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齐鲁书社
页码:22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33311485
条形码:97875333114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泰山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名山大川,五岳为先;五岳之尊,首推泰山。泰山的名字寓意深邃,形神兼备,一个“泰”字既体现出泰山雄伟崇高、峻极于天的自然形貌,又阐发出稳重安宁、国泰民安的深刻意境,涵盖了泰山自然景观和文化积淀的全部底蕴。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及文化双遗产,当之无愧,举世公认。泰山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山岳公园”。她矗立于齐鲁平原之上,东望苍海,西襟黄河,宛若东天一柱,高峻挺拔,雄峙天外,有直达天庭之概。天下名山,或以丽、或以奇、或以险,唯泰山以其雄,安天下常人之心,壮天下英雄之胆。泰山的历史文化含蕴丰富,博大精深,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泰山成山久远,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而且也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姚鼐等文化名人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诗文碑刻。作为天人合一的典范,泰山集儒释道于一山,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特别是道教的碧霞元君、东岳大帝诸神在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和广泛的信仰。历代帝王对泰山更是推崇备至,从传说中的远古七十二位君王到有史可查的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都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祭祀活动,既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也使泰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泰山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厚无边的文化资源,是泰安发展旅游、振兴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生活和工作在泰山脚下的泰安人,我们既为拥有泰山、得益泰山而自豪,也深感继承遗产、再创辉煌之责任重大。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开发利用泰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使古老的泰山焕发了青春。面对新的世纪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们要“营造大泰山、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必须在保护、管理、开发泰山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让世人了解泰山,使泰山走向世界。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神山、圣山、文化山,其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许多典籍、文物、古迹散佚毁废,发掘和阐释的难度越来越大。做好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这方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既注重发掘泰山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也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赋予泰山以新的魅力和新的价值。我们坚信,随着泰山文化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泰山这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库,将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发掘泰山文化内涵,营造泰山旅游品牌,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专门成立泰山研究中心,汤贵仁教授主其事,以研究泰山文化和旅游为目的,在广泛收集、深入研究、汇集整理的基础上,陆续编辑出版泰山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学术性丛书。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对宣传泰山、宣传泰安大有裨益,而且也将对泰安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简介 汤贵仁,1934年出生,安徽当涂人,泰山学院教授,曾任泰安市政协副主席,全国韩愈研究会理事。先后在《文学遗产》、《文史哲》、《唐代文学研究论丛》、《唐代文学研究年鉴》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唐诗鉴赏集》、《古文鉴赏辞典》等20余种鉴赏辞典的写作;《韩愈诗选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台湾建宏出版社分别出版。
媒体推荐 序
名山大川,五岳为先;五岳之尊,首推泰山。泰山的名字寓意深邃,形神兼备,一个“泰”字既体现出泰山雄伟崇高、峻极于天的自然形貌,又阐发出稳重安宁、国泰民安的深刻意境,涵盖了泰山自然景观和文化积淀的全部底蕴。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及文化双遗产,当之无愧,举世公认。泰山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山岳公园”。她矗立于齐鲁平原之上,东望苍海,西襟黄河,宛若东天一柱,高峻挺拔,雄峙天外,有直达天庭之概。天下名山,或以丽、或以奇、或以险,唯泰山以其雄,安天下常人之心,壮天下英雄之胆。泰山的历史文化含蕴丰富,博大精深,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泰山成山久远,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而且也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姚鼐等文化名人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诗文碑刻。作为天人合一的典范,泰山集儒释道于一山,相互包容,相互
融合,特别是道教的碧霞元君、东岳大帝诸神在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和广泛的信仰。历代帝王对泰山更是推崇备至,从传说中的远古七十二位君王到有史可查的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都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祭祀活动,既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也使泰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泰山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厚无边的文化资源,是泰安发展旅游、振兴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生活和工作在泰山脚下的泰安人,我们既为拥有泰山、得益泰山而自豪,也深感继承遗产、再创辉煌之责任重大。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开发利用泰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使古老的泰山焕发了青春。面对新的世纪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们要“营造大泰山、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必须在保护、管理、开发泰山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让世人了解泰山,使泰山走向世界。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神山、圣山、文化山,其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许多典籍、文物、古迹散佚毁废,发掘和阐释的难度越来越大。做好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这方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既注重发掘泰山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也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赋予泰山以新的魅力和新的价值。我们坚信,随着泰山文化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泰山这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库,将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发掘泰山文化内涵,营造泰山旅游品牌,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专门成立泰山研究中心,汤贵仁教授主其事,以研究泰山文化和旅游为目的,在广泛收集、深入研究、汇集整理的基础上,陆续编辑出版泰山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学术性丛书。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对宣传泰山、宣传泰安大有裨益,而且也将对泰安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套丛书出版之际,应约写了上面的话,以示支持。是为序。
莫振奎
2000年7月
目录
序 莫振奎
序 鲍志强
第一章 封禅概况
第一节 封禅的起因
第二节 神道设教
第二章 秦汉封禅
……
文摘 书摘
嚣既立,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望至,说嚣曰:“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今立者乃在南阳,王莽尚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将何以见信于众乎?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且礼有损益,质文无常。削地开兆,茅茨土阶,以致其肃敬。虽未备物,神明其舍诸。”嚣从其言,遂立庙邑东,祀高祖、太宗、世宗。隗嚣利用西汉末年的社会结构震荡、王莽进行改制的机会,拥兵自立,企图在权力再分配的动荡争夺中幸分一杯羹。方望给隗嚣献策,要隗嚣“急立高庙”,打汉高祖的旗帜,以争取民心。我们关心的是“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二句。方望的这两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一个特别的规则。
“神道设教”的政治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纵观世界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有的民族是经历一个很长的政教合一的历史阶段,有的民族则始终没有经历过政教合一的历史机制。显然,政教合一的民族和“神道设教”有极密切的关系,不过,没有实行过政教合一的民族,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神道设教”有难以分割的关系。明确考定“神道设教”始于何朝何代,甚至是何年何月,自然是困难的,但是从古代典籍中寻觅它发展的线索,还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
中国古代,巫术盛行。严格地说,巫分男女,男巫曰“觋”,女巫曰“巫”。为叙述方便,统称“巫”。关于“巫”的功能,说法甚多,最主要的是:见神鬼,传达神鬼的意志;又将人的虔诚和企求转达于神鬼,是人与神、人与鬼之间的联系桥梁。因此,巫在实际运作中,和
古代的祭祀仪典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的“巫”始于何时,已难确切说明。《竹书纪年》说“帝启十年,舞九招于大穆之野”,《墨子非乐篇》说启“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因而后人推定:一、夏启时代的乐舞和祭祀相关;二、夏启时代的乐舞祭祀,可能通过巫进行。为什么将
巫与乐舞祭祀捆绑在一起呢?请看《诗经》中的记载:“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陈风宛丘》)。所谓“鹭羽”,就是巫祭祀鬼神时手持或头戴的饰物。《地理志》中也说,“陈太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尚巫鬼。”“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因此,古代人通过音乐、舞蹈来祭祀神鬼,而乐舞祭祀的中介人物便是男巫与女巫。引文虽然只涉及陈、楚两地,但应该承认,以乐舞祭祀神鬼的活动是普遍的,而且是长时期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