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43650622/9787543650626
条形码:97875436506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宋朝的妙人们-三人成宋》的创作初衷,旨在用轻松舒畅的笔触,去探寻南北两宋皇帝、士人以及武将各类人群的精神世界。重点在凸显人性和个性。
因为有宋一朝“不杀上书言事者”,且谏官可以“风闻奏事”,所以这是封建社会中国文人最为活跃的时代。这种政治气候的宽松,使得士大夫的创造性得到空前发掘,因而也就有了各类极具鲜明特色的人物,苏东坡旷达、王安石迂阔、司马光敦实、寇准高迈……
作者简介 梵狮子,真名王佳,四川省北川县人,现游学西安古城。 规规矩矩生活,按部就班求学,仰慕魏晋风骨,喜好谈玄说妙,文史推理亦有所涉猎,好读书,不求甚解,以此为乐。 尝作“秦岭神脉”,后入四川作协,时舞文弄墨,每得意忘言。
媒体推荐 这是一部弥漫着文人气质的严肃史学作品,却写得如同悬疑小说一样引入入胜,史料典故信手拈来,名人轶事目不暇接,值得期待,更值得珍藏。一个80后的年轻人有如此功底,确实令人欣喜。
——《幸存者》李西闽
在目前有关宋朝的同类作品中,这还是唯一一本让我打开阅读后能够清楚地知道作者的确认认真真读过不少笔记小说的作品——她不是在翻译《宋史纪事本末》或《长编纪事本末》。梵狮子虽是用轻松甚至调侃的语调讲叙赵宋建国之初的故事,但这故事却是可靠的。
——《新宋》阿越
一段充满戏谑、绝望、死寂、新生的时光,梵狮子以女性的睿智,解剖刀的笔法,揭示出隐藏在我们体内的宋代先人们。
——《逝去的武林》徐皓蜂
在恢宏的历史背景下探讨个体的人性,使得本书别具特色,用料十足,火候老到,有趣而耐读。
——《沧海》凤歌
赵匡胤是罕见的没有大肆屠戮开国功臣的帝王。宋代让文人的地位尊崇达到历史的顶蜂。用岁币换来和辽国的百年和平,也并不比汉唐的公主和亲政策下作。汉文化几乎不需要用武力来维护和传播,强大的同化功能让诸多入侵的外族变成历史一隅的概念化符号。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果说《汉书》可以下酒,狮子这本书,则适合品茗而读,方不负徜徉其中的宋朝妙人们。
——《职场屠龙术》白衣卿相
和读者一样看惯了男子对历史指指点点,突然换成一个80后的mm侃侃而谈,不免先吃一惊,然而更吃惊的应该还是通读全书后……
——《宅是一个人的狂欢》余一梅
目录
第一章 从一位神仙说开去
第二章 免死铁券失效了
第三章 匡胤同志二三事
第四章 两个政治家的失败史
第五章 那些叱咤的旧日英雄
第六章 江南臣子的个案分析
第七章 春花秋月之七宗罪
第八章 敏感的中年人
第九章 领导不等于天才
第十章 从三驾马车到同床异梦
第十一章 两个聪明人
第十二章 男人和女人的战斗
第十三章 外练筋骨皮和内练一口气
第十四章 天子门生们的八卦新闻
第十五章 后院起火了
第十六章 至道建储
……
文摘 第一章 从一位神仙说开去
关于一个王朝的历史,却要从神仙开始,确实有一点荒腔走板的野路子风格。不过现状就是如此,关于古人,无论如何严肃的史学家,如果在他的著作里没有神仙穿梭,世人非但会怀疑其治学态度,而且多半丧失了阅读的兴趣。
中国人对神仙的态度一贯是友好的,这友好中,又饱含着深深地羡慕。在古代,如果非要对职业进行排名的话,神仙应该是位列前三甲的。
首先,这一行有一个垄断的专利——点石成金化汞为丹,他们借此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卧在白云之上喝酒,盘坐于松树下弹琴。不像老百姓,为了柴米油盐,要处处仰人鼻息,关注老板的脸色,搞不好随时卷铺盖走人。
除此之外,神仙的工作地点位于虚无缥缈的“方外”,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受任何人的约束,如果他们偶然跳下来为世人指导一下工作,后者多半要感激涕零,赶紧写进家谱纪念。
这一点,皇帝也不能例外。
话说有一位道门始祖老聃的同乡,此人早年科举不第,失意之下,就隐居到武当山九室岩辟谷炼气,自号扶摇子,闲来作诗八十一首,讲的都是导引炼丹的技术,编成《指玄录》流传于世。
隐居既久,周围方圆百里的百姓都知道有这样一个奇人,最擅长一样本事,那就是——睡觉!
根据我们的常识,睡觉不属于特异功能。
但是这位道士将这一件平凡无奇的事,做得风生水起,他经常一睡就是几个月,乃至数百天,即便在醒着的时候,也不吃东西,每天至多喝几杯酒而已。最后,终于惊动了英明神武的周世宗,将他召到宫内关起来,经过周密实验,果然一个多月长睡不醒。
周世宗的世界观受到震撼,等神仙醒了,就急忙召见,请教了一些比较基础性的纯学术问题,比如说神仙怎么点石成金,如何平地飞升。
神仙呵呵一笑说,你是天下君王,应该以苍生为念,留意炼金这种小伎俩实在是有点不合适!
周世宗默默不语,挥手放还山中。
之后不久的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当周世宗北征契丹归来,在路上身染沉疴,大概还意识不到,当初那个颇能睡觉的奇人,有一个多么惊人的秘密,没有对他吐露!
看到此处,读书人都应该意识到了,这位神仙,便是赵宋王朝的义务宣传员,兼天庭联络办主任,陈抟老祖。
在赵氏兄弟没有当皇帝之前,他们每一段生命历程中,都留下这位神仙的影子。
最初,太祖的母亲杜太后,用扁担挑着两个儿子避难时,遇到陈抟,陈抟就说: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担挑。
再后来,陈抟骑驴在长安大街闲逛,遇到了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