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货币战争

发布时间: 2010-04-11 04:28:48 作者:

 货币战争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33928571/9787533928575
条形码:97875339285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众财智书系

内容简介 《货币战争》尝试投入远至古希腊的漫长历史,以发掘历史上的政治家、歹徒、间谍乃至平常老千是怎样为了赢得战争、搞垮对方的经济或者只是为了使自己发财而开始伪造货币的。20世纪欧洲最大的金融丑闻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世界刑警组织是如何诞生的?绿背美元诞生之初经历了怎样艰难的保卫战?
从这么多故事中不难看出,不论希腊萨摩斯岛的古代暴君,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中世纪君主,对美国开战的英国的帝王将相,法国革命的斗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皇威廉二世,对抗欧洲仇家的拿破仑波拿巴,南北战争中对抗南部同盟的北部联邦,对抗赫伯特胡佛的美国的约瑟夫斯大林,对抗英国及其盟国的阿道夫希特勒,抑或对付越南共产党和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中情局,没有人可以单单靠伪币赢得战争。恰恰相反,搞伪币的大部分人输掉了他们的战争,输掉了整个帝国或本人的财富。还有个别人,比如葡萄牙的阿尔维斯雷斯,无意之中引发了政局的变迁,给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基本都是负面影响。
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战争将来不会在世界上重演。人作为贪婪的造物,从人的本性看,几乎可以肯定,货币战争将永无止境。了解过去那些为首的伪币制造者成功和失败的手段和原因以及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或能有助于限制这类人带给将来的危害。作者坚信,《货币战争》将为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约翰K.库勒,美国记者兼作家,曾效力于美国广播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长期特约编辑。作为一位中东历史和政治专家,他是为数极少的在中东受到关注和信任的西方记者之一。他采访过几位中东地区的国家元首,与巴解组织的高层领导相熟。他因其在国际新闻报导中杰出的成就获得了美国著名新闻奖项乔治伯克奖(George Polk Award)。以他为首的ABC新闻现场报导组还曾赢得美国艾美奖。
媒体推荐 本书作者约翰K.库勒穷其一生,撰写了很多有关国际阴谋的书籍。本书的主题是伪币。更具体地说,他为读者展现了人们如何试图使用伪币,以此作为发动战争或夺取权力的途径。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枯燥的问题——书里有很多诸如货币、汇率,以及金本位等的术语,需要你集中思想。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主题,令我读,我思。
  ——威廉利思 英国《观察家》杂志
真希望这个真实的故事(指20世纪20年代击毁葡萄牙经济的伪币事件)是我的笔下之作。
  ——英国大师级惊悚小作家 埃里克安布勒
库勒提出了与众不同的问题,他所运用的资料来源令人印象深刻。
  ——美国《洛杉矶时报》
编辑推荐 《货币战争》是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金融骗子,纳粹党徙,政界精界,粉墨登场,伪币瘟疫,谍战风云,金融丑闻,史海钩沉。
20世纪欧洲最大的金融丑闻
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世界刑警组织是如何诞生的?
绿背美元诞生之初经历了怎
样艰难的保卫战?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警告说:“破坏通货是撼动现有社会根基最难以察觉却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货币战争》尝试投入远至古希腊的漫长历史,以发掘历史上的政治家、歹徒、间谍乃至平常老千是怎样为了赢得战争、搞垮对方的经济,或者只是为了使自己发财而开始伪造货币的。不论是希腊萨摩斯岛的古代暴君,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中世纪君主,对美国开战的英国的帝王将相,法国革命的斗士,对抗欧洲仇家的拿破仑,南北战争中对抗南部同盟的北部联邦,对抗英国及其盟国的阿道夫希特勒,抑或对付越南共产党和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美国中情局,没有人可以单单靠伪币赢得战争。恰恰相反,搞伪币的大部分人输掉了他们的战争,输掉了整个帝国或本人的财富。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战争将来不会在世界上重演。人作为贪婪的造物,从人的本性看,几乎可以肯定,货币战争将永无止境。
目录
第一章 “皇家魅力”和“烟龙”
印钞票历来是政府的最后一个招数。从18世纪90年代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到20世纪20年代的魏玛德国,面临胁迫的政府为了达到收支平衡,其手段便是急速扩大支付能力,使之超过其已有债务……通货膨胀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社会诚信的破坏以及经济的崩溃。

第二章 中东的伪币
华盛顿盛传这样一种说法:特勤局和财政部还没有公布的打算,因为一旦承认有数量如此之众的伪钞正在流通,对于美元已然动荡飘摇的国际地位不啻是雪上加霜。

第三章 东方造假西方帮
意大利黑手党卖掉毒品,并通过遍布全球的网络进行洗钱——俄罗斯黑社会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随后又将部分收益作为买家支付的货款转移至各个金融中心。

第四章 古老的伪币术
严苛刑罚更多地是应用于古罗马穷人身上,而在富人和特权阶层里,官方禁绝的制造伪币行为却是一种日益流行的消遣或者说行当。在这种经济自由的氛围之下,尼禄的国家造伪行为实施起来几乎就没什么难度,并最终导致了古罗马货币及经济在帝国最后几十年的彻底崩溃。

第五章 本杰明富兰克林vs乔治国王:美国开国时期的经济危机
日益弱化的大陆币必须同来源五花八门的其他各式货币作竞争。各州依然发行本州货币用于支付各项开销。与此同时,英方的大规模造伪行动仍然没有中止。市场遭到破坏、地产被毁、军人及平民的伤亡等因素可能也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到1777年底,国会发现,其财政收入中竟然有90%是已经大幅贬值、并且还在持续跌价的大陆币。

