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页码:36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53442111X
条形码:978753442111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
内容简介 在这部书中,布莱特讨论了装饰理论与实践的重新阐释问题;装饰构成在人类世界中的普遍存在,与人的生存和人的心理、生理、情感发展密切相关。本书从心理学、精神分析、美学经验、艺术创造过程、装饰与思维关系、技术一工艺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装饰原理还原与机制探秘,既有哲学的深度,也有实践的具体,全新思考了装饰与人类的依存关系,阐明了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主题,即装饰的意义。它是趣味的核心问题,个体的愉悦与社会功能如何彼此相辅相成值得讨论。立论新颖、评述精要、阐述流畅,可为建筑、设计、艺术史、心理学、哲学等领域提供有益的研究价值和参考。
本书从心理学、精神分析、美学经验、艺术创造过程、装饰与思维关系、技术一工艺等角度,探讨了装饰的原理与机制,揭示出装饰与人类的依存关系,阐明了装饰的意义以及与人的生存和人的心理、生理、情感发展的密切联系。本书讨论了装饰的历史案例,及其对形成“视觉意识形态”具有的意义。本书还考察了拒绝装饰价值的各种行为,进而提出“工艺诗学”命题。本书可为建筑、设计、艺术史、心理学、哲学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大卫布莱特是英国Uister大学著名设计学教授。
编辑推荐 本书从心理学、精神分析、美学经验、艺术创造过程、装饰与思维关系、技术一工艺等角度,探讨了装饰的原理与机制,揭示出装饰与人类的依存关系,阐明了装饰的意义以及与人的生存和人的心理、生理、情感发展的密切联系。本书讨论了装饰的历史案例,及其对形成“视觉意识形态”具有的意义。本书还考察了拒绝装饰价值的各种行为,进而提出“工艺诗学”命题。本书可为建筑、设计、艺术史、心理学、哲学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大卫布莱特是英国Uister大学著名设计学教授。
目录
总序
作者序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话语与经验
第二章 触觉与视觉
……
文摘 书摘
但是,对装饰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个认识并非那么有用,原因在于人们
坚持主张对美的批评是公正无私的,“不掺杂任何目的”。当然,我们可以
选择以那种方式来审视视觉上的展示,但那样通常会错过其精髓。装饰与美
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供观赏。当然,从中得到的愉悦可能源于“思想的
自由交汇”,但是任何现实具体的装饰案例都是以一定社会空间和社会期待
为背景的行为,并会运用在社会上构成概念的图式。正如我稍后要说明的,
装饰、美化及相关的愉悦是个人快乐与社会认同相交汇的完成——也是一种
相互的力比多化(libidinisation),在公众与私人过渡空间之中产生并被经
验。没有什么比康德所提及的一些例子更能说明这一点的了。比如说用耳环
、鼻烟壶加以修饰的有品位的穿着,还有女性服装点缀的房间。但是,在此
我们要探讨的是基本论点。
康德的理论自始至终都认为美学判断是主观的,其“作决定的基础必定
是主观的”。康德关注的焦点不是客体及其性质、属于首要还是次要、是否
具有审美感或其他,而是我们对这些特点所作出的反映的性质。如果我们判
断一个事物,则会是一个认知性的判断。因为当我们说“这是一个有用的水
壶”时,那是因为这个水壶倒水顺畅。从这个方面来说,有用成了水壶的一
个属性。但是我们也许会说“这是一个漂亮的水壶”,在这种情况下,相比
较而言漂亮,与其说是水壶的属性,不如说是我们见到水壶时那种愉悦经验
的属性。以上两个句子都有着同样的语法结构,但并不因此就具有同样的逻
辑力量。美学判断适用于我们的经验而非客体。
美学判断也是具体的。并不是说水壶都漂亮(那是一种认知判断),而只
能说放在我面前的这个把儿冲着我,壶嘴里好像有奶油要倾泻而出的水壶很
漂亮。美学判断不是用来比较的,就像是不同水壶间的比较,也不是用来阐
述什么是完美水壶的特性。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