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119042998
条形码:97871190429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全景中国
内容简介 甘肃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散布着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遗存。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它像一条金藤结出了许多古代文明的硕果。仅以石窟为例,就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永靖的炳灵寺石窟等,由此,使甘肃成为世界闻名的石窟艺术之乡。
本书以横贯甘肃全境的古丝绸之路作为地域背景,重点介绍了沿线的主要石窟寺,那里的风光与人文特色,以及今日甘肃的风貌。对于想了解甘肃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有趣而有用的书。
对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如果进行掠影式的了解并不难,但要全方位深入了解中国,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在这方面,“全景中国”系列丛书希望能给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提供帮助。这套系列丛书的突出特点,是以省、市、区为单元,编辑出版若干册,每册独立成书,从不同的角度,文图并茂,介绍各地最具特色的看点。读者通过这些看点了解当地真实鲜活的日常生活、多彩的社会面貌、发展中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的信息资讯等。
媒体推荐 书评
对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如果进行掠影式的了解并不难,但要全方位深入了解中国,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在这方面,“全景中国”系列丛书希望能给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提供帮助。这套系列丛书的突出特点,是以省、市、区为单元,编辑出版若干册,每册独立成书,从不同的角度,文图并茂,介绍各地最具特色的看点。读者通过这些看点了解当地真实鲜活的日常生活、多彩的社会面貌、发展中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的信息资讯等。
编辑推荐 甘肃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散布着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遗存。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它像一条金藤结出了许多古代文明的硕果。仅以石窟为例,就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永靖的炳灵寺石窟等,由此,使甘肃成为世界闻名的石窟艺术之乡。
本书以横贯甘肃全境的古丝绸之路作为地域背景,重点介绍了沿线的主要石窟寺,那里的风光与人文特色,以及今日甘肃的风貌。对于想了解甘肃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有趣而有用的书。
对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如果进行掠影式的了解并不难,但要全方位深入了解中国,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在这方面,“全景中国”系列丛书希望能给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提供帮助。这套系列丛书的突出特点,是以省、市、区为单元,编辑出版若干册,每册独立成书,从不同的角度,文图并茂,介绍各地最具特色的看点。读者通过这些看点了解当地真实鲜活的日常生活、多彩的社会面貌、发展中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的信息资讯等。
目录
石窟文化源远流长
释迦牟尼与佛教文化
丝绸之路与石窟寺
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的宝库
绿宝石的传说
……
文摘 书摘
丝绸之路与石窟寺
公元前138年,受汉武帝的委托,以张骞为首的一个由百余人组成的出
使西域的队伍,离别长安向西进发,目的是为联合西域诸国共同夹击匈奴的
侵犯。在西去漫长的征途中,张骞及其随行者,穿戈壁,越天山,经过新疆
的伊犁、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一带),再越葱岭,到达大宛,又经由
大宛到达大月氏,然后再原路返回。这次出使西域,张骞饱经磨难,前后历
时13年,使汉王朝对西域诸国的政治、军事、地貌、物产,以及民情风俗等
方面有了初步的掌握和了解。
为了彻底击败匈奴的侵扰而与西域诸国结成联盟,公元前115年,张骞
率领300余人的出使团,带着大量丝绸、黄金和名贵物品,再次从长安出发
,出使西域。经过长途跋涉与万般艰辛,这个使团顺利地到达乌孙的赤谷城
(今伊塞克湖东南)。通过张骞的努力,西域等国进一步发展和密切了与汉王
朝的友好联系。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仅促成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王朝的相互信任、理解
与密切合作,也打开了西域各国乃至更多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的
交流。他所开拓的这条道路从此繁忙起来,使者、商客络绎不绝。
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希特霍芬首先使用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
来形容这条连接中国和西方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古代的长安城
(今陕西省西安市),而甘肃是这条路的重要地段。它从长安始发,向西北行
进,经陇山、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后,出玉门关、阳关,再继续沿
着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南北两条道路向西推进:南路自敦煌起,经楼兰
、若羌、于阗、莎车等地,再往西行,越过葱岭,进入大月氏,到达波斯之
后再往西行抵条支(伊拉克)到大秦(罗马);北路自敦煌出发经高昌、龟兹、
疏勒等地,越过葱岭到达大宛、康居,再往西经安息至大秦等国。
P12-13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