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社会科学应用方法论

发布时间: 2010-04-11 04:52:28 作者:

 社会科学应用方法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页码:26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801808929
条形码:97878018089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人文在线

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应用方法论》扼要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尽本方法,《社会科学应用方法论》内容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以及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并且重点阐述选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撰写论著等关键问题。《社会科学应用方法论》侧重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体应用方面的论述,对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从事科研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方宝璋,男,1 951年生,福建省莆田市人。历史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史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审计理论和音乐文化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财经监督史和区域文化的研究。完成专著10余部,代表作有《中国审计史稿》、 《宋代财经监督研究》、 《中华文化通志闽台文化志》、 《闽台民间习俗》、 《中国音乐文献学》等;在《中国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台湾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 《审计研究》、 《文史》、《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各级刊物报纸发表学术论文1 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其著作多部获国家图书奖、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第一章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1)
第一节社会科学概述(1)
一、科学与社会科学(1)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4)
三、社会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8)
笫二节方法概述(11)
一、方法的概念(11)
二、方法的重要性(15)
三、方法的多样性(18)
四、方法的类型(20)
五、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26)
六、方法功能的差异性和互补性(36)

第二章归纳法(42)
第一节归纳法的含义及其特征(42)
一、归纳法含义(42)
二、归纳法特征(43)
第二节归纳法的类型(43)
一、完全归纳法(44)
二、不完全归纳法(45)
三、穆勒五法(48)
第三节归纳法的应用(52)

第三章演绎法(56)
第一节演绎法的含义及其特征(56)
一、演绎法含义(56)
二、演绎法特征(57)
三、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关系(58)
第二节演绎法的类型(59)
一、直言三段论(59)
二、联言推理(61)
三、假言推理(61)
四、选言推理(63)
第三节演绎法的作用及局限(65)

第四章分析法(71)
第一节分析法的含义及其特征(71)
一、分析法含义(71)
二、分析法特征(72)
第二节分析法的类型(73)
一、矛盾分析法(73)
二、定性分析法(82)
三、定量分析法(84)

第五章综合法(88)
第一节综合法的含义及其特征(88)
一、综合法含义(88)
二、综合法特征(89)
三、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关系(94)
第二节综合的类型(96)
一、概念的综合(96)
二、模型的综合(97)
三、体系的综合(99)
79、学科的综合(101)
第三节综合法的应用(102)
一、综合与分析相结合(102)
二、综合的前提(102)
三、综合的原则(103)

第六章数学方法(105)
第一节数学方法的含义及其特征(105)
一、数学方法的含义(105)
二、数学方法的特征(107)
第二节社会科学数学化的趋势(108)
一、社会科学数学化的原因(108)
二、数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110)
三、社会科学数学化的进展(113)
第三节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几种数学方法(119)
一、数理统计(119)
二、微分方程(121)
三、数理逻辑(123)
四、模糊数学(124)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25)
一、计算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125)
二、计算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若干应用课题(126)
第五节数学方法的局限性(127)

第七章系统方法(129)
笫一节系统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129)
一、系统科学、系统思想、系统方法(129)
二、系统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130)
三、系统方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131)
第二节社会科学研究应用系统方法的程序(133)
一、成功运用系统方法的先决条件(133)
二、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133)
三、系统模型的构造(1 37)
第三节社会科学系统方法的广泛应Jfj(140)
一、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140)
二、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142)
三、在社会学中的应用(143)
四、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应用(144)
五、在历史学中的应用(145)
六、系统方法的普适性(146)

第八章社会科学研究选题(147)
第一节选题的原则(147)
一、学术性原则(147)
二、可行性原则(119)
三、特色性原则(1 51)
四、兴趣性原则(1 51)
第二节选题的方法(1 52)
一、通过发现问题选题(1 52)
二、从现实生活中选题(1 53)
三、从学科之间或学科内部的交接处或“空白区”选
题(153)
四、通过移植法选题(1 54)
五、预测性选题(1 54)
六、资料性选题(1 55)
……
文摘 第三节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几种数学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数学方法有数理统计、微分方程、数理逻辑、模糊数学等。
一、数理统计
(一)数理统计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普遍意义
人们往往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而获得资料或数据,经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作出推断,然后用于改造世界。然而,我们所取得的资料或数据往往参差不齐,其主要表现为偶然性。我们的任务是透过数据资料中的偶然性、随机性、模糊性和多变性,去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着的必然性、规律性。
数理统计正是我们完成上述任务的一项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因为它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更好地避开偶然性的干扰,获得更多的信息数据,或者在已获得的参差不齐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推断和预测,使其成为人们采取必要行动和决策的依据。或者,换一句话说,数理统计是对偶然、多变、模糊、随机现象中的必然性规律的一种数学刻划。
(二)概率论是数理统计的基础
在数理统计工作中,概率论知识是基础。概率论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在任何条件下都一定要出现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发生可能性相同的事件,叫做“等可能事件”;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叫做“不相容事件”;如果某一事件B发生时会导致另一事件A发生,则称“B有利于A”,等等。这些概念在概率论中都有严格的数学定义,并建立有严格的数学运算关系和公用系统。
后记 笔者自带硕士、博士生十几年以来,一直坚持给他们开设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其实,笔者对方法论并没有专门研究,只是感到科研方法论对研究生十分重要,尤其是那些“临床经验”,一般方法沦论著又言之甚少,因此自己就不揣浅陋,以“老马识途”自居,向广大青年学子讲授科研上的一些“临床经验”。
基于这种思想,拙著侧重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方面的阐述,具体地说,就是如何选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撰写论著,而对各种研究方法的介绍,如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以及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则主要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正由于拙著的这一主要特点,因此笔者将其书名定为《社会科学应用方法论》。
笔者十多年来在对硕士生、博士生开设科研方法论时,所得到的反馈是普遍反映较好,认为对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进行社科研究有帮助,而且好多“临床经验”是一般有关书籍未提及的。因此,笔者在开始撰写拙稿时,信心十足。但是随着撰写工作的不断推进,笔者发现自己学识有限,难以胜任这项工作。首先,作为社会科学应用方法论,涉及面太广,单单举例就不应局限于笔者熟悉的学科,应尽可能涵盖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等。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