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3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4114304/9787564114305
条形码:978756411430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第4版)》在“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旨在详细阐明光通信技术基本原理的同时,尽可能结合光通信系统与设计的实际,以及光通信的新技术、新发展,以满足高年级本科生及低年级研究生学习光通信技术的需要,同时亦可供从事光通信技术工作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读者只要具有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及电磁场理论的基本知识,就可阅读《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第4版)》。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光通信的特点、历史、系统结构组成;第2章介绍光纤传输原理与特性、光无源器件;第3章介绍光源与光发送机,包括半导体光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特性;第4章介绍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对光接收机的性能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第5章对半导体光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原理、特性进行详细讨论;第6章为光通信系统,首先对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性能进展及设计进行详细介绍,接着对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及更复杂的光纤通信系统,如相干光纤通信、波分复用(WDM)系统、孤子通信系统等进行讨论;第7章为光网络,在简要介绍网络拓扑结构、光交换的基础上,着重介绍sDH同步传送网及wDM光网络,最后介绍光接入网。
目录
1 光纤通信概论
1.1 光纤通信技术的演进
1.2 信号及调制
1.2.1 脉冲编码调制
1.2.2 基本信息速率
1.2.3 调制码型
1.3 光通信系统
2 光纤
2.1 概述
2.2 光线在光纤中的传输
2.2.1 阶跃光纤中的光线分析
2.2.2 梯度光纤中的光线分析
2.2.3 平面光波导
2.3 光纤的波动理论
2.3.1 波动方程
2.3.2 归一化变量
2.3.3 贝塞尔方程的场解
2.3.4 特征方程
2.3.5 线偏振模及其特性
2.3.6 传播常数B与归一化频率V的关系
2.3.7 光纤中的功率流
2.3.8 单模光纤
2.4 光纤的损耗特性
2.4.1 材料的吸收损耗
2.4.2 光纤的散射损耗
2.4.3 辐射损耗
2.5 光纤的色散特性及带宽
2.5.1 群时延和时延差
2.5.2 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2.5.3 高斯脉冲在单模光纤中的传播
2.5.4 偏振模色散
2.5.5 模间色散
2.5.6 光纤的传输带宽
2.6 单模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
2.6.1 媒质中的非线性效应
2.6.2 光纤中的受激散射效应
2.6.3 非线性折射率调制效应
2.6.4 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方程
2.7 光纤光栅
2.7.1 基本工作原理
2.7.2 耦合模理论及布拉格光栅的滤波特性
2.7.3 啁啾光纤光栅
2.7.4 长周期光纤光栅
2.7.5 抽样光栅
2.7.6 光纤光栅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2.8 无源光器件
2.8.1 光纤的连接与光纤连接器
2.8.2 光纤分路器及耦合器
2.8.3 GRIN透镜连接器
2.8.4 光隔离器和光环行器
2.8.5 光开关
2.9 聚合物光纤与光子晶体光纤简介
2.9.1 聚合物光纤
2.9.2 光子晶体光纤
习题
3 光源与光发送机
3.1 半导体中的光发射
3.1.1 光的吸收与发射
3.1.2 半导体的光发射
3.2 发光二极管
3.2.1 发光二极管的结构
3.2.2 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
3.3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3.3.1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3.3.2 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3.4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3.4.1 P—特性
3.4.2 模式特性与线宽
3.4.3 调制特性
3.4.4 波长调谐特性
3.4.5 噪声特性
3.4.6 半导体激光器的安全使用
3.5 光发送机
3.5.1 光载波的调制
3.5.2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3.5.3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3.6 光源与光纤的耦合
3.7 光源的外调制技术
3.8 光子集成光源
习题
4 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4.1 概述
4.2 光检测器
4.2.1 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4.2.2 光检测器的主要工作特性
4.2.3 高带宽光检测器
4.3 光接收机的噪声
4.3.1 光接收机中的噪声源
4.3.2 接收机等效电路及放大器电路噪声
4.3.3 光检测器噪声
4.3.4 背景噪声
4.3.5 光检测器信噪比
4.3.6 等效噪声功率
4.4 模拟接收机的噪声及信噪比
4.4.1 均方信号电流
4.4.2 等效噪声带宽
4.4.3 信噪比及接收灵敏度
4.5 数字接收机的噪声分析
4.5.1 概述
4.5.2 数字接收机的分析模型
4.5.3 信号分析
4.5.4 放大器电路噪声
4.5.5 光检测器噪声
4.5.6 输入输出脉冲形状
4.6 光接收机前置放大器
4.6.1 高阻抗前置放大器
4.6.2 互阻抗放大器
4.6.3 动态范围
4.7 数字接收机的误码率和接收灵敏度
4.7.1 数字接收机的误码率
4.7.2 数字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
4.7.3 光前置放大器接收机
4.7.4 影响灵敏度的其他因素
4.7.5 数字接收机的灵敏度极限——量子极限
4.8 数字接收机中的定时提取与判决再生
4.8.1 定时提取
4.8.2 判决再生
习题
5 光放大器
5.1 概述
5.1.1 半导体光放大器
5.1.2 掺铒光纤放大器
5.1.3 光纤拉曼放大器
5.1.4 光放大器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5.2 光放大器基本特性
5.2.1 增益和带宽
5.2.2 饱和输出功率
5.2.3 噪声特性
5.2.4 光放大器存在的问题
5.3 半导体光放大器
5.3.1 基本工作原理
5.3.2 增益特性
5.3.3 功率输出特性
5.3.4 带宽特性
5.3.5 噪声特性
5.3.6 多信道放大特性
5.3.7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应用
5.4 掺铒光纤放大器
5.4.1 基本工作原理
5.4.2 增益特性
5.4.3 功率输出特性
5.4.4 噪声特性
5.4.5 多信道放大特性
5.4.6 宽带EI)FA
5.4.7 EDFA的应用
5.5 光纤拉曼放大器
5.5.1 耦合方程组
5.5.2 增益特性
5.5.3 噪声特性
……
6 光纤通信系统
7 光网络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
序言 本书第3版出版至今已有5个年头了,光纤通信市场在经过了一段艰难的隆冬时期之后,撇去破碎的网络泡沫,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光纤通信技术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第3版使用过程中,有关院校的师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作者一方面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需要对第3版进行一次修订了。
鉴于上述原因,第4版对第3版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订,特别是改写了第1、5、6章,增加了第7章;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还补充了大量的例题。
与第3版一样,第4版也为选用本教材的教师备有教学支持光盘,如需要可向东南大学出版社索取。
对于书中的不足与不妥之处,敬请不吝赐教。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