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机械制图:机械类

发布时间: 2010-04-12 07:26:07 作者:

 机械制图:机械类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
ISBN:7040097966
条形码:97870400979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机械制图(机械类)》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试行)》,并结合近几年教改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书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体,轴测投影,常见的立体表面交线,组合体,图样画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换面法,展开图,焊接图,计算机绘图简介等。与《机械制图(机械类)》配套,同时出版《机械制图习题集》。
《机械制图(机械类)》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高、技工、成人中专等)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机械制图(机械类)》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 常用绘图工具、用品及其用法
第二节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第三节 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五节 草图的画法

第二章 正投影法和三视图
第一节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第三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一节 点的投影
第二节 直线的投影
第三节 平面的投影

第四章 基本体
第一节 平面立体
第二节 回转体
第三节 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第五章 轴测投影
第一节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画法
第三节 斜二轴测图画法简介

第六章 常见的立体表面交线
第一节 截交线
第二节 相贯线
第三节 截断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第七章 组合体
第一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第二节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
第六节 模型测绘

第八章 图样画法
第一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其他表示方法
第五节 读剖视图
第六节 各种表示方法的应用举例
第七节 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九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一节 螺纹
第二节 常用螺纹紧固件
第三节 键、销连接
第四节 齿轮
第五节 滚动轴承
第六节 弹簧

第十章 零件图
第一节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第二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第三节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第四节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第五节 常见典型零件分析
第六节 零件测绘
第七节 读零件图

第十一章 装配图
第一节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第二节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第三节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和明细栏
第五节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第六节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二章 换面法
第一节 换面法原理
第二节 换面法的基本作图

第十三章 其他图样
第一节 展开图
第二节 焊接图

第十四章 计算机绘图简介
第一节 Aut0CAD基本知识
第二节 AutoCAD绘图操作步骤
附录
一、螺纹
二、常用标准件
三、常用零件结构要素
四、极限与配合
五、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
序言 为了贯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试行)》,结合近几年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参考各类职业学校现行制图教材并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广泛听取各类职业学校制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中职制图教学的实际,以面向21世纪中职教育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编写了这套中职机械类制图教材。可供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使用。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
1.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教育特点,教材将读图、绘图贯彻始终,加强读图、测绘和徒手画草图的能力训练,努力做到读图和测绘不断线,以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作为必修的基础模块,放在教材前面;在保证正确熟练表达机械图样的情况下,对有关画法几何中偏而深的内容,适当地降低了理论要求。同时,规定了拓宽加深的选学内容,放在教材后面或用打*号穿插在有关章节中,以便根据不同学校的教学需要,灵活选用。
3.教材体现了计算机绘图新知识、新技术,全面贯彻了最新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标准以及其他相关的国家新标准,反映了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的新方法。
4.深化课程改革,重视职教特点,采用新的课程体系和编排次序,突出重点,讲求实用,理论联系实际,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方便教与学。
本教材体系完整,取材适当,插图醒目,较好地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效用性,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能够满足生产第一线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等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符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需要。
这套教材的使用建议:
1.教材把教学内容分为必学的基础模块和选学的拓宽加深模块。基础模块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最低要求。教材中标有“*”的内容为拓宽加深模块,供不同学校、专业、学制和岗位群的需要作弹性选择,四年制学生应尽量多学。
2.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是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应努力创造条件,加强计算机绘图的教学。我国幅员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类型多,各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不同。本教材针对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绘图教学的实际和需要,计算机绘图部分仅作简单介绍。为便于加强计算机绘图的教学,便于教材及时更新以适应计算机绘图迅速发展的需要,更详细深入的内容由蓝汝铭另行单独编写成册。
文摘 插图:


一、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用途
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绘制的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称为图样。
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无论是机器、仪器的设计、制造与维修,还是工程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都是通过图样来进行的。设计者通过图样来表达设计意图;制造者根据图样进行制造与施工;使用者通过图样了解它的构造和性能,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因此,图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工程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绘制和阅读图样的能力。
不同部门使用的图样名称不同,要求也不同。用来表示机器、仪器等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机械制图就是研究绘制与识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技能,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2.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他有关规定;
3.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5.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具有徒手画图的技能;
6.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计算机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样;
7.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基础课。学习中,要注意物体和图样相结合,由浅入深,通过由空间到平面,由平面到空间的多画、多读、多想、反复实践,及时、独立、认真地完成习题和作业。同时还应通过参观生产现场和机械产品,借助模型、轴测图、实物等,增加生产实践知识和表象积累,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2.要严格遵守、认真贯彻《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技术标准。
《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图样画法、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注写等都作了统一规定,要重视学习和严格遵守,对其中常用的标准,应牢记并能熟练地运用。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