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机械结构工艺性

发布时间: 2010-04-10 07:22:11 作者:

 机械结构工艺性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3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
ISBN:781061682X
条形码:97878106168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金工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1世纪“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教材的配套教材之一,同时也是一本相对独立的学术专著。她不仅可以作为机械专业学生从“工程制图”开始,到“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课程设计”、专业课教学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辅助用书或专用教材,而且还可以作为机械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介绍传统知识的同时还注意介绍机电产品中应用越来越多的粉末治金零件、塑料制件的选材,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性设计知识, 以及光、电、声,数控加工和CAD、CAPP、CAM等先进加工工艺知识,以满足机械工业发展的要求。
媒体推荐 前言
  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是专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的,与机械设计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也有的人认为,对于从事机械设计的人员来说,对工艺知识的了解可有可无。鉴于以上认识,在机械行业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重设计,轻工艺”的倾向,因而导致我国机械制造工艺落后、机电产品结构工艺设计水平不高和产品结构工艺设计错误层出不穷等现象的出现。《机械结构工艺性》一书试图在机械制造工艺和机电产品设计之间构筑一座贯通的桥梁,帮助机械设计人员在进行机电产品设计时,正确进行机电产品的结构工艺性设计。
  目前已出版的专门论述机械结构工艺性的著作并不太多。在仅有的少数几本关于机械结构工艺性的著作中,大多都是按加工工艺进行分类而论述产品的结构工艺性的。这种方法对于某一工艺对产品结构工艺性要求的论述一般都比较系统、比较详细。但产品结构工艺性不仅仅是一个工艺问题,它与产品的选材、毛坯成形方法以及加工乒艺、加工工艺路线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本书试图从机电产品中的各类典型零件入手,全方位地介绍各类典型零件的材料选择,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产品加工工艺路线安排与零件结构工艺性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和相互关系,使读者较全面地获得机电产品的材料设计、工艺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从而指导相关人员正确地进行机电产品的结构设计。
  《机械结构工艺性》一书是作者在主持湖南省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针对传统机械基础课程工艺知识薄弱,学生机械结构工艺设计能力差而提出的一本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著作。她的出版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设计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设计水平和毕业设计水平,对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也很有帮助。
  本书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金工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1世纪“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教材的配套教材之一,同时也是一本相对独立的学术专著。她不仅可以作为机械专业学生从“工程制图”开始,到“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课程设计”、专业课教学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辅助用书或专用教材,而且还可以作为机械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介绍传统知识的同时还注意介绍机电产品中应用越来越多的粉末治金零件、塑料制件的选材,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性设计知识, 以及光、电、声,数控加工和CAD、CAPP、CAM等先进加工工艺知识,以满足机械工业发展的要求。
  本书采用国家最新的标准术语和计量单位,对机械工业常用的一些术语还配有对照的英语词汇,以供查对。
  参加本书编著的有:前言、第1、7、9、10、11章,何少平;第2章,刘培德、何少平;第5、6、8、12章,李国顺;第4、13章,舒金波;第14章,李蔚;第3章,颜海燕。全书由何少平、李国顺、舒金波主编。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湖南省高教学会金工教学委员会的重视和支持,以刘舜尧教授为主的金工理事会对本书的编写进行了多次论证和审定,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在此特表示感谢。
  由于本书在体系上作了较大的改变,鉴于作者水平所限,难免有许多不足或错误,竭诚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03年6月
编辑推荐   本书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金工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1世纪“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教材的配套教材之一,同时也是一本相对独立的学术专著。她不仅可以作为机械专业学生从“工程制图”开始,到“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课程设计”、专业课教学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辅助用书或专用教材,而且还可以作为机械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介绍传统知识的同时还注意介绍机电产品中应用越来越多的粉末治金零件、塑料制件的选材,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性设计知识, 以及光、电、声,数控加工和CAD、CAPP、CAM等先进加工工艺知识,以满足机械工业发展的要求。
目录
1 机械结构工艺性概论
1.1 机械结构工艺性基本概念
1.2 机械结构工艺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1.3 机械零件的选材、毛坯选择与工艺路线设计
2 轴类零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
2.1 轴类零件的选材与工艺路线设计
……
文摘 书摘
  7.3 压铸件的选材与结构工艺性
  7.3.1 压力铸造的工艺特点及选材
  熔融金属在高压下高速充型,并在压力下凝固的铸造方法称压力铸造,简称压铸。
  压铸时的充型压力是从几兆帕至几十兆帕(即几十到几百个大气压),充型初始速度在0.5-70m/s范围内。因此,熔融金属的高压和高速充型是压铸法与其他铸造方法的根本区别和重要特征。
  压铸与其他铸造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率高。每小时可以压铸50-500件产品,而且操作简便,易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
  (2)由于熔融金属是在高压下高速充型,压力铸造能铸出结构复杂、轮廓清晰的薄壁、深腔、精密的铸件;可直接压铸出各种孔眼、螺纹、齿形、花纹和表面图案等;也可压铸镶嵌件;
  (3)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可实现少、无切削加工,省工、省料,成本低;
  (4)金属在压力下结晶,冷却速度快,铸件组织细密,表层坚实,强度、硬度高。抗拉强度比砂型铸造提高20%—40%;
  (5)铸件在压力下凝固,气体难以完全排出,铸件内常有皮下小气孔(blowhole),气密性差。所以铸件不能进行大切削余量的加工,以防孔洞外露。也不能进行热处理,否则气体膨胀,使铸件表面起泡;
  (6)设备费用高,压型制造困难,生产周期长,只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压铸合金的选择是保证压铸件质量的重要一环。目前,不是所有铸造合金都能顺利地进行压铸。压铸合金的选择除应满足压铸件的使用要求之外,还应该注意能满足压铸工艺的要求。压铸合金在高温下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热脆性小,收缩率小,结晶温度范围窄,过热度不大时能有足够的流动性。否则在压铸时铸件易产生裂纹(cracking)、缩孑L(shrinkage)、缩松(dispersedshrinkage)、浇不到(mismn)、冷隔(coldshut)等缺陷。
  此外,由于压铸是在高压、高速下进行,压铸型(die—castingdie)常采用耐热合金钢制造。由于铸型材料耐热性的限制和压铸机(diecastingmachine)压射系统工作温度的限制,目前的压铸合金多为铝、镁、锌、铅、锡、铜等熔点较低的有色金属合金。钢与铸铁的力学性能虽然很好,但由于熔点较高或其铸造性能不好,需用较贵重的材料制造压铸模,而且压铸模寿命也较低,所以黑色金属的压铸件还处于试验阶段。
  7.3.2 压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1.壁的设计  
  由于压铸件是在高压高速下充型的,因而压铸时可以铸出壁厚很薄
……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