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修订7版)

发布时间: 2010-04-13 03:42:12 作者: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修订7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40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06341387
条形码:97875063413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修订7版)》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甲戌本《红楼梦》的校订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修订7版)》与普通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甲戍原稿本上留下的一千六百余条珍贵批语,大多是现存其他脂评古抄本所阙如的。这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一把钥匙。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修订7版)》所据底本,是目前发现的十二种《红楼梦》脂评古抄本中产生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真切、残缺也较多、但却是最珍贵的一种,由胡适先生一九二七年发现收藏,原寄存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现藏上海博物馆。今据一九六一年台湾首次面世的影印本及此后内地出版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书的各种资料。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修订7版)》自二○○○年十二月出版问世以来,曾经六次修订,十次重印。此为第七次修订之简体横排终结版,增补了一些新的珍贵图片及附录资料。
编辑推荐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修订7版)》:红迷藏书系列原著珍品丛书
增评补图石头记(悼红轩原本增注重排翻印)
增评校注红楼梦(蔡义江评注本全六辑)
红楼梦脂评本丛书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校本
目录

走出象牙之塔——《红楼梦脂评校本丛书》导论
《红楼梦》脂评本源流示意图
校勘说明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凡例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雨云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第八回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云轩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 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天逝黄泉路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蜜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附录一:影印甲戌本上可以见到的跋文
刘铨福跋
濮文暹、濮文昶跋
附录二:影印甲戌本上被胡适删去的跋文
胡适跋一
胡适跋二
胡适跋三
俞平伯跋
周汝昌跋
附录三: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缘起
附录四: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
附录五:台湾版《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再版重印序跋
附录六:访周汝昌
附录七:红坛登龙术——从甲戌校本引出的话题
初版后记
二版后记
二版跋语
三版后记
四版后记
五版后记
六版后记 一个神圣时刻的遐思
七版后记 终结版,在压力下诞生
……
序言 与遂夫因红学而相识,转眼二十年矣。犹记贵阳一会,他的《曹雪芹》歌剧演出,颇极一时之盛。雪芹之影,见于舞台之上,此为创举,史家应记一笔。他也有专著问世,曾为制序。如今他又出示新书稿,为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作出一个校勘整理的印本,嘱我略书所见,仍为之序。此事辞而不获,复又命笔——执笔在手,所感百端,感触既繁,思绪加紊。故尔未必足当序引之品格,先请著者读者鉴谅。
辞而不获者,是实情而非套语。所以辞者,目坏已至不能见字,书稿且不能阅,何以成序?此必辞之由也。其不获者,遂夫坚请,上门入座,言论滔滔,情词奋涌,使我不忍负其所望;加之一闻甲戌本之名,即生感情,倘若“峻拒”,则非拒遂夫也,是拒甲戌本也——亦即拒雪芹脂砚之书也,是乌乎可?有此一念,乃不揣孤陋,聊复贡愚。言念及此,亦惭亦幸,载勉载兴。
文摘 插图: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职后家居,今打听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旬,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原误废)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雨村一面打躬,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之职,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读书人网 >小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