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页码:30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63815171/9787563815173
条形码:978756381517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信用管理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信用风险随着各国金融业务的发展而日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成为金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书正是应信用管理、金融风险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编写。全书分概论、度量、管理三大部分对信用风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了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信用风险的来源、产生原因、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以及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理论、技术和方法,作者坚持将理论与实务融为一体,在准确、系统地阐述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强调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同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知识,作者为各章都精选了案例和思考题,力图通过具体的事例使读者对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建立起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信用风险度量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操作方法,而且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也能有所把握。本书可作为信用管理、金融风险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财经、金融专业人士的培训和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叶蜀君,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技术经济专业硕士、北京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中国金融学会理事,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理论与政策、信用与信用风险管理理论与评价方法、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理论。
曾获清华大学“光华奖”、铁道部“精品课”三等奖、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北京交通大学“国际金融”优秀主讲教师。
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IsTP国际性检索机构检索。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2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部级项目6项。出版著作9部。
目录
第一部分信用风险概论
1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基础知识
1.1 引言
1.2 信用
1.3 风险
1.4 信用风险
1.5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2 现代信用风险的产生及影响
2.1 引言
2.2 现代信用风险产生的因素
2.3 信用风险的负面影响
2.4 美国的信用风险问题
2.5 我国潜在的信用风险
2.6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3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
3.1 引言
3.2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动因
3.3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在我国的应用
3.4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第二部分 信用风险的度量
4 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其局限性
4.1 引言
4.2 专家方法
4.3 评级方法
4.4 信用评分方法
4.5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5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5.1 引言
5.2 KMV模型
5.3 J.P.摩根的信用度量术模型
5.4 宏观模拟模型(麦肯锡)
5.5 Credit Risk模型
5.6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小结与比较
5.7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检验方法——压力测试
5.8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6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新发展
6.1 引言
6.2 模糊综合评判
6.3 RAROC模型
6.4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7.1 引言
7.2 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7.3 信用风险管理的分类
7.4 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
7.5 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7.6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8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8.1 引言
8.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
8.3 巴塞尔资本协议
8.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
8.5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8.6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9 证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
9.1 引言
9.2 证券市场信用风险的特性分析
9.3 证券市场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9.4 证券市场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9.5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10 保险公司信用风险管理
10.1 引言
10.2 我国保险信用的现状及信用风险分析
10.3 信用保险
10.4 提高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10.5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11 商业信用风险管理
11.1 引言
11.2 企业信用风险
11.3 国际贸易信用风险
11.4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
11.5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12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完善
12.1 引言
12.2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2.3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环境的改善
12.4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
12.5 建立信用保险制度
12.6 建立和完善信贷退出机制
12.7 小结
案例分析
关键术语
复习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无论是在何种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中,信用问题都客观存在。信用风险源于信用过程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着信用交易的扩大,信用风险变得更加突出和严重。
信用风险是各类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地度量和管理是各国学术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金融机构管理的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鼓励银行开发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以提高度量的准确性,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银行监管。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客观的、主观的,等等。信用风险的出现对国家、企业、人民的经济活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信用风险,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且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二者之间具有互动作用。信用交易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信用风险也随之加大,因此,撰写《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这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有传统的方法和新型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和技术来刻画信用风险,因此,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各国在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总体框架下,有条件的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可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使用符合实际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管理技术。
文摘 插图:
