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页码:19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313043929
条形码:97873130439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记忆与现实中的江南水乡,将诗意般的“小桥流水人家”还原真实。水乡人濒水而居,为世人留下千古绝唱的石桥、石街、石岸、石埠头,沿河鳞次栉比的白墙灰瓦可谓江南独有,更别提闻名遐迩的江南园林了。水乡虽美妙。古镇存世少,人家更何在?散文式的叙事加上精细的钢笔画,既是往事的记忆,也是今天的实录。将理性的思考转呈通俗的文字,业内外人士均可随手翻阅,权当饭后茶余的消遣。
作者简介 林峰,1956年生,下过乡,当过工人,文革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教师,上海交大安地建筑设计公司建筑师。主业从事教学,副业做建筑设计与研究。
编辑推荐 “小桥流水人家”,不用说,这是江南地区才会有的意境。江南地区河道纵横,湖荡罗列,为了适应这种多水的自然环境,江南城市有其独特的水陆交通体系和民居建筑形态,并组合成有江南特色的城市空间,达到了生态、文态的有机统一。
本书从江南水乡的河、船、桥、水巷、建筑等方面细细地品味特属江南的风韵。
目录
一、江南的河
1.水河
2.水路
3.水乡
二、江南的船
1.水乡的船
……
文摘 书摘
翻开地图一看,浙江、上海、江苏的地理位置是沿黄海和东海南北走向
,在中段有长江人海口的长江口、钱塘江人海口的杭州湾,下段有椒江人海
口的台州湾、瓯江人海口的温州湾。在江浙沪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长江
以北有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微山湖(与山东交界);长江以南有太湖、
阳澄湖、淀山湖、湖、石臼湖、长荡湖;而浙江境内多山,几乎没有什么
大的天然湖,主要是为水力发电之用的水库,如新安江水库、陈蔡水库、长
诏水库、长潭水库、紧水滩水库;其中新安江水库就是著名的千岛湖。历史
上江南就是因这片水域而扬名的。
长江下游在江苏境内,浙江境内的新安江、桐江、富春江、钱塘发达,
历史上江南发达的文化经济区: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就处在这两江之间。
这个地区正好处于北纬30°至32°之间,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
润,四季分明。
地图上看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河流纵横交错,河流的端头连着大小
湖泊和水荡,这千年绵延不断的水网加上温湿的气候,一直是中国历朝历代
的天然粮仓,同时也孕育出江南无数大小水乡,如太湖流域的苏州、周庄、
同里、木渎、朱家角、金泽、角直、锦溪;杭嘉湖平原的杭州、嘉兴、嘉善
、桐乡、乌镇、南浔、西塘。其实,早期这一带大多数城镇都具有水乡特征
的布局,随着水域的改造和城市化建设,很多水乡逐渐失去了原貌,被千镇
一面、千城一貌的新建筑所代替。就是我们今天保留下来的几个著名的水乡
古镇,也只是当地的一小块历史保护区域罢了。
自古,杭州的变迁离不开江河湖泊的变迁。新安江、桐江、富春江及钱
塘江,古代称“浙江”,是浙江省的最大河流,据说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
南、皖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的主峰六股尖的东坡,源头为冯村河,河水由西
南向东北流动,沿率水、新安江、桐江、富春江、钱塘江,注入杭州湾,全
长605公里。
杭州不仅具有丰富的江水,内河资源也非常充沛。古代杭州城内河道众
多,纵横交错。由于历史久远及自然与人为的因素,市区河道变迁甚大,原
来的市河、茅山河、里横河等已完全湮废。现存的市区主要河道如中河、东
河、贴沙河、古新河等也已经改造。浣沙河原为一条市河,其命名与“西施
浣纱”的传说有关,20世纪19年代被改建为防空坑道,坑道上为浣沙路。政
府现在意识到浣沙河的环境与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