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195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8618265
条形码:978750861826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小企业怎么办:变局下的韧性生长》内容简介:中小企业的佼佼者,不仅要做快做好。更要做大做强。揭秘优秀企业家险中求胜的关键,探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经营策略中国优秀企业众多,但真正卓越者凤毛麟角,在严酷的现实经济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比以往更为多样化,也更为严峻。“金融危机”让全世界对突破重围顽强生存的中国中小企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模式,以增强企业逆势生长的生命力。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创新、市场、文化、多元化与专注……这些既是企业需要锻造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的进化优势。一切从持久的价值最大化开始……
作者简介 周德文,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民进温州市委副主委、温州市第十届人大代表、第八届政协常委,被全国27个县以上政府聘为经济发展顾问,曾被评为“温州十大杰出青年”。著有《所有制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温州股份合作制企业若干问题》、《关于新温州模式》、《走出困局:危机下企业自救之道》、《温州样本:温州民营经济三十年》等作品,影响深远。
于一,现任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风险投资、宏观经济走向、货币走势等研究,并长期关注中小企业。期待以笔代械,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媒体推荐 当企业界群星闪耀,每一个企业都对绵长的生命力有着执著而热烈的渴望。周德文先生以江中操舟人与岸上观潮者的双重身份,道生存之术,让中国企业走得更远!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 厉以宁
《中小企业怎么办》不是冷冰冰的商业生存规则,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企业家披荆斩棘走出来的创富之路,有着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也隐藏着历史的沧桑和智慧。
——国家社科领导小组成员、原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 谷迎春
中国经济有了复苏的迹象,我们隐约听到了知更鸟的叫声。中小企业不能倒在此时此刻此地,而需要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勇于破局,以避免复苏的嫩芽变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魏加宁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开放”这个重要旋律。我们需要分享生存的智慧。《中小企业怎么办》以完全开放的姿态,告诉中小企业如何活在当下,同时,它也可能预言着商业未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导、研究员 文宗瑜
从宏观上的运筹帷幄,到微观上的“锱铢必较”,中小企业生存的很多相关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头脑风暴》主持人 袁岳
编辑推荐 《中小企业怎么办:变局下的韧性生长》:
中国知名企业家、学者
厉以宁 谷迎春 魏加宁 文宗瑜 袁岳 李子彬 郑元豹
周成建 郑秀康 钱金波 林东
联袂推荐
绝境中坚忍蓬勃
顺境中低调谋变
寻找逆势生长的卓越生命力
发现“小而强”到“大而强”的契机
创造智慧谋发展的核心优势
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中小企业是中国未来市场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
掌握基业长青的关键策略
让最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变化中从容绽放
目录
前言命好”不是企业的进化基因
序一 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变局
序二 我们理应明白地活着
序三 变局的启迪
序四 变局下的新福音
第一章 第一道御寒安全阀
为何“水来,土不能掩”
预防危机,中小企业生存的黄金法则
悬崖百丈冰,哪些花枝俏
危机防火墙没有终点
达人过冬:马云的过冬使命
第二章 “吝啬”背后的生存智慧
裁员与减薪的两难抉择
节衣缩食搞革命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活法
“腾笼换鸟”双刃剑
达人过冬:“汽车狂人”李书福的成本哲学
第三章 创新转动成长大乾坤
低成本优势能走多远
持续创新是过冬的不二法门
管理创新:进攻者的优势
技术创新:难以复制的命脉
市场创新:打开消费者的天窗
达人过冬:创新才是彭晓峰的过冬稻草
第四章 冬天里最温暖的篝火
被资金链扼住喉咙的企业家
现金流才是“硬道理”
寻找指缝里漏出的阳光
与“洋资本”攀亲
条条道路通融资
达人过冬:王石的“阳谋”
第五章 文明的成长方式
过时的“野蛮生长”
专注,才能做大
诱惑面前踩“刹车”
割肉,以小失换大得
达人过冬:俞敏洪只钟情新东方
第六章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被萧条吞噬的海外市场
寻找市场中的盲点
中国市场的水有多深
学会内销外销两条腿走路
达人过冬:丁志忠优美的“巾字步”
第七章 最强势的核心竞争力
没文化的企业是悲哀的
良好文化的优势效应
要点燃别人,先点燃自己
训练有素的以人为本
顾客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达人过冬:柳传志一笑值千金
第八章 蚂蚁雄兵的力量
产业链上的“一损俱损”
小狗经济的魅力
抱团,才能取暖
达人过冬:金志国“青啤,不想冬眠”
第九章 抄底:成就反周期之王
抄底改变了企业生态规则
哪些是鸡肋,哪些是肥肉
“过剩人才”:看上去很美
抄底的最佳时机
抄底,需勇气更要底气.
