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46102111/9787546102115
条形码:97875461021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e Chinese Shate in Ming Society
内容简介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讲述了:明朝(1368-1644)是一个商业扩张、文化革新的时代,它因此也形成了延续至今天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本卓尔不群的著作中,一位杰出的中国史研究学者重新省视了国家、社会之闻的关系。与之前学术界总是强调国家具有强大的支配力不同,作者认为,正是社会领域内对商业关系、社会网络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所作的极端反应,才导出了明朝稳定而动态的国家体制。这本充满想象力的学术反思之作,相信能使那些对中国发展感兴趣的学者及青年们有所获益。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lly Brook)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有著作十余种,其中已译为中文出版的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
译者简介:
陈时龙1977年出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思想文化史,著有《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一1626)》、《正说明朝十六帝》(合著)等。
媒体推荐 著名中国学家正民颠覆东方专制主义模式的明史论述;
一幅比小说还易产生现实联想的明代社会画卷。
——葛兆光
国家在明代的发展是超前的,而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国家形成却是断断续续的、不平衡的;中国与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形成的特征,要求我们有一种相对的观点,因为即使过程也会有所不同;中国国家超前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力量限制国家发展为绝对权威的顽强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却没能建立起能够迫使国家重新协定其权威的社团结构。
——卜正民
编辑推荐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是由黄山书社出版的。
目录
图表目录
致谢
导言:南昌墓地案001
第一部分 空间
第一章 乡治的空间组织025
第二章 叶春及的方志图067
第二部分 田野
第三章 江南圩田及其税收093
第四章 北直隶的水稻种植119
第三部分 书籍
第五章 明中期的藏书楼建设149
第六章 国家检查与书籍贸易176
第四部分 寺庙
第七章 在公共权威边缘:明代国家与佛教207
第八章 国家体制中的佛教:北直隶的寺院记载236
结论:明史研究中的“国家”270
参考文献284
索引309
……
文摘 插图:

在叶春及要求父老绘制当地地图的命令中,他明确要求父老们使用他从罗洪先的地图册中所吸取的网格法。我们曾说过,这一工程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也许,在如何应用罗洪先的绘图法的问题上,叶春及只是任由父老们自己去领会。如果是这样,那么看来父老们是以一种很官僚式的方式,来对待叶春及的要求。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将当地原有的地图勾勒到网格中。表面看来,他们已然使用网格绘图法,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逐个小方格地对他们所在地区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转录到网格上。
叶春及第二次尝试“罗太史让其巧以图吾邑”,[19]则是在严密的监督下完成的。他召募了“弟子员之博古者”来帮助他汇编这一工程所需要的文件,并且向他们讲解了网格绘图法,以便他们编绘地图。(20]接着,他动员当地的父老、里长们在里的层级上帮助绘制各里的地图。合计有155幅分地图绘制完成。叶春及把它们拿来,用它们作为构建每个“都”的地图的原材料,而“都”是县与里之间的主要行政单位。惠安县在明初有34个都;到16世纪,其中7个都被合并到其他的都之中,总数变成了27个。于是,叶春及就绘制了27幅都的地图。
为绘制这些地图,叶春及设立了网格,其尺寸则按以下的估算来设定。根据1530年的地方志,惠安县面积为纵90里、横80里(后来叶春及发现这些数据也是不准确的)。由于惠安县大约包括30个都,叶春及若按这一数目对全县范围(约7200平方里)进行划分,则平均每都的面积约240平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