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左手哈佛家训右手剑桥家训全集

发布时间: 2010-04-11 03:36:39 作者:

 左手哈佛家训右手剑桥家训全集


基本信息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码:3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7536004/9787807536000
条形码:97878075360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左右手坊
图书品牌:北京含章行文

内容简介 《左手哈佛家训右手剑桥家训全集》不仅是一部献给天下父母的读物,更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近400年的建校历史,常青藤盟校之一,先后培养出8位总统、3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历史对它的评价只有一句话:先有“哈佛”,才有“美国”!风风雨雨800年,走出了7名首相、8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数以百计的世界级财富精英。它就是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学府——剑桥大学。它们靠什么打造了这些巨人?它们的教育中有什么深藏未露的秘密?一本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书《左手哈佛家训右手剑桥家训全集》通过一则则小故事,荟萃了流传至今的哈佛、剑桥最具成果的教子智慧,书中每个故事都蕴涵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深刻的生活意义,这些故事一直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千千万万有责任感的家庭。
作者简介 陈书,英哈佛大学教育心理研究专业,美国UCLA博士,并兼任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欧洲八所大学客座讲师,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在教育界被称为“将西方教育理念同东方教育观念成功混血的倡导者”,有“HerEducatIon(教育女皇)”之美誉。其子女亦在哈佛大学深造。目前定居台湾。
媒体推荐 最忠于现实的人,就是那个从现在开始投资于未来的人。
  ——哈佛大学语录
我的眼是剑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剑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剑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
编辑推荐 《左手哈佛家训右手剑桥家训全集》特点为:一部亲子共读的经典读本,常青藤盟校的教育精华,世界顶尖学府的育儿智慧,奥巴马,比尔盖茨,霍金,徐志摩等成才的摇篮。献给剑桥大学建校800周年。
目录
哈佛篇
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
改变观念,从而改变命运/3
推开机遇的大门/4
不要扼杀美的可能/5
为心灵点起一盏灯/6
用兴趣为自己导航/7
人生没有第二次选择/8
科学家不是天生的/9
毅力描画出更精彩的未来/1O
安逸不是人生的本来目的/11
用美德书写人生/12
永远不要想当然/13
给自己一点时间/14
不能流泪就学着微笑/16
用顽强的意志给自己加油/17
第1850次就是认可/18
梦想——打造成功的第一把钥匙
梦想指引人生/20
梦想是前进的动力/21
有梦想才会有成功/23
不要忘记最初的方向/2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5
让自己看到梦想的影子/26
给未来找一个适当的位置/27
用希望创造奇迹/28
从选定的高度开始生活/29
保持一份好胜心/30
给自己一个目标/31
有愿望才有奇迹/32
给孩子保留一份梦想/33
奇迹是这样诞生的/34
宽容——原谅别人而不要宽恕自己
宽容的艺术/37
宽容可以让人重获新生/38
永远不要心存报复/39
用笑容融化坚冰/40
小事最需要的是忘记/42
对朋友多一分忍让/43
从生活中学习爱与善/44
不要迷失在仇恨中/45
学会谅解,懂得宽容/46
谅解让人生的路更宽/47
用爱的胸怀包容一切/48
大度的智慧/50
责备他人之前请反思自己/51
宽容比惩罚更有意义/52
化敌为友是最高尚的行为/53
善行——照亮晦暗的角落
用关爱改变世界/55
雪中送炭/56
欣赏就是最大的鼓励/57
感谢我们的对手/58
良知不能妥协/59
善良的收获/60
常怀慈悲心/62
分享成功的荣誉/64
赞美的力量/66
善良的回报/67
微笑是可以相互感染的/68
给自卑的人一点鼓励/70
不要吝啬给予他人认同/71
成全他人的幸福/72
助人就是助己/73
心灵美才是真的美/74
亲情——最平凡的光辉
善待身边的人/76
有爱才有一切/77
幸运的支柱/78
给孩子一小时/79
无差别的母爱/80
付出比被爱更美好/81
亲情的投资/82
抽出时间多陪最爱你的人/83
教育与生命一起开始/84
善意的谎言也是美丽的/85
关爱是最宝贵的财富/86
平分生命/87
不可取代的亲人/88
暖洋洋的爱/89
伟大的母爱/90
友谊——架起彼此沟通的桥梁
友谊的真谛/92
慎重择友/93
朋友相处贵在忠诚与信任/94
友爱的力量/95
朋友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96
学会分享/97
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98
给朋友留一点空间/99
宽容比记恨更明智/1∞
把朋友的坏处刻在冰上/101
慎重对待朋友的建议/102
闲谈莫论人是非/103
小心人情伤害友情/104
合作才能双赢/106
一句赞美让你更受欢迎/107
快乐——享受生活的恩赐
看得开,快乐自然来/109
在快乐中学习/11O
快乐一直藏在你心底/111
快乐是一种美德/112
过程最重要/113
用博爱的心来营造美丽/114
不要只知索取/115
顺其自然,学会适应/117
快乐不只来源于财富/118
金钱之外更有快乐/120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121
意想不到的成果/122
简单的生活就是最快乐的/123
开启心灵之窗/124
劳动创造快乐/125
爱心——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
幸福的感觉/127
曾经有这样一些人/128
一件小事改变世界历史/129
自私会让自己失去更多/130
最勇敢的生命/131
勇气——泥泞中绽放的蔷薇
勇敢地面对一切/144
不要害怕命运的偏移/146
别给自己设限/147
不要急于绝望/148
心碍才是最大的障碍/149
推开虚掩的门/150
面对生活的灾难/151
勇敢地抓住机会/153
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155
用信念战胜风暴/156
敢于质疑/157
勇气是一切的开始/158
鼓励可使勇气倍增/159
敢于承认错误/161
沉着地面对危险/162
要有临危不惧的精神/163
智慧——永不停息的涓涓细流
听的艺术/165
从反面思考问题/166
花卉专家的话/167
损害他人与自己受损/168
智慧与教育的区别/169
选择性让步/170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172
改变自己/173
难听的实话与善意的谎言/174
选择怎样的人生/176
走出绝境,心态最重要/177
快乐也会成为陷阱/178
三条价值连城的忠告/179
给自己留条后路/181
生命的账单/182
学会欣赏隐藏的美/183
剑桥篇
……
序言 最佳的教育应该是心灵的教育,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改变孩子一生的转折点。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家庭最大的理想,也可以说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的理想。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仅有优厚的物质条件还远远不够,他们的心灵比身体更需要呵护。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未来是那么的神奇,它似乎远在天边,又仿佛触手可及,一切将如何发展,决定权就掌握在家长手中。称职的父母要用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孩子,用高尚的品德启发孩子,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精英。在孩子张开臂膀展翅高飞之前,父母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放眼未来,知识型的课本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良好性格与道德修养的培养成了我们新的关注热点,新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令我们更加认识到完美品质的重要性。
知识固然重要,但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却更为可贵。知识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丰富,能力的培养也不在一朝一夕,但人的性格与修养却不是这样,它们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从而也决定了一个人生命旅程的大致方向。
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所名校都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它们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教育机器,还是哺育领袖、楷模的摇篮。就在2008年1O月8日刚刚公布的最新《(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08全球顶尖大学排行榜》上,美国长春藤名校哈佛大学蝉联全球最佳大学,剑桥大学排名第三。
文摘 插图:


