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丰子恺研究史料拾遗补论

发布时间: 2010-04-11 06:33:17 作者:

 丰子恺研究史料拾遗补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页码:21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802148000
条形码:97878021480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丰子恺研究史料拾遗补论》以丰富的史料对过往丰子恺研究的缺失作了实证性的补遗和考论,资料翔实、论述有据,不仅梳理了众多丰子恺的遗文遗画,且揭示了丰子恺研究中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堪称当今学术界一都不可多得的实证性研究成果,更为丰子恺研究者提供了丰厚的研究史料。
作者简介 陈星,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磷究中心主任、编审,兼任浙江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杭州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著作有《丰子恺漫画研究》《弘一大师考论》《白马湖作家群》《丰子恺研究学术笔记》《人文自马湖》《弘一大师绘画研究》《李叔同谣湖出家实证》等。
编辑推荐 《丰子恺研究史料拾遗补论》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自序
关于杭州弘一大师之塔的筹建细节
关于丰子恺绘佛像的一则启事
丰子恺、朱镜宙关于为弘一大师造像的通信
《春晖》半月刊中的丰子恺
《教育杂志》等刊物中的丰子恺佚文
《觉有情》中的丰子恺封面画和佚画
《海潮音》中的丰子恺
再谈潘文彦先生
丰子恺赴重庆之缘
关于《儿童杂事诗》的拍卖
功德圆满
从两幅画看立达学园的立人观念
关于逃难中的“看风景”
立达同人笔下的白采
夏丐尊、丰子恺的“猫文”
丰子恺笔下的弘一大师
郑逸梅记录的若干史料
关于丰子恺谢绝弘一大师真迹
丰子恺与尤其彬
桐乡市档案局(馆)藏丰子恺文物
丰子恺旧居“日月楼”挂牌及说明牌文字
关于丰子恺与舒国华
关于丰子恺与李圆净的若干史料
丰子恺的佚信
图书过眼录
关于缘缘堂命名的时间
丰子恺与基督徒谢颂羔
朱晨光与丰子恺
维山的两篇关于《漫画(阿Q正传)》的文章
丰子恺对周作人的两次表态
丰子恺自述“第一本书”
关于丰子恺窃诗稿的无稽之谈
丰子恺与《导报》月刊
杭州“丰子恺艺术碑”方案审定会及皇亲巷旧影
从丰子恺一例封面设计和一例封面题字谈书画真伪
关于丰子恺与鲁迅的“撞车”
丰子恺绘学佛女郎插图
《觉讯》杂志对丰子恺的介绍
两首寄怀丰子恺的诗
姜丹书写赠丰子恺诗
《丰子恺》列入“送书下乡工程”
弘一大师、丰子恺铜像安置工程完成
濮存昕受聘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顾问
子恺意趣——“和谐杭州”漫画大赛
香港设立“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桐乡市丰子恺研究会召开第四届会员大会
桐乡举行丰子恺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后记
……
序言 笔者于2007年7月出版了《丰子恺研究学术笔记》(太白文艺出版社),受到许多丰子恺研究者和热爱丰子恺先生的读者的欢迎,以为此举“对读者进一步接近和研究丰子恺提供了一条捷径。”(2007年10月19日《文学报》)我在此书的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写这部笔记的目的主要是想把我所经历的有关丰子恺研究的往事介绍给读者,并把我所知道的有关信息提供给研究者,以帮助读者和研究者了解过往的丰子恺研究情形,以对读者和研究者进一步了解、研究丰子恺有所助益。对于这一类学术笔记,我还将继续写下去。”我确实有将这一类学术笔记继续写下去的意愿,但当时也并未想到会立即着手写作。然而就在此书出版后的次月,即2007年8月,我居然就开始写“续编”了,其原由是我在网上读到了一篇题为《大师丰子恺,留给我们的悬念还有多少》的文章。
《大师丰子恺,留给我们的悬念还有多少》一文发表在嘉兴在线新闻网(2006年4月28日)。文章就丰子恺研究等情况作了回顾和分析,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个人对该文表示赞同的态度。就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话引出了我的一些关于丰子恺研究的意见:“观察国内关于丰子恺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首先,国内专业研究丰子恺的团体和机构不多,潜心研究其艺术的人数也不多,到目前为止,只有杭州师范学院(按:今杭州师范大学)成立了‘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而如果翻阅国内的人文科研成果目录,则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看到一个人发表了研究丰子恺的论文,但是却找不到他对丰子恺的后续研究文章,好像研究者大多在丰子恺研究上蜻蜓点水,一掠而过。研究中心主任陈星为我们分析了这种现象:‘丰子恺的艺术,无论是漫画还是随笔,都给人一种通俗、平易近人的感受,这非常有利于丰子恺的艺术深入人心,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这也带来一个负面作用,那就是人们总会觉得丰子恺的艺术通俗浅显,缺乏深入研究的价值。
文摘 插图:


《春晖》第14期(1923年6月16日)题为《王文琪先生代授英文》的信息日:“本校中学部A、B两组英文科,从朱少卿先生赴绍后,暂由朱先生托图画音乐教员丰子恺先生代授,已志前期本报。从前月25日起,本校已聘王文琪先生专行代授英文了。”按:从时间上推算,丰子恺本次代授英文课,为期1个月左右,但也就是在该年,丰子恺写有《英文教授我观》一文(作者自署写作时间是“1923,耶稣降诞节的前夜”),后刊于1924年1月1日的《春晖》第22期上。
《春晖》第15期(1923年7月1日)题为《夏期教育讲习会筹备事项续记》的信息介绍:“本校和鄞县、绍县、余姚、萧山和上虞五县教育会共同发起白马湖夏期教育讲习会,准于8月1日开讲一节已经志在前期本报里面。近由本校在上海敦请讲员,承教育界中许多知名士,允为届期莅校,实行讲演,兹将已约定各先生及其所讲题目列后:……音乐图画教授法——丰子恺先生……”。
《春晖》第16期(1923年10月1日)题为《本年度的教职员》的信息记录了该年学校的教职员名单,他们是:经亨颐(校长)、刘祖征(总主任兼公民历史地理日文教员)、刘薰宇(教务主任兼数学教员)、王士烈(舍务主任兼英文教员)、章育文(庶务会计主任兼数学手工教员)、夏丐尊(出版主任兼国文教员)、卢绶青(自然科教员)、丰仁(图画音乐英文教员)、赵益谦(体育主任兼小学教员)、雷清尘(女管理员兼图书室主任)、徐浩(小学主任)、陈伯勋(助理员兼书记)、许松年(助理员)和葛维生(校医)。
《春晖》第16期(1923年10月1日)中还有题为《中秋之夜》的记载:“今年中秋在阳历9月25日,适为开学后第一次‘五夜讲话’之期,晚餐全体醵资(每人小洋一角)过节,藉破学窗生活的平板干燥。夜,丰子恺先生讲演,话题为‘裴德文与其月光曲’,讲毕,即就洋琴弹奏月光曲一遍。乐圣裴德文的坎坷的一生和月光曲清远的音节,都使听众感动而神往了。”按:丰子恺《裴德文与其月光曲》一文后刊于《春晖》第16期(1923年10月1日)上。这是一段很好的传记材料,日后若有人再写丰子恺的传记,此为生动的素材。
后记 笔者曾于2007年7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过《丰子恺研究学术笔记》。此后便陆续开始写此书的续集。今“续集”撰就,蒙团结出版社垂爱,以《丰子恺研究史料拾遗补论》之名出版。
写此书的目的,为的是进一步深化丰子恺研究,并为此项研究事业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学术在发展,研究界的新生力量也在成长。笔者撰写此书,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将来的研究者起到“铺路石”的作用。
笔者从事丰子恺研究已有27个年头。这是一段不算很长,但也绝对不能算短的经历。眼下,笔者在这项研究中尚余最后一个课题,即计划在3年内撰写《丰子恺的生平与艺术》,从而在本人步入该项研究的30年时完成自己的丰子恺研究使命。
曾在一位长者的口中听到这样一句话:“要欣然地接受被淘汰,并且享受被淘汰!”善哉此言!此言亦妙哉!笔者自知才疏学浅,不过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罢了。如今年岁已向退休的时限逼近,快快作好被淘汰的思想准备,并欣然地享受被淘汰的滋味。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