达人过冬:李嘉诚的抄底之道
后记
……
序言 大企业代表实力,中小企业彰显活力。大企业制造一张张中国面向世界的名片,中小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动力。在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大大小小的企业一直在撬动改革的杠杆,他们在起起伏伏中推动着中国经济螺旋式增长。
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小企业为中国的GDP创造了比例高达50%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小企业为75%以上的城镇人口解决了就业问题;中小企业为我国出口业务提供了60%的技术和服务;中小企业为我国的大企业提供了40%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税收贡献了43.2%的力量。无论是坎坷还是光荣,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在中国经济史册上打下的烙印,更不能将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一笔勾销。中国经济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并以大国崛起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这离不开数量巨大的中国中小企业的前赴后继,他们以或默默无闻或大张旗鼓的方式,为中国创造着巨大的财富。
文摘 插图:

马云预测到,全球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尤其是未来几年,经济可能陷入低谷。当前的经济形势已不容乐观,而冬天持续的时期可能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当冬天来的时候,除了穿好棉衣准备过冬,已别无选择。马云在邮件中提出,准备过冬要记住以下两点:
第一,要有过冬的信心和准备。
困难的时刻,信心比黄金和货币都重要。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冬天到底持续多久,可怕的是缺乏未雨绸缪的意识。即使经济萧条,整个商业社会仍然充满了博弈,不过博弈的不是谁的速度最快,而是谁的耐力最强,谁能顽强地“剩”下来。未来充满未知,信心变得至关重要。在马云看来,阿里巴巴具备过冬的能力,阿里人应该对过冬充满信心。
很多企业熬不过冬天,关键在于“差钱”,如果资金链出现断裂,又没有“及时雨”出现,企业可能就因为资金枯竭而死。通过2007年上市融资,阿里巴巴拥有20多亿美元的过冬现金。而且,2008年年初集团实施的“深挖洞,广积粮,做好做强不做大”的稳健策略,也使得各个子公司具备较为顺畅的资金链。
从2007年年底阿里巴巴筹集20多亿美元过冬现金储备,到金融危机四处肆虐,马云始终不忘头上悬着的利剑随时可能会掉下来,甚至拿掉了一些项目,尽力减少过冬的风险。
马云提倡阿里人拿出当年的豪情:“I not now,when?!If not me,who?!”(此时此刻,非我莫属!)2001年,阿里人对自己说,即使是跪着我们也是最后一个倒下。马云坚信,凭借阿里巴巴今天的实力,阿里巴巴不会倒下。但是,企业越大,企业的责任就越大。尤其是危急时刻,越能彰显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后记 写完《中小企业怎么办》时,外面烈日炎炎,陋室中却凉风习习(拜空调之功),这也正印证了我心情,一会热,一会凉。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以后,我一直忧心忡忡。常年生活、工作在第一线,每天跟大量制造业中的中小民营企业打交道,我真切地感受到在危机肆虐下,大量的中小企业陷入生存的困境,有的甚至命悬一线。作为中小企业利益的积极维护者和中小企业问题的研究学者,我自2007年年末以来,冒着一定的风险,一直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大声疾呼——向政府和社会反映中国中小企业的真实生存状况,向各级政府反映中小企业的呼声和要求,向各级政府及至中央政府提出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危机的政策建议。2008年这一年中我一直处于风口浪尖,遇到种种压力。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非常开明,不仅没有阻止我的“言路”,没有像某些人预言的将会有人给我“寄小鞋”,而是对我关怀备至,鼓励我讲真话,许多中央及部门的领导到温州调研,“指名”要我参加调研或座谈会。我想,这不是因为我有才学,而是因为各级领导希望听到我这个来自最基层的“草民”的良药苦口式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