第六章 法国大革命:软钱对硬钱
而在使用货币作为打击敌国武器的问题上,拿破仑及其他几位十九世纪早期欧洲领袖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造伪是他们秘密武器库中的一件重要法宝。正统历史学家对这个话题要么避而不谈(也许是因为缺乏相关史料),要么就是含糊其辞。不过,纸币收藏家及钱币商手头有的是证物。

第七章 美国内战和绿背美元的诞生
1865年4月14日下午,林肯会见了蔡斯的继任者、财政部长威廉P.麦卡娄。麦卡娄简要描述了当前紧急的伪币问题,建议设立一个“常设永久机构,以杜绝伪币活动。”就在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被演员及邦联支持者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刺杀的那个晚上,林肯同意了这个提议。由于随后政坛的混乱局面及种种阴谋,特勤局一直拖延到1865年7月5日才正式成立,到如今一直存在。

第八章 英国的目标:颠覆德国经济
1914年战争……是代表英国,而非法国或比利时的利益……其目的便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彻底打垮德国,让它在经济上无法同英国抗衡。从1916年开始,除了战场上的军事战争外,一场有组织的经济战争也已打响,为的是彻底置对方于死地。

第九章 伪币作手、老千和法西斯分子:魏玛年月
就像诸如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期间发生的其他超通胀式“钱疫”一样,“真”和“伪”之间的界线变得很窄,人们干脆不再加以辨别。德国人匆匆忙忙要赶在涨价之前买进面包、菜豆、书籍,没工夫也没心思对购物所需的大摞钞票逐一检查。

第十章 葡萄牙:机灵老千搭台,独裁政权唱戏
20世纪20年代席卷了葡萄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伪币风潮带来的一项后果是国际刑警组织的建立和逐渐壮大,它已演化为今日世界的执法工具,即使不能说是全能的,至少可以肯定它很有用。

第十一章 斯大林的美元:恩将仇报
伪币行动的参与者,有许多简直就是格雷厄姆格林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影片里的角色,苏联女间谍莉迪亚斯塔尔在所有这些非常人物中显得格外耀眼。

第十二章 希特勒的伪币行动:二战的教训
货币体系一片紊乱。如果能以实物交易,没人愿意接受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伪币的泛滥让原本立足未稳的货币进一步贬值,它们很多都是在德国集中营造的。

第十三章 秘密行动vs稳定:从越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
国际刑警组织1994年的材料显示,美元伪币在该组织查获的所有伪币中占到80%左右。美国特情局的数据则显示,在美国以外发现的冒牌美元的面值总额在1992年为2490万美元,1年后激增到了1.2亿美元。
……
文摘 第一章 “皇家魅力”和“烟龙”
赚钱,赚钱,可能的话,老老实实地赚钱,如果不可能,那就不择手段地去赚吧!
——贺拉斯(公元前65~公元前8),《书信集》
2005年8月22日,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及几个州的执法官员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皇家魅力”和“烟龙”行动被公之于众。据他们披露,“皇家魅力”是一次干净利落的诱捕行动:当时有100多位客人——他们中的多数是外国人,也有几个旅居海外的美国疑犯——应邀去“皇家魅力”号游艇参加一次婚礼,游艇就停靠在新泽西州度假胜地大西洋城的港口。所谓的新郎与新娘实际上是美国联邦密探。他们早已打入了一个犯罪集体,这个犯罪集团走私伪造美元、非法制造贩卖假的“纽宝”、“万宝路”香烟以及毒品。这艘船上的货物中夹有面值440万元的超级伪币。
“烟龙”行动针对的是运抵西海岸的同类货物及伪币,所针对的罪犯其实与“皇家魅力”中的罪犯是同伙,具体细节没怎么向外界透露。不过很显然,此次行动的成功是反伪币工作人员通过在美国及海外各地长期细致的侦探工作换来的成果。8月20日到21日的那个周末,有59个人在美国及加拿大的11个城市遭到逮捕。其中有8个人还穿得衣冠楚楚,他们带着结婚贺礼,正准备去大西洋城参加所谓的游艇庆典。
这之后,又有87名亚裔人士及美国公民被指控走私伪币、毒品及假烟进入美国。联邦调查局还缴获了面值70万美元的假美国邮票、总案值4200万美元的假手表等假货以及价值几十万美元的摇头丸、冰毒、伟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就已获悉美元高仿伪币的存在,其油墨和各种防伪标志几可乱真。华盛顿封锁了伪造美元的消息,以避免打击公众对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的信心。不过,美国联邦特工及相关协作部门为此发起了对外称为“皇家魅力”和“烟龙”的行动。联邦特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起获了数百万计的美元伪币。
在美国,数量如此之众的超级伪币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加拿大流入了大量的100和50美元面额的美钞。这些钱首先被送到多伦多和其他地方的赌场清洗,随后现身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纽约以至迈阿密的各处赌场。
1989年之后,大量的超级伪币开始涌入欧洲并最终流到美国。这些伪币来自中东地区,并使克林顿政府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不过政府的遮掩工作做得比较好,这次危机并未广为公众所知。在2003年3月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前后,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也出现了大量制造伪币的现象。美国于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的理
……
读书人网 >投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