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芝麻米粒说(饮食文化)

发布时间: 2010-04-12 07:55:02 作者:

 芝麻米粒说(饮食文化)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4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7563360263
条形码:978756336026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饮食是极原始酣畅的享乐,无时无刻都在语言和感官里昭示它们的美妙意义;芝麻、米粒、莱姆、奶酪、孜然……肠胃喜欢走私,美食于是任性疯狂、痴迷雅致,吃得情趣、吃得大胆淋漓。本书集异国美食、人文轶事、生活随笔于一炉,以食物为主角,描绘的是生活,既飘着食物芳香,也有如微风吹拂的诗样情致。

  “不知道是喜是悲?二十五年来一事无成,但起码没有辜负自己的肠胃,为了安慰自己,是以成书。”作者如是说。作为一个在书桌与餐桌之间消磨时日的写作人,作者笑称自己烧的菜比文字可口。本书集异国美食、人文轶事、生活随笔于一炉,以食物为主角,描绘的是生活,既飘着食物芳香,也有如微风吹拂的诗样情致。
作者简介   黄宝莲,出生于台湾桃园,文化大学毕业,自1983年起先后居住纽约、香港、伦敦,行游四方,著有散文集:《流氓治国》、《未竟之蓝》、《仰天四十五度角》、《无国境世代》等,以及短篇小说集:《七个不快乐的男人》、《七个不快乐的女人》、《Indigo 蓝》,长篇小说《暴戾的夏天》。作品多次入选尔雅、九歌年度文选。现居香港。
媒体推荐 书评
一个经年离家的人,在尝到纯正的家乡口味之后,味觉记忆的苏醒唤回
过往的感情,在灵魂与肉体之间引发一场激荡,正是味觉上的还乡之旅。
——黄宝莲
编辑推荐   饮食是极原始酣畅的享乐,无时无刻都在语言和感官里昭示它们的美妙意义;芝麻、米粒、莱姆、奶酪、孜然……肠胃喜欢走私,美食于是任性疯狂、痴迷雅致,吃得情趣、吃得大胆淋漓。本书集异国美食、人文轶事、生活随笔于一炉,以食物为主角,描绘的是生活,既飘着食物芳香,也有如微风吹拂的诗样情致。
目录
前言
第1章 食米族类
第2章 肠胃走私
第3章 混蛋杂种
第4章 奶酪入侵
第5章 色拉之必要
……
文摘 书摘
你还没吃够米饭?
怎能?我怎能把米饭吃够?那是从生到死不离不弃的活命根本,这就像问
一个人,你还没把空气吸够?还没把钱花够?
有些事天经地义,至少,二十年前白米饭对我的意义就是如此。我是亚
洲热带南方出生的食稻米人种。
我在马可家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马可是我当年男友,出生在教养良
好的犹太家庭。那里是富有的高尚住宅区,居住的人家都以懂得吃中国菜为
时尚,有些人家里还收藏着中国文物字画;或者,起码都在博物馆里看过一
些相关的展览。他们跟中国人的交往,大半止于礼仪社交,而马可居然从台
湾带回来一个非犹太族裔的黄种女子,那矜持、高尚的白人住宅区,因为我
的到来起了小小的骚动。他们对中国菜十分好奇,也都想见识一下我这个能
做“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鱼香茄子”的东方女子,他们还想让我
去鉴定鉴定家里收藏着的字画,要我解释丰子恺画里的诗句或花瓶上的汉字
是什么意思,那些瓷器是什么年代,还有康熙、乾隆那些人像到底是什么人
的祖宗等,好像我是一个活着的历史字典,活着的中国艺术,谁都想从我这
里见证一下地道的“中国”。他们都觉得豆腐很神奇,而且似乎必须懂得豆
腐,才真正能领会中国菜的奥秘与精髓。所谓subtle,那是他们的说法:抽
象的、纯粹的、淡远的、清醇的等如禅如公案。吃豆腐就像品尝俄国鱼子酱
、法国鹅肝酱那样,它是中国食物里的精神代表和文化承传。
我于是成了克利夫兰小镇的上宾,每个周末都有人家开着车来接我,让
我带他们去中国城采购,然后去他们的厨房示范中国菜的烹饪方法。所有人
都认真学习观看,不敢随便插手,而且都小心随侍在一边,供我任意使唤。
我也总把厨房搞得鸡飞狗跳,让大家看得目瞪口呆,慌得手忙脚乱,然后吃
得开心得意;饭后再观赏他们的宝贝,说些我自己都不确定的话语,好些草
书篆书我读不懂,更多的图章签名宛若天书。
那些日子我过足了厨师瘾、文物瘾,并且天天吃中国米饭。
一个月后的某个晚餐上,马可的爸爸苦着脸闷声不响,两只手紧缩在腹
前,一点没有要举筷进食的意愿。忍了好久,他终于长叹一声:“O--E--Ve
i”(古意第绪语:“我的天啊!”)他终于说:“我吃够中国米饭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不是每个人都像有我这样有一副米饭肠胃。马可的爸
爸抗议:他不要吃太多淀粉,因为
……
读书人网 >美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