国派出2万多人的陆军赴菲律宾参战,驱赶了西班牙的陆上部队,菲律宾就由西班牙的殖民地变归美国所有。菲律宾人民并不希望走了一个殖民者,再换一个殖民者,他们需要独立。随后的三年,美国又扑灭了菲律宾当地民众的反抗。美国梦寐以求的向亚洲的扩张有了重大结果,第一次在远东、在西太平洋有了战略据点。同一年,美国在太平洋方向大获丰收,不仅是菲律宾,美国还从西班牙手里夺得了马里亚纳群岛南端的关岛,夏威夷、萨摩亚和威克岛也归美国所有。从西海岸跨越太平洋到亚洲,美国有了一系列的中间踏板。
美、西战争期间,麦克阿瑟的父亲亚瑟麦克阿瑟是美国陆军准将,旅长,在菲律宾指挥美军作战。老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战功卓著,连菲律宾起义军的领袖也被他生擒,在镇压了菲律宾人民的反抗后,他成了美国这块殖民地的军事总督。年青的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毕业后也从军来到了菲律宾,他曾三次赴菲任职,最高任职到驻菲美军司令;而且,在菲律宾,他父亲荣誉的光环总是笼罩着他,菲律宾成了麦克阿瑟的“第二故乡”。在菲律宾期间,他还结识了两个刚从法律院校毕业的菲律宾青年,一个是曼努埃尔奎松,一个是塞吉奥奥斯默纳,他们成了挚友。碰巧的是,这两个人都先后成为菲律宾的总统。
麦克阿瑟应菲律宾总统奎松之邀,就任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这时,美国对菲律宾的统治形式发生了变化,宣布给予菲律宾十年的联邦地位,然后许诺独立。根据与美国政府的约
定,作为菲律宾军事顾问的麦克阿瑟保留美军军籍,继续领取陆军薪金,同时还可以拿菲律宾政府给予的每年3.3万美元的薪金和补贴,这在当时,是笔很大的经济收入。不过,按照法规规定,麦克阿瑟必须由四星上将降为两星少将,麦克阿瑟对此不能说不在乎。1935年秋,麦克阿瑟欣然赴任,他的随从班子里还有后来二战中成为五星上将的欧洲盟军总司令、战后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奎松不仅是麦克阿瑟的朋友,对麦克阿瑟的父亲也非常崇拜。由此,他对麦克阿瑟信任有加,让他全权指挥菲律宾的军队,“军事顾问”的地位也不比总督差多少。
到了菲律宾后,针对可能的日本人侵的威胁,麦克阿瑟着手整顿建设菲律宾的军备,但总是锣齐鼓不齐,几年过去了,进展不大。也许菲律宾太穷了,能出得起钱让麦克阿瑟住高级饭店,但不一定有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