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页码:35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ISBN:7503220767
条形码:978750322076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典藏中国
内容简介 时光在此凝固,千年岁月中,流传着说不尽的江南故事……
时光在此凝固,千年岁月中,流传着说不尽的江南故事…… 时光在此凝固,千年岁月中,流传着说不尽的江南故事……其详细内容包括:发现之旅; 忆江南;江之南;古镇溯源;山水写意;人物春秋;民俗节庆;主题特写;亲水而栖;茶馆风情;名人遗踪;故乡的回忆;风景游历;双桥佳话;沈厅故事;退思园;乌镇老街;万盛米行;茅盾故居;百间楼;嘉业堂、小莲庄;西塘廊棚;资讯情报;水乡风味;水乡游船;宾馆客栈;民间工艺等。
编辑推荐 时光在此凝固,千年岁月中,流传着说不尽的江南故事……
目录
发现之旅
忆江南
人人都说江南好,世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昼眠。
江之南
宛若明珠散落在太湖流域。
古镇溯源
……
文摘 书摘
江南在地理上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区域概念。在古代,泛指长江以南区域。清初曾设“江南省”,地域范围包括今天江苏、安徽两省大部分地区和浙江北部。现代则泛指苏南、浙北及安徽、江西两省长江南部广大地区。这一区域土地肥沃、气候温湿、雨水丰足、河湖密集,具备较为优越的生存资源;因而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便创造了良渚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留下了人类初期的珍贵足迹。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文化开启了江南文化漫长的历史沿革;经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两次人口南迁,中原文化在江南地区与吴越文化形成数次交融,使江南在文化与经济两个方面得到巨大发展,渐渐形成了与中原地区实力相当、风格迥异的区域经济文化圈。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食用”的粮食生产基地;至唐宋,已有“鱼米之乡”的称谓,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独特物产名闻天下;至明清,则已然成为稻米、盐业、丝绸、棉布等重要物资的主要产地;辛亥前后,更因大量外来经济的强烈作用,而达到了发展的高峰。
江南古镇是商业经济的产物。古镇的生活围绕着商业活动和商业区域,所以建筑规划上也体现了极为实用的商业色彩。由于拥有便利的水路交通,古镇大多很早就成为某一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每一古镇都有一批代表性的商品种类。在商业经济的支撑和促进下,先民们依河筑舍,沿河建市,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个民居、商业街、寺观建筑杂相陈列的古镇雏形。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不断改造,古镇中出现了千姿百态的道路、桥梁以及形态各异却又自然统一的建筑环境。古镇的人们也在日益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传统,从而使江南古镇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结构与民居形式,流传至今。
万三蹄
周庄特色名产。相传是江南巨富沈万三家招待贵宾的必备菜肴。用料十分讲究。以肥瘦适中的猪后腿为原料,加入调制的配料,加水放人大号砂锅,经过一天一夜的煨煮或蒸焖,使之熟透。它的吃法更是别具一格,在两根贯穿整只猪蹄的长骨中,将一细骨轻轻地抽出,蹄形纹丝不动。以骨为刀,蹄膀被顺顺当当地剖开,让人们分食之。传说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沈万三出了一道难题,令沈万三分蹄,却不得用刀。沈万三灵机一动,从蹄膀中抽出“骨刀’,巧妙地解决了这道难题。这种吃法便流传了下来。以沈厅酒家最为正宗,不妨一试。
莼菜、鲈鱼
西晋时,政治腐败,天下大乱。张翰本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