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802066654/9787802066656
条形码:97878020666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外文书名:Vies des hommes iiiustres
内容简介 《名人传》(名师伴读版)强调自由精神,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贝多芬: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这个表面如此狂傲的人,在世时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他不敢表露出来,不敢让人知道他的弱点,只好选择离群索居。然而,耳聋时的一次演出几乎毁了他。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也没有。但是,贝多芬接受了现实,承受了上天给予他的痛苦的命运。因此,他也成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米开朗琪罗:忧郁症患者,是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享受痛苦、舍弃欢乐的英雄。作者让我们了解到了米开朗琪罗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理,他有着对自己行为的极端厌弃,因为就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弱者、一个十足的懦夫。心灵的折磨和奴隶般无休止的劳作,使他一生饱受折磨,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狱。
托尔斯泰:一个自我折磨、自我折腾的人,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他很早就拥有了财富、荣誉与地位,但他却像一个疯狂的信徒一样,不断地解剖自己,不断地忏悔,以至于为了自己的信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世俗的欢乐,最后做了一个离家出走的耄耋老者,客死荒郊。
在这三部传记中,作者用心描述了三位伟大艺术家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对生命中苦难的承受,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看到了这些高大伟岸的身躯后所藏着的一切。他们和我们一样,经受着生命的各种洗礼,甚至遭受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但他们依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和文化遗产。无法解脱的痛苦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命的养料,这正好应验了一句名言:“痛苦是有益的,因为至少痛苦时我们没有作恶。”在痛苦的烈焰中,他们离开人世,独自化身为灰烬,同时也被烈焰锤炼,成为贵重的金属。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年),法国著名作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80年全家迁至巴黎。1889年高等师范院校毕业后,写了不少剧本。其中《群狼》、《丹东》和《七月十四日》合称为“革命戏剧”,《理智的胜利》是罗曼罗兰戏剧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1903年,罗曼罗兰发表《贝多芬传》,引起当时公众广泛关注。随后他开始撰写古今名人传记,宣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先后发表《米开朗琪罗传》、《弥莱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名人传记。他的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他经过近十年酝酿和写作,于1912年完成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罗曼罗兰因此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5年,为了表彰“他在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编辑推荐 我的体力比以往更加地随着智力的发展而增强……
我的青春——是的,我感觉到它了——才刚刚开始。
我每天都在接近我能够隐约看到但又无法确定的目标……
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病魔,我将拥抱世界!
《名人传》(名师伴读版)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最杰出的传记作品集,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目录
贝多芬传
序言
贝多芬传(精读)
贝多芬的遗嘱(精读)
书信集(精读)
思想集
米开朗琪罗传
序言
米开朗琪罗传
序篇
上篇斗争
下篇舍弃
结束语
托尔斯泰传
序言
托尔斯泰传(精读)
托尔斯泰的遗作简析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反响
托尔斯泰逝世前两个月写给
甘地的信
历年考题
……
序言 罗曼罗兰(1866—1944年)是法国20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在中国读者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原因是他的那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2—1991年)早就在中国翻译出版,且颇受读者青睐。罗兰的现实主义才华通过该小说的篇章强有力地显示了出来。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罗兰的功绩在于他不仅以来自人民和接近人民的知识分子的可爱形象与这一切相抗衡,而且还表现了正是在这些普通人的身上所体现的真正的民族精神。这些普通人包括克利斯朵夫的朋友、诗人奥利维,他的姐姐、女家庭教师安多娜特,工人埃玛努尔
文摘 贝多芬传
“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1792年手册)
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红色的阔脸庞,只是到了年岁老时脸色才变得蜡黄,病态,特别是冬季,当他蛰居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他额头突起,宽大。头发乌黑,厚实浓密,好像梳子都从未能梳通过,毛戗立着,似“墨杜萨头上的蛇”。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使所有看到它的人都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会弄错其细微差异。由于两只眼睛在一张褐色悲壮的脸上放射出一道粗野的光芒,人们一般都以为眼睛是黑色的;其实不是黑色的,而是蓝灰色。这两只很小而又深陷的眼珠兴奋或激忿时会突然变大,在眼眶里转动,映出它们夹带着的一种奇妙真理的全部思想。它们常常朝天投去一抹忧愁的目光。鼻头宽大短方,一张狮面脸。一张细腻的嘴,但下唇向前超出上唇。牙床十分可怕,仿佛连核桃都能咬碎。右下颏有一个深深的酒窝儿,使脸看上去很不对称。莫舍勒斯说:“他笑起来很甜,交谈时,常带着一种可爱而鼓舞人的神情。与之相反,他的笑却是不对劲儿的、粗野的、难看的,但笑声并不长。”——那是一个不习惯欢乐的人的笑。他平时的表情很阴郁,似“一种无法医治的忧伤”。1825年,雷斯塔伯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揪心的痛苦”时,需要竭尽全力来忍住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