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18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806783679
条形码:978780678367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张建雄馋游系列
内容简介 论馋,恐怕作者比鼻孔插着两条管子还念念不忘《吃遍天下》的高阳还要馋。我们计算过他历年馋游的纪录,发觉除了南北两极和“黑色”非洲他没“吃”过外,世界各地厨房捧出来的东西,煎的、煮的、炒的、炖的、焖的、蒸的、烩的、熏的、烫的、熬的、炝的、煲的、煨的、烹的——you name it,他都尝过了。当然,还有“刺身”制作出来的各种美食。
日韩、东南亚一带绝对不能错过。
作者以其亲游日韩、东南亚之切身体验,于旅游之外,关注于饮食,别有一番风味,然之带出风土人情、世态炎凉则是天马行空,无可寻踪了。这得益于张先生的赤子之心,满腹经纶,普通一景一食,在他眼中、口中就已经非凡超绝,何况都是当地之人都憾于到过之地,品过之食。我们普罗大众当追随张先生的踪迹,先在书中做一番神仙之游,而后受其诱惑,非亲临其境体验一番,就属书中局外之意了。
作者简介 张建雄,香港出生。香港中文大学商学士、加拿大约克大学MBA。曾任职于美国及法国两大银行共28年,工作地点跨越欧美。近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EMBA课程教授,专攻跨国企业研究。
张君通晓英文法语,性好红酒美食,得工作之便畅游全球各地,遍尝各色美食,品评多方佳酿,谓为“馋游”。
本乎“相交同好,以飨同馋”之宗旨,张君将多年“馋游”心得之精粹,发而为文,遂成《馋游记馋》《馋话连篇》《馋游偶拾》《红酒心语》《法国试食行》等篇,因“馋”而著作等身,蔚为大观。
张君为香港《信报》专栏作家,著作还包括《二十年目睹金融怪现象》《日本经济发展四大教训》《管理经》《处世经》《消闲篇》《商鉴》等多部。
媒体推荐 书评
建雄兄嫂的“馋游”,仅“中国篇”已溢出他们的眼界,再加上欧美、
日韩的连篇食事,“当惊世界殊”,是今人讲饮讲食的基本知觉。
——(香港)林行止 香港《信报》社长、著名评论家
唐鲁录等前辈在吃的品味上,是国粹派。张建雄放开怀抱,华夷兼治…
…读张建雄的“馋游”,我们在意的不在其中滋味,而是他文字引发出来的
境界。境界是文化的一种面貌,也是张建雄“相吃”文字异于凡品的地方。
——(香港)刘绍铭 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
一般人吃喝玩乐都尽是消费而已,张氏是少有能为文者。欧阳修《醉翁
亭记》有云:“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香港)詹德隆 著名评论家、作家
编辑推荐 作者以其亲游日韩、东南亚之切身体验,于旅游之外,关注于饮食,别有一番风味,然之带出风土人情、世态炎凉则是天马行空,无可寻踪了。这得益于张先生的赤子之心,满腹经纶,普通一景一食,在他眼中、口中就已经非凡超绝,何况都是当地之人都憾于到过之地,品过之食。我们普罗大众当追随张先生的踪迹,先在书中做一番神仙之游,而后受其诱惑,非亲临其境体验一番,就属书中局外之意了。
目录
日韩篇
京都感怀
日韩记游
东瀛赏枫行记
冬日游伊豆记馋
京都感怀忆长安
……
文摘 书摘
银座偶拾
东京帝国饭店,前临公园,后近银座,是觅食的好去处。以前经济泡沫
未破裂之时,食店其门如市,曰曰排长龙,有些更是没有熟人推荐不要上来
。上回去过一家名为“气乐”的日本料理店,是要打出大集团的旗号才能订
到位,坐的仍是柜台,大厨现场表演,所有材料、液汁都已准备就绪,用玻
璃瓶盛好,临场移樽就碗,依样葫芦,或冷或热,但见其精,不见其粗,颇
也称心就口,食得干净利落。
食罢,老板娘见是外国来客,送客出门,合照留念,鞠躬如也。笔者也
乐得下次以照片作敲门砖,不必再劳烦他人。
若要转转口味,来个日式火锅,可以到“梅”,此店的牛肉火锅,已成
行成市,在东京已有六家,银座店得地利,必须订位。
笔者在欧洲备受疯牛症威胁,口中虽云不十白,心中难免顾忌,此日对
日本的神户牛,自然照单全收。此店的火锅酱料如酱油、胡麻汁都已到入瓶
出售的阶段,可见盛行,不过用完牛肉后,侍女相询是否用汤,答曰可,见
盛汤前,神态自若地先下白色粉末,问曰为何,侍女不知英文为何,答为好
味,再问急曰ajjnomoto,不禁释然,味精可谓深入日本民间矣。
若舍火锅,乃可尝大和馆的铁板烧全席,海鲜牛肉俱全,由大厨在席旁
烹煮,客人仍面对面坐,不必强看烧煮,理应如此。
(1996年12月23日)
P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