真诚的爱最令人感动
一个小男孩捏着枚一美元硬币,沿商业街一家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出售吗?”有的店主说没有,有的以为他在恶作剧,就干脆不理他。
天快黑时,终于有一家商店的主人接待了小男孩。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为什么要买上帝?”
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叔叔抚养他长大的。他的叔叔是一名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仍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等我买到了上帝,叔叔就会好起来。”他说话的模样显得很自信。
老人的眼睛湿润了,他问邦迪:“你有多少钱?”
“一美元。”邦迪说。
“孩子,现在上帝的价格正好是一美元。”
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一瓶叫做“上帝之吻”的饮料,他对邦迪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它,保准就没事了。”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他们对邦迪的叔叔进行了会诊。他们采用了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他。
邦迪的叔叔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得昏了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已帮他把钱付了,那个医疗小组也是这位老人花重金聘请的。
邦迪的叔叔感动不已,可是他却再找不到那个老人。后来,他接到一封陌生的来信,信中说:“先生,你能有邦迪这个侄子,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你,他拿着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生命。但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发自心底的爱!”善待生命在遥远的波斯尼亚,有个名叫费希玛的女人,她和丈夫及两个儿子生活在一个小村落里。有一天,丈夫从外地回来,送给了儿子们一个鱼缸和两条金鱼。次年,波斯尼亚爆发了战争。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费希玛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家园,不得不走上颠沛流离的逃难之路。在弃家奔逃之际,费希玛不知道等待她和两个孩子的将是什么,一切是那么慌乱,那么仓促。但在这样的时刻,费希玛仍没忘记那两条金鱼,它们不仅代表已逝丈夫的爱意,更是两条鲜活的生命。于是,她捧起金鱼缸从容地走向湖边,将它们轻轻放进湖水里。几年后,战乱平息了,费希玛和孩子们结束了逃难的生活,重新返回家乡。村庄成了一片废墟,处处都是荒
……
读书人网 